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简介:所谓骨折,顾名思义,就是指骨头或骨头的结构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骨折发生后,离医院较近者,可直接送医院或叫救护车。离医院比较远的病人,必须进行简单的处理,以防在送医院途中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骨
- 无传染性
- 95%
- 所有人群
- 感染性发热,瘀血斑,瘀血
- 褥疮,骨质疏松,骨化性肌炎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无
- 骨科,中医科
- 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 1-3个月
- 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 猩红热红疹消退转白试验
- 常见药品
- 正骨水,骨康胶囊,云南白药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一、症状
1、全身表现
(1)休克:
对于多发性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骨折、脊柱骨折及严重的开放性骨。患者常因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大量出血、剧烈疼痛或并发内脏损伤等而引起休克。
(2)发热:
骨折处有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过,开放性骨折体温升高时,应考虑感染的可能。
2、局部表现
骨折的局部表现包括骨折的专有体征和其他表现。
二、体征
(1)畸形
骨折段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缩短;
(2)异常活动
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
骨折后,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时,可产生骨摈音或骨擦感。
以上三种体征只要发现其中之一,即可确诊,但未见此三种体征者,也不能排除骨折的可能,如嵌插骨折、裂缝骨折。
疾病病因:
骨折疾病
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种情况:
(1)直接暴力
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该部骨折,则往往使受伤部位发生骨折,常伴有不同程度软组织破坏。如车轮撞击小腿,于撞击处发生胫腓骨骨干骨折。
(2)间接暴力
间接暴力作用时通过纵向传导、杠杆作用或扭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如从高处跌下足部着地时,躯干因重力关系急剧向前屈曲,胸腰脊柱交界处椎体受折刀力的作用而发生压缩性骨折(传导作用)。
(3)积累性劳损
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如远距离行军易致第二、三跖骨及腓骨下1/3骨干骨折。
疾病预防:
骨折预防
1.骨折急救五原则
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则是指骨折处有伤口,骨折端已与外界连通。全身各个部位都可发生骨折,但最常见的还是四肢骨折。 一旦怀疑有骨折,应尽量减少患处的活动,转送时尽量用硬板床。下面是骨折后急救的5个原则。
2.抢救生命
严重创伤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病人有意识障碍者可针刺其人中、百会等穴位;开放性骨折伤员伤口处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严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记录开始使用止血带的时间,每隔30分钟应放松1次(每次30至60秒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险的骨折病人,应快速运往医院救治。
3.伤口处理
开放性伤口的处理除应及时恰当地止血外,还应立即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包扎伤口,以防伤口继续被污染。伤口表面的异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伤口,以免污染深层组织。有条件者最好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冲洗伤口后再包扎、固定。
4.简单固定
现场急救时及时正确地固定断肢,可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同时也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送。但急救时的固定是暂时的。因此,应力求简单而有效,不要求对骨折准确复位;开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复位,而应原位固定。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带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悬于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5.必要止痛
严重外伤后,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应给予必要的止痛药。如口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剂,如吗啡10毫克或杜冷丁50毫克。但有脑、胸部损伤者不可注射吗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6.安全转运
经以上现场救护后,应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医院救治。转运途中要注意动作轻稳,防止震动和碰坏伤肢,以减少伤员的疼痛;注意其保暖和适当的活动。
7.处理方法细节
1)迅速使用夹板固定患处
固定不应过紧;木板和肢体之间垫松软物品,再用带子绑好,木板长出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如果没有木板可用树枝、擀面杖、雨伞、报纸卷等物品代替。
2)有破口出血的开放性骨折
可用干净消毒纱布压迫,压迫止不住血时,可用止血带环扎伤口的上方(近心端)止血。
3)大腿骨折时
内出血可达1000毫升(人体总血量大约4000毫升)。包扎固定过紧也能引起神经麻痹,须密切注意患者状况。
专家指出现场骨折的处理比较多样性,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为轻度无伤口骨折,尚未肿胀时,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先进行冷敷处理,使用冰水、冰块或者冷冻剂敷住骨折部位防止肿胀,冰冻的矿泉水和纯净水也可,但不建议使用自来水,固定后送医院处理。
如有伤口则不宜冷敷,用消毒纱布压迫止血,如遇出血严重不便或不能压迫止血的(一般指大腿开放性骨折或者其他部位严重出血的)应用止血带或者布条等环扎该部位近心脏的一侧,立即送往医院,且不断与伤者交流,注意其情况,防止其失血过多引起昏迷、休克甚至死亡。止血可采用压迫止血方法。要记住的是一旦采用布带、绳子捆扎止血时,必须记录扎带的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小时,以免时间过长导致肢体缺血坏死。一般每1小时需放松止血带至少5分钟。出血如果是暗红色且出血速度比较慢为静脉血,在伤口的远心端做包扎。如果出血颜色鲜红且呈快速涌处状,是动脉血,应在伤口近心端包扎。如遇骨折端外露,不要尝试将骨折端放回原处,应继续保持外露,以免将细菌带入伤口深部引起深部感染。如将骨折端或脱位的关节复位了,应给予注明,并在送医院时向医生交待清楚。
固定方面方面一般采用比骨折部位稍长的夹板,如无条件,干净的木板、木条等其他物品亦可,期
间垫至些松软干净的物品,捆绑时以刚好固定为宜,不能过紧,此外上肢骨科可扶伤者到医院就诊,脊柱,腰部及下肢骨折则必须用担架运送,而且搬动伤者前需确认伤者情况,不能搬动或者挪动伤者肢体,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最后专家特别强调,如果是颈椎部位的骨折,不当急救操作可使颈部脊髓受损,发生高位截瘫,严重时导致呼吸抑制危及生命。胸腰部脊柱骨折时,不恰当的搬运也可能损伤胸腰椎脊髓神经,发生下肢瘫痪。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如果怀疑有脊柱骨折,应就地取材固定伤处,合理搬运伤者。四肢骨折处出现局部迅速肿胀,提示可能是骨折断端刺破血管引起内出血,可临时找些木棒等固定骨折处并可对局部用毛巾等压迫止血;千万不要随意搬动伤肢以免造成骨折端刺破局部血管导致出血。
疾病鉴别:
骨折鉴别
本病依据其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无需鉴别。但临床上需注意骨折的发生是属于单纯性骨折还是由于患者本身原有疾疾所导致的病理性骨折,在患者原有疾病而导致骨骼异常的情况下,轻微的力量便可造成骨折,较在这种情况下发生较为频繁,需严格地观察和诊断。
疾病检查:
1.X线检查
凡疑为骨折者应常规进行X线拍片检查,可显示临床上难以发现的不完全性骨折、深部的骨折、关节内骨折和小的撕脱性骨折等,即使临床上已表现为明显骨折者,X线拍片检查也是必需的,可以了解骨折的类型和具体情况,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2.CT检查
对于骨折不明确但又不能排除者、脊柱骨折有可能压迫脊髓神经根者及复杂骨折者均可行CT检查。三维CT重建可以更直观便捷地进行骨折分型,对治疗方案选择帮助很大,目前临床上常用。
3.MRI检查
虽然显示骨折线不如CT检查,但对于脊髓神经根及软组织损伤的显示有独特优点,目前已广泛用于脊柱骨折的检查。
疾病就诊: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3、是否有外伤史,描述外伤行程原因/过程。
4、有无明显活动受限或疼痛等。
疾病治疗:
骨折一般治疗
一、骨折西医治疗
骨折病人的典型表现是伤后出现局部变形、肢体等出现异常运动、移动肢体时可听到骨擦音,此外,伤口剧痛,局部肿胀、淤血,伤后出现运动障碍。出现外伤后尽可能少搬动病人,如须搬动必须动作谨慎、轻柔、稳妥,以不增加病人痛苦为原则。
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肢体最大可能的。最大限度的恢复其功能。因此。在骨折治疗中,其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这三基本原则十分重要。
第一步、复位
是将骨折后发生移位的骨折断端重新恢复正常或接近原有正常位置,以重新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复位的方法有闭合复位和手术复位、外固定架复位。
第二步、固定
骨折复位后,因为其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满意的位置上,使其逐渐愈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这些叫外固定。如果通过手术切开上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就叫内固定。
第三步、功能锻炼
通过受伤肢体肌肉收缩,增加骨折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缩,通过主动或被动活动未被固定的关节,防止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等,使受伤肢体的功能尽快恢复到骨折前的正常状态。
骨折辨证论治
二、骨折中医治疗
电针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肱骨:肩髃、曲池;尺挠骨:曲池、合谷;股骨:血海、髀关;胫腓骨:足三里、解溪。
配穴:内关、合谷、足三里、阳陵泉。
阿是穴位置:骨折中心,即断端之间(下同)。
(二)治法
主穴,每次均取阿是穴及交替选用骨折上下端穴位之一,配穴,交替用健侧之二穴(每次各取一上肢穴和一下肢穴)。得气后,接通直流电针仪。局部穴位;骨折中心即阿是穴接负极,余穴接正极;全身配穴:上肢接正极,下肢接负极。电流量20~40微安,或以病人有针感,肌肉明显收缩为度,连续波,频率2~3次/秒。每次30分钟,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日。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80例,其中新鲜骨折者54例,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较国内公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时间缩短15~22天;陈旧性骨折及迟缓愈合组26例,其压痛消失,纵向叩击痛及假关节消失,骨痂出现、功能恢复、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提前[1~3]。
激光穴位照射
(一)取穴
主穴:颈椎骨折:大椎,胸椎骨折:神道、至阳;腰椎骨折:肾俞;骶椎骨折:长强。
配穴:阿是穴。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按症情而选,酌加阿是穴。以低功率氦一氖激光仪,每穴照射10分钟,每次共照射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歇1天。
(三)疗效评价
本法主要治疗椎体骨折,共治29例,经3~20次治疗(平均12次),治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100%[4]。
刺血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局部肿胀处。
(二)治法
以消毒三棱针直刺血肿处达骨膜下为度;骨折日久者,刺血后加拔火罐,待瘀血流出后再行手法整复,局部用夹板固定。
(三)疗效评价
本法用于关节附近骨折,共治24例,结果消肿迅速、愈合良好者20例,血肿未消2例,关节伸屈活动受限2例,总有效率为83.3%[5]。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肘内翻:少海、小海、天井;肘外翻:肘Liao、曲池、尺泽。
(二)治法
据症取主穴,以28号针直刺或斜刺深达骨骺或骺板,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效欠佳者,可连接电针仪,用连续波,疏波,3~5次/秒,强度以患者可忍受为度。可配合推拿,内翻者于针刺前在内髁前以指点、按、揉、挤、掐 2~3分钟,并一手托住患肘,另一手握住前臂,在肘关节伸直旋后位,按内翻相反方向椎按外展2~3次;外翻则按揉外髁,使时关节内收2~3次。每日治疗1次,6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37例肱骨髁上等骨折后肘内外翻畸形患者,结果,痊愈3例,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3%[6]。
针灸(之一)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股骨骨折:环跳、髀关、阴市、血海;小腿骨折: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太冲。 配穴:饮食不佳加中脘,体虚加涌泉。
(二)治法
均取患侧,阿是穴仅以艾灸,采用中药接骨艾条(在纯艾中加入麝香、乳香、没药、川芎、羌活等混合粉末制成),每次灸20分钟,早期用泻法,中后期用补法。余穴均针刺,采用指切押刺进针法,于夹板缝隙进针,得气后,早期用泻法,中后期用补法。刺激数分钟,通以电针,取二个超越骨折断端的主穴为正负极,早期刺激宜轻,中后期刺激宜重。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1天,继续治疗。
(三)疗效评价
对98例患者进行治疗(其中49例单纯艾灸),结果表明在骨折愈合上,无论骨痂强度、骨痂生长情况及下床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7]。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曲池、合谷、手三里。
配穴:足三里。
(二)治法
骨折10天内,仅取主穴,均单侧,骨折10天后加取配穴,双侧。针刺时均不解开固定夹板,在上述穴位皮肤处常规消毒后进针,主穴用提插捻转泻法,配穴用提插捻转补法。留针30分钟。骨折10天内每日1次,骨折10天后,隔日针1次。另外,骨折10天内可配合敷贴活血药膏(由地鳖虫、虎杖、黄柏等7味中药组成),10天为一疗程,4疗程为一阶段。
(三)疗效评价
上法主要用于治疗骨折24小时内就治的桡骨远端与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患者,共40例。经比较,在消肿止痛及骨折愈合上,针刺均较服中药或自愈组显著为优(<0.05)[8]。
针灸(之二)
(一)取穴
主穴:大杼、膈俞
(二)治法
二穴均取,斜剌至得气,中等强度刺激,每次留针30分钟。取针后艾灸3壮。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周。
(三)疗效评价
本法主要用于促进骨折愈合。共治50例,痊愈22例,显效3例,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中药治疗)有效率为76.0%[9]。
疾病护理:
骨折一般护理
骨折护理
骨折:伤筋动骨一百天的饮食调理
有句话叫:伤筋动骨一百天。说的是骨折之后恢复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因为,骨折的病人在较长的恢复期间,病人的家属和病人都要注意饮食上的调养。
一般来说,受伤有1至2个星期的患者,饮食需清淡、易吸收和消化,应多给他们食用一些蔬菜、水果、鱼汤、蛋类、豆制品等,而且应以清蒸或者炖熬为主,少吃香辣、油腻和煎炸的食物。特别是可以多吃蜂蜜和香蕉等,因为卧床患者大都会出现大便秘结等症状,这些食物可以帮助排便。
受伤有2至4个星期的骨折病人,他们的身体不再那么虚弱,食欲和肠胃功能都有所恢复,那时可适当补充营养,像骨头汤、鱼类、蛋类及动物肝脏等食物比较好,同时也要多吃一些萝卜、西红柿、青椒等,这些食物可满足骨骼生长需要,促进伤口愈合。
再往后的日子里,除了那些明显无益的食物,骨折患者不必再忌口。有的危重患者和因骨折引发其他并发症的患者饮食不能一概而论,必须根据病情和医嘱作出合理安排。
骨折超过5个星期以后,病人可多吃高营养食物和含钙、锰、铁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像动物肝脏、鸡蛋、绿色蔬菜、小麦含铁比较多;海产品、黄豆等含锌比较多;麦片、蛋黄等含锰较多。同时配以鸡汤、鱼汤、各类骨头汤等,可选择性地加入红枣、枸杞等。
疾病饮食:
骨折饮食原则
骨折饮食
1)骨折食疗方:(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骨折后2~4周
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连用两周。
田鸡煲汤;制作材料
主料:鸡400克,猪肉(瘦)200克
辅料:枸杞子25克,三七8克
调料:姜5克
制作工序
1. 鸡切去脚,洗净,放入滚水中煮十分钟,取起洗净,滴干水。猪肉放入滚水中煮五分钟,取起洗净。
2. 杞子洗净,田七洗净,捣碎。
3. 水12杯或适量放入煲滚,放入鸡,猪肉,杞子,田七,姜煲滚,慢火煲三小时,下盐调味。
骨折后5周以上
枸杞子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苡米50克。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入余2味煮粥进食。每日1次,7天为1疗程。每1疗程间隔3~5天,可用3~4个疗程。
羊骨汤
做法:
1. 将黄豆洗净,浸半小时;
2. 蚝豉洗净;
3. 羊骨洗净,斩件;
4. 把黄豆、蚝豉、羊骨一起放火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小时,调味即可。食物相克蚝豉:蚝豉不宜与糖同食。
2)骨折吃什么对身体好?
1、多吃新鲜的蔬菜很水果;
2、适当多吃一些青椒、西红柿、苋菜、青菜、包菜、萝卜等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蔬菜,以促进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
3、补充锌、铁、锰等微量元素。动物肝脏、海产品、黄豆、葵花籽、蘑菇中含锌较多;动物肝脏、鸡蛋、豆类、绿叶蔬菜、小麦面粉中含铁较多;麦片、芥菜、蛋黄、乳酪中含锰较多,
3)骨折最好别吃什么食物?
(1)忌盲目补充钙质。对于骨折后卧床期间的病人,盲目地补充钙质,并无裨益,还可能有害。
(2)忌多吃肉骨头 有些人认为,骨折后多吃肉骨头,可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实不然,现代医学经过多次实践证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头,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会使骨折愈合时间推迟。
(3)忌偏食
(4)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胀气或不消化食物,
(5)忌少喝水 卧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动十分不便,因此就尽量少喝水,以减少小便次数,如此虽小便次数减少,但更大的麻烦也产生了。如卧床病人活动少,肠蠕动减弱,再加上饮水减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结。长期卧床,小便潴留,也容易诱发尿路结石和泌尿系感染。所以,卧床骨折病人想喝水就喝,不必顾虑重重。
(6)忌过食白糖 大量摄取白糖后,将引起葡萄糖的急剧代谢,从而产生代谢的中间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等,使机体呈酸性中毒状态。这时,碱性的钙、镁、钠等离子,便会立即被调动参加中和作用,以防止血液出现酸性。如此钙的大量消耗,将不利于骨折病人的康复。同时,过多的白糖亦会使体内维生素B1的含量减少,这是因维生素B1是糖在体内转化为能量时必需的物质。维生素B1不足,大大降低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亦影响功能的恢复。所以,骨折病人忌摄食过多的白糖。
(7)忌长期服三七片 骨折初期,局部发生内出血,积血瘀滞,出现肿胀、疼痛,此时服用三七片能收缩局部血管,缩短凝血时间,增加凝血酶,非常恰当。但骨折整复一周以后,出血已停,被损组织开始修复,而修复必须有大量的血液供应,若继续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液运行就不畅,对骨折愈合不利。
(8)骨折禁饮果子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