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舌管囊肿与鳃裂囊肿简介:甲状舌管囊肿与鳃裂囊肿皆为发育异常性囊肿,前者由胚胎甲状腺形成过程中的甲状舌管退化不全,遗留在深部组织内并产生分泌物积聚于组织内而成;后者系胚胎时期鳃裂的残余组织所形成。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颈部
- 无传染性
- 儿童、青少年
- 囊肿,口腔痛,口腔粘膜弥漫充血
- 鳃裂瘘管
- 常见药品
- 肾骨胶囊,抗骨质增生丸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一、症状
1.甲状舌管囊肿与鳃裂囊肿皆为出现在颈部或面侧的隆起性软性肿块,前者较小(约蚕豆大小),发生在舌骨水平的颈中线,能随吞咽上下活动;后者常较大(约鸡蛋大小)多见于颈侧部的动脉三角区,常有波动感。
2.甲状舌管囊肿多见于儿童,易感染而有疼痛感,也有以娄管形式表现者,即位于舌骨水平皮肤上见一小口,常流出少量清亮液体。
3.鳃裂囊肿多见于青少年,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可突然肿大疼痛,可因来源于第一、二、三、四不同的鳃裂而有肿块位置的上下改变。
二、诊断
1.肿物表面光滑、质软、界清,较大者有波动感。
2.甲状舌管囊肿主要位于颈部正中舌骨上下,有一索条与舌骨相连,肿物可随吞咽上下移动。
3.鳃裂囊肿通常位于颈侧中份舌骨平面,胸锁乳突肌上1/3深面和前缘。
4.穿刺可抽出黄色或棕黄色液体。
疾病病因:
甲状舌管囊肿与鳃裂囊肿皆为发育异常性囊肿。
甲状舌管囊肿是一种先天性发育性囊肿,源于甲状舌管的残余上皮,由胚胎甲状腺形成过程中的甲状舌管退化不全,遗留在深部组织内并产生分泌物积聚于组织内而成。
鳃裂囊肿属先天性发育异常,是由于第二鳃裂和第二咽囊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未能闭合或闭合不全所致。
疾病预防:
预防
本病系先天性疾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
疾病鉴别:
甲状舌管囊肿须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异位甲状腺,多位于舌根或舌盲部的咽部,呈紫蓝色的瘤状突起,质地柔软,周界清楚。患者常有语言不清,呈典型的“含橄榄”语音。行同位素131碘扫描,异位甲状腺内同位素浓聚,此特点可与甲状舌管囊肿相鉴别。
2.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肿瘤最常见的是甲状腺腺瘤与甲状腺癌。质地多较甲状舌管囊肿硬,部位多局限于甲状腺体部与峡部。穿刺检查可鉴别甲状舌管囊肿与甲状腺肿瘤。甲状舌管囊肿的囊内容物为透明、微混浊的黄色稀薄或粘稠性液体。
鳃裂囊肿须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囊状水瘤,常见于婴幼儿,肿块较鳃裂囊肿要大,穿刺物为透明、淡黄色水样液体,此特点可与鳃裂囊肿相鉴别。
2.海绵状血管瘤,发生于颈侧区的海绵状血管瘤有时易与鳃裂囊肿混淆,浅表位置者表面皮肤呈蓝色,位置深在者无色泽变化,但血管瘤多有压缩性,或可扪及静脉结石,低头时肿瘤增大等特点。穿刺为血液,此为最重要的鉴别点。
疾病检查:
1.对于临床表现较典型,术前诊断已较明确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鉴别诊断较困难者或腮裂囊肿紧邻重要结构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B”和“A”其中同位素扫描或ECT检查主要用于甲状舌管囊肿与异位甲状腺的鉴别。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甲状舌管囊肿与鳃裂囊肿一般治疗
一般性手术的预防性抗感染选用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或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红霉素、青霉素等);体质差或并发感染者常联合用药,较常用为: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药物(如庆大霉素)+作用于厌氧菌的药物(如灭滴灵);手术前后感染严重或有并发症者可根据临床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甲状舌管囊肿及鳃裂囊肿为良性肿物,非手术治疗无效,一旦诊断确立,应予手术治疗,更不宜使用民间一些不明成份的药物内服外敷,少数并发感染者可先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再行手术治疗。
治愈标准:
1.治愈:囊肿完整摘除,创口愈合。
2.好转:治疗后,囊肿尚有残留。
3.未愈:未行手术,外形及功能无改善。
疾病护理:
甲状舌管囊肿与鳃裂囊肿一般护理
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及饭后刷牙。减少烟酒和粉尘刺激,还需纠正张口呼吸的不良习惯。应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少用烟酒,积极治疗咽部周围器官的疾病。合理安排生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烦恼郁闷。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空气新鲜。
疾病饮食:
甲状舌管囊肿与鳃裂囊肿饮食原则
1、甲状舌管囊肿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多吃蔬菜水果,注意补充营养,饮食均衡
2、甲状舌管囊肿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最好不要吃辛辣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