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气不足简介:中气不足是指宗气不足.即脾胃之气虚弱、运化失职。症见面色黄而少华,唇淡或黯,食欲不振,食后腹胀,眩晕,声低,气短,倦怠乏力,便溏。若兼见胃痛则痛而喜按,舌嫩苔厚,脉虚等。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全身
- 无传染性
- 100%
- 所有人
- 乏力,气短,食欲不振
- 颅咽管瘤,气痢,气虚眩晕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无
- 中医科
- 药物治疗
- 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
- 常见药品
- 补中益气丸(水丸),归脾丸,参芪力得康片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中气不足症状诊断
常见表现有:倦怠气短、乏力、出汗、食少腹胀、语言无力、精神不振,从面相上看会出现虚胖、舌有齿痕等症状,严重者会中气下陷,引起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症。
“中气不足”的症状主要有:
①胃下垂。胃经常鼓胀不适,吃了东西后更甚。原因是胃部蠕动能力下降,消化不良,加上食物的重量,令原已松弛的胃部更觉重坠。
②子宫下垂。肌肉和韧带无力,导致子宫下坠,造成小腹等不舒服。
③呼吸不畅。肺部本身不会运动,呼吸的动作是靠胸肌及横膈膜拉开肺部,然后才能顺利吸气、呼气。气虚之人连吸一口气也仿佛要很用力,胸口部位有重物压住一般。
④腰酸背痛是肾气虚所致。所谓“肾虚膝先软”、“肾主骨”,就是这个意思。
疾病病因:
中气不足疾病病因
中医认为,身体太虚弱,尤其是中气不足,脾肾亏虚,才会造成子宫下垂及胃下垂等毛病。
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中气不足的主要有三种人:
1.先天禀赋不足,或脾胃虚弱者。脾胃虽为后天之本,但若是先天体质虚弱、根基不牢,也会引起后天的脾胃虚弱、中气不足。
2.劳倦过度,忧思日久者。身体和精神上的过度劳累都会损伤脾气,脾气虚则气血生化无源、肢体失养,出现神疲乏力等中气不足的症状。
3.饮食不节,饥饱失常者。所谓“饮食自倍,脾胃乃伤”,也就是说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会损伤脾胃,导致气血运化失常、中气不足。
疾病预防:
中气不足预防
宜坚持运动
中气不足的调养宜忌是宜坚持运动:最理想的选择是游泳,因它可运动全身肌肉,锻炼肺部,加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疾病鉴别:
疾病检查:
1.自我感觉
舌、唇、齿龈等处在进食、口腔运动时,出现疼痛不适。精神倦怠,肢体酸软乏力,气短懒言。纳少,上腹胀。
2.自我观察
舌、唇、齿龈等处出现溃疡面,疮面色淡,反复发作,大便烂,舌质淡红,舌边有齿痕,舌苔白,脉细弱。
疾病就诊: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体重下降多少,饮食每日多少,比平时增加多少,体重与饮食的关系。
3、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4、有无食少腹胀、语言无力、精神不振等伴随症状?
5、大便、睡眠情况。
6、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7、治疗情况如何?
8、有无药物过敏史?
疾病治疗:
中气不足辨证论治
中气不足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中气不足的代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为了方便患者服用,市场上也有同类的中成药,如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等。补中益气汤出自名家李东垣的《脾胃论》,具有补中健脾、益气升阳之功效。方中的黄厢素有“补气诸药之王”的美称,有补中益气,固表升阳的作用,能改善由气虚引起的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党参、白朮、甘草可以益气健脾,陈皮可以理气醒脾,升麻、柴胡可以升阳。
按摩
按摩小腹、胃、后腰点颤脐两侧与裤中线交接点”带脉穴”,直至感到发热; 从小腹向上推,尾骨向上推,直至感到发热。
疾病护理:
中气不足一般护理
中气不足护理
“中气”在中医里指的是脾胃之气。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是人体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因其居于中焦,便有了这个称谓。
疾病饮食:
中气不足饮食原则
中气不足饮食保健
【 宜 】
(1)饮食宜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糖,脂肪也不必过份限制。
(2)宜食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食物加工宜精细,不要过粗糙。
(3)宜多食"血肉之品"及增加食欲、促进消化的食品,如家禽肉类、蛋、猪肉、猪肚、猪 脾、莲子、粳米、甜菜、杨梅等酸味食物。
【 忌 】
(1)忌烟、酒。
(2)忌辛辣刺激食物。
(3)忌生冷寒凉、坚固、粘滞不易消化食物,易伤脾胃。
【 食补 】
豌豆:
中医认为,豌豆性味甘平,有补中益气、利小便的功效,是脱肛、慢性腹泻、子宫脱垂等中气不足症状的食疗佳品。此外,豌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食用后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有润肤的作用,皮肤干燥者应该多吃。但豌豆吃多了容易腹胀,消化不良者不宜大量食用。
豇豆:
豇豆分为长豇豆和饭豇豆两种。长豇豆即我们说的长豆角,常作为蔬菜食用;饭豇豆可以和大米一起煮粥或制作豆沙馅。中医认为,豇豆性味甘平,有健脾和胃、补肾止带的功效,特别适合脾胃虚弱所导致的食积、腹胀以及肾虚遗精、白带增多者食用。
黑豆:
认为,黑豆味甘性平,有补肾强身、活血利水、解毒的功效,特别适合肾虚者食用。肾虚导致的腰痛、耳鸣者可取黑豆50克、狗肉500克一起煮烂,加入各种调味品食用。此外,黑豆还有“乌发娘子”的美称,用它制成的豆浆、豆腐等,是肾虚导致的须发早白、脱发患者的食疗佳品。
蚕豆:
蚕豆性味甘平,有健脾利湿的功效,特别适合脾虚腹泻者食用。但蚕豆不可生吃,也不可多吃,以防腹胀。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少数人吃蚕豆后会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也就是俗称的“蚕豆黄病”,应尽快送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