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干性湿疹

干性湿疹

干性湿疹简介:干性湿疹是一种皮肤过敏性炎症。多见于瘦弱的婴儿。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无明显渗出。呈慢性时也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或结血痂。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康德乐大药房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干性湿疹症状

  干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皮肤病,多见于6个月-1岁的小儿,表现为面部、四肢、躯干外侧斑片状密集小丘疹、红肿,硬性糠皮样脱屑及鳞屑结痂,无渗出,故称为干性湿疹。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干性湿疹病因

  干性湿疹的发生、发展与各种因素有关。由于个体差异,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的不同时期都有可能出现差异。除饮食方面的因素外,吸入物,如花粉、尘、螨及体表的细菌、真菌感染、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所接触到的各种物质,都有可能成为引起干性湿疹的常见外部原因。体内的病灶,如扁桃体炎、胆囊炎、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状况的改变,如月经时期、妊娠时期等,都有可能成为引起干性湿疹的主要内部原因。要预防干性湿疹的发生,就必须结合患者自身的基本状况,尽可能地避免种种可疑的致病因素。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干性湿疹一般治疗

  一、干性湿疹西医治疗

  1、消除诱因,最好不要再接触可疑的致病因素,这个要患者自己寻找。

  2、抗炎,止痒,采用抗组胺药,可口服维生素类(促进血管收缩)。

  3、局部可涂抹软膏,少用激素类药膏,容易复发,加重病情。

干性湿疹辨证论治

  二、干性湿疹中医治疗

  1.主方

  消风散(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荆芥、防风、牛蒡子、苦参各12克,蝉蜕9克,生地黄25克,生石膏30克(先煎),鱼腥草30克,金银花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剂。 瘙痒较剧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渗液偏多者,加土茯苓30克、木通12克。

  2.中成药

  1)银翘解毒颗粒(根据银翘散原方配制成的冲剂)

  口服,每次1-2包,每日2~3次,温开水溶解后服。

  2)防风通圣丸

  口服,每次6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血虚风燥型【证见】 患部皮肤增厚,表面粗糙,或呈苔藓样变,色素沉着,脱屑,或见头晕乏力,腰酸肢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或濡细。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干性湿疹一般护理

  干性湿疹护理

  干性湿疹的发生、发展与各种因素有关。由于个体差异,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的不同时期都有可能出现差异。除饮食方面的因素外,吸入物,如花粉、尘、螨及体表的细菌、真菌感染、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所接触到的各种物质,都有可能成为引起干性湿疹的常见外部原因。体内的病灶,如扁桃体炎、胆囊炎、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状况的改变,如月经时期、妊娠时期等,都有可能成为引起干性湿疹的主要内部原因。要预防干性湿疹的发生,就必须结合患者自身的基本状况,尽可能地避免种种可疑的致病因素。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干性湿疹饮食原则

  干性湿疹饮食保健

  避免食用一些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浓茶、咖啡、酒类及其他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等海味。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