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的贫血简介:慢性疾病性贫血是指在一些慢性感染如肺结核、肺脓肿等、炎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炎性肠病等、肿瘤如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等及外科创伤持续1-2个月后所伴发的贫血,其特征为血清铁低、总铁结合力亦低、而贮存铁增加的贫血。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血液血管
- 无传染性
- 治愈率84%
- 成年人
- 粒细胞减少,头晕,面色苍白
- 贫血,胃癌,肠癌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无
- 血液科,内科
- 原发病治疗、药物治疗
- 治疗周期30天
- 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30000元)
- 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血清铁
- 常见药品
- 贝前列素钠片,胸腺肽肠溶胶囊,力度伸泡腾片(橙口味)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一、症状:
临床表现主要为轻到中度贫血,血红蛋白很少低于90g/L,HCT不低于32%,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约1/3~1/2患者表现为低色素或小细胞性贫血。患者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均低于正常、铁饱和度正常或少低于正常、血清铁蛋白增高、红细胞游离原卟啉亦增高。骨髓中铁幼粒细胞减少而巨噬细胞内贮存铁增多。
二、诊断: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是HGB低于130g/L(男性)和120g/L(女性)。国内目前尚无60岁以上老年人贫血的统一标准,鉴于老年人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在男女之间差别不大,目前认为白仓提出的RBC<3.5×1012/L,HGB<110g/L,HCT<0.35作为老年人贫血的标准较为合适
疾病病因:
一、 病因:
1.其与其他系统性疾病所继发的贫血不同,如肝病,肾病及内分泌疾病所继发的贫血,其发生机制还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以下各方面:
1)红细胞的寿命缩短;
2)骨髓对贫血状态的反应障碍;
3)铁的释放及利用障碍;
4) 精神因素主观感觉异常,注意力转向自身。健康人精力集中于工作或学习,心理活动经常指向外界客观事物。
疾病预防:
一、预防:
1.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中铁的生物利用率和吸收率均高于牛奶;4个月后应添加蛋黄,肝泥,肉末,豆粉,煮烂的菜叶等含铁的辅食;牛奶喂养的小儿应提早于2—3个月添加,小儿时期每天铁的需要量为10—15毫克,青春期的女孩每天为20毫克,当每天提供的食物中铁的含量达不到这个要求时,应从补铁的药物中摄取。
2.掌握科学喂养技能:供给的食物一定要结合小儿年龄,消化功能等特点,营养素要齐全,其量和比例要恰当,食物不宜过于精细,过多含糖,过于油腻,调味品过于浓烈以及带有刺激性,其品种要多样化,烹调时不要破坏营养素,并且做到色,香,味俱佳,以增加小儿食欲。
3.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食物中铁的吸收,由于每一种食物都不能供给人们所必需的全部营养成份,所以膳食调配一定要平衡。
4.纠正一些不良的进食习惯:如强迫,引诱进食以及挑食,偏食,彻底治疗各种慢性失血性疾病。
疾病鉴别:
一、鉴别:
本病需要与其他类型的贫血相鉴别,如地中海贫血 、溶血过度所致贫血 、叶酸缺乏所致贫血、缺铁性贫血等。本病除了贫血的症状外,还有原发病的症状。
疾病检查:
一、检查:
1.血红蛋白罕有低于8g/dl。
2.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受体的测定。如果除慢性病的贫血外还存在缺铁现象,则血清铁蛋白不增加(一般保持在<100ng/ml);在感染、炎症或癌症时血清铁蛋白低水平。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慢性疾病的贫血一般治疗
一、治疗:
治疗基本疾病很重要。由于贫血一般较轻,通常不需输血。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可在少输或不输血的情况下纠正贫血,特别在癌症患者,所用剂量较肾衰的稍高(150~300u/kg皮下注射,每周3次)。治疗2周后若有效,则Hb>0.5g/dl,血清铁蛋白<400ng/ml。需补充铁以保证红细胞生成素发挥充分的疗效。
慢性疾病的贫血辨证论治
一、治疗:
1、脾虚血亏证
证候: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食少腹胀,便溏,头晕眼花,妇女月经量少,舌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补脾养血。
主方:归芍六君子汤(当归 白芍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制半夏)。
加减:可选加黄芪、紫河车、阿胶;腹胀、便溏,加厚朴、山药、薏苡仁。
2、气血两虚证
证候: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肢体麻木或瞳动,面色淡白或萎黄,唇甲色淡,舌淡,苔少,脉弱。
治法:补益气血。
主方:八珍汤(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当归 白芍 熟地 川芎)。
加减:可加黄芪、紫河车、阿胶;兼出血,加棕榈炭。
3、心肝血虚证
证候:心悸,头晕,面色无华,肢体麻木,或有多梦健忘,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或经闭,舌淡,脉弱。
治法:补益心肝气血。
主方:四物汤(当归 熟地 白芍 川芎),或归脾汤(党参 黄芪 白术 当归 茯神 桂圆肉 酸枣仁 木香 炙甘草 远志 生姜 大枣)。
加减:可加木瓜、桑椹子、阿胶。
4、肝肾阴虚证
证候: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口燥咽干,肢体麻木或痿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弱而数。
治法:滋补肝肾。
主方:一贯煎(沙参 麦冬 当归 生地 枸杞 川楝子)。
加减:神疲、气短,加党参、黄芪;头晕、肢麻,加紫河车、阿胶;五心烦热,加丹皮、知母、鳖甲。(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疾病护理:
慢性疾病的贫血一般护理
一、护理:
1.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2.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疾病饮食:
慢性疾病的贫血饮食原则
一、饮食:
1. 乌龙大枣汤:取大枣50克,龙眼肉20克,砂仁15克,乌鸡1只。加水适量,加油盐调味,文火炖2小时,食肉饮汤。
2. 冬虫夏草鸡:用冬虫夏草,薏苡仁各30克,当归10克,乌鸡1只。加水适量,加油盐调味,文水炖2小时,食肉饮汤。
3. 阿胶大枣粥:取糯米50克,阿胶10克,大枣8枚,白砂糖适量。阿胶捣碎;将洗净糯米、大枣共煮粥,快熟时放入阿胶及白砂糖,再煮片刻即可。
4.虫草炖瘦鸭:用冬虫夏草6枚,瘦鸭1只。鸭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放入砂锅内,加人冬虫夏草及食盐、葱、姜等调料,放入适量清水偎炖,先用大火煮沸,再改小火慢偎至熟烂。
5. 加味羊骨粥:取羊骨750克,粳米50克,黄芪20克,大枣7枚。羊骨洗净砸碎,与黄芪、大枣同入砂锅,用适量清水煎煮,取汤代水与洗净粳米同煮为粥,粥快熟时加入适量生姜、葱白、食盐搅匀,再煮片刻即可。宜温热空腹服用,连用15日为1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