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胡疮简介:羊胡疮是一种发生在口唇周围胡须部位毛囊及其周围的化脓性皮肤病。以反复起脓疱,缠绵难愈为临床特征。主要发生在男性胡须部位,相当于西医所指的须疮。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口
- 无传染性
- 95%
- 主要发生在男性胡须部位20~4...
- 疱疹,脓疱,口角和鼻周出现黄白色水疱
- 脑血管瘤,颅咽管瘤,水渍疮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无
- 皮肤科,中医科
- 中医药物治疗
- 1-2周
- 市三甲医院约(300-800元)
- 常见药品
- 康德乐大药房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羊胡疮症状
本病主要发生在上唇和颏部,初起为粟米样丘疹或绿豆大小的脓疱,中央有须毛贯穿,丘疹间皮肤潮红肿胀,表面可附有黄痂或鳞屑,须毛周围化脓,毛根松动,易于拔出,皮损可融合成片,并见潮红、湿烂、流水、流脓、结痂,后脱屑而愈,但易反复发作。自觉症状常有瘙痒、烧灼和疼能感。
羊胡疮的诊断依据
1、多见于成年男性。
2、皮损发生在口唇周围。
3、皮损为脓疱或炎性毛囊丘疹,中央有须毛贯穿。
4、自觉有瘙痒、烧灼或疼痛感。
5、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疾病病因:
羊胡疮病因
口周是足阳明胃经和任脉循行经过部位。脾胃两经湿热,循经上攻,郁而不散而成本病。湿郁化热,热盛肉腐,故可见脓头,湿热浸淫则湿烂成片。
疾病预防:
疾病鉴别:
羊胡疮鉴别
毛囊炎(folliculitis)系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 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记载。生于项后发际部位者称“发际疮”;生于下颌部者称“羊须疮”、“须疮”、“燕窝疮”;发于眉间者称“眉恋疮”;发于臀部者称“坐板疮”等。 中医学根据其发病部位及形状有不同的命名,如大珠疮、发际疮、羊胡子疮、蝼蛄疖、蝼蛄患、蟮拱头等。本病好发于头部、项部、臀部、肛周或身体其他部位,且有复发倾向,常多处发生,性质顽固,迁延难愈。
疾病检查: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羊胡疮辨证论治
羊胡疮治疗
1.疮疖膏药:
外用,视疮疖大小选用小张或大张药膏,加温软化后乘温热贴于患处,稍加按压,2-3日换药1次;如果疮疖溃破出脓,则宜每日换药1-2次,待脓出净后可再贴1-2次,使其根盘硬节完全吸收。凡正常皮肤在贴膏药后发生红斑,皮疹或瘦痒,应及时停用本品。
2.连翘败毒丸:
每次口股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清血解毒丸:
每次口服6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4.拔毒膏:
外用,加温软化,贴于患处,隔日换药1次。
5.小败毒膏:
每次口服15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6.大黄廑虫丸
口服,每次3—6克,每日2~3次,温酒或温开水送服。
疾病护理:
羊胡疮一般护理
羊胡疮的护理与预防
1、患者虽无全身症状,但应及时治疗,经常清洗双手。
2、用过的剃刀用具,应予消毒处理。
3、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发物之品。
疾病饮食:
羊胡疮饮食原则
羊胡疮适宜食物
雏鸽:雏鸽属于鸟纲鸽形目(Columbiformes)鸠鸽科 (Columbidae)鸽属(Columba)的小鸽。一种多用途家禽,主要用于肉食、体育竞翔和观赏。
白沙蒿:白沙蒿是我国西北、华北、东北荒漠半荒漠地区的特有植物,分布面积达3.75亿亩。白沙蒿大面积种植用于防风固沙治理沙漠已历时30多年。此外白沙蒿还可以作为食用蔬菜,有药用价值。
苦苣菜:苦苣菜属一二年生草本,有纺锤状根。茎中空,直立高50—100厘米,下部无毛,中上部及顶端有稀疏腺毛。叶片柔软无毛,长椭圆状广倒披针形,长15—20厘米,宽3—8厘米,深羽裂或提琴状羽裂,裂片边缘有不整齐的短刺状齿至小尖齿;茎生叶片基部常为尖耳廓状抱茎,基生叶片基部下延成翼柄。头状花序直径约2厘米,花序梗常有腺毛或初期有蛛丝状毛;总苞钟形或圆筒形,长1.2—1.5厘米;舌状花黄色,长约1.3厘米,舌片长约0.5厘米。瘦果倒卵状椭圆形,成熟后红褐色;每面有3纵肋,肋间有粗糙细横纹,有长约6毫米的白色细软冠毛。
箭虾:箭虾属甲壳尖动物。主要分布于山东、辽宁、河北、天津沿海,以天津河口尾红、爪红的箭虾为最好。
黄蝖:一种软体动物,介壳形状像心脏,有环状纹,生在淡水软泥里,肉可吃,壳可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