三痹简介:三痹是指行痹、痛痹、著痹三种痹证的合称。《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即是说因为各种不同原因所导致的躯干手足的麻痹感。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行痹,痛痹,著痹
- 全身
- 无传染性
- 85%
- 老年人
- 膈麻痹,风寒湿痹,麻痹
-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单眼双上转肌麻痹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无
- 中医科
- 中医药物治疗
- 10-30天
- 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 常见药品
- 三痹热宝熨剂,十三味红花丸,十三味红花丸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三痹症状诊断
以疼痛游走不定为特征痹证。
以湿邪主,表现肢体疼生酸困、病处不移的类痹证。《素问·痹论》:“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疾病病因:
三痹疾病病因
①指以关节疼痛为主证的痹证。《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故痛痹又称寒痹。《金匮翼·痹证统论》:“痛痹者,寒气偏胜,阳气少、阴气多也。夫宜通而塞则为痛,痹之有痛,以寒气入经而稽迟,注而不行也。”参见痹、寒痹条。
②指痛风。虞抟谓:“夫古之所谓痛痹者,即今之痛风也。”
疾病预防:
疾病鉴别:
三痹鉴别诊断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杂病证治准绳》:“风痹者,游行上下,随其虚邪与血气相搏,聚于关节,筋脉弛纵而不收。《症因脉治》卷三:“风痹之症,走注疼痛,上下左右,行而不定,故名行痹。”风寒攻痛者,防风汤;表里有邪者,防风通圣散、和血散痛汤、大秦艽汤;风热痛者,四物二妙丸;风湿之邪,苍防二妙汤。亦可用虎骨散加减。一说风痹即痛风,如《景岳全书·杂证谟》:“风痹一证,即今人所谓痛风也。”
疾病检查: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三痹辨证论治
三痹中医治疗
三痹各有所胜,用药用胜者为主,兼者佐之。如行痹以散风为主,兼去寒利湿,参以补血,宜防风汤。痛痹以温寒为主,兼疏风渗湿,参以益火,宜加减五积散。
疾病护理:
疾病饮食:
三痹饮食原则
三痹饮食保健
三痹食疗方:
续断10g,杜仲10g,防风 10g,桂心10g,细辛3g,人参6g(或党参10g) ,茯苓10g,当归10g,黄芪15g,白芍10g,牛膝10g,秦艽10g,熟地10g,独活10g,川芎6g,甘草3g,生姜3片。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