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肠肝曲粘连综合征简介:胆囊-结肠肝曲粘连综合征(Cholecysto-hepatic Flexure Adhesion Syndrome)于1930年由Verbryche首先描述。故又称Verbrycke综合征,胆囊肝曲粘连综合征。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胆囊肝曲粘连综合征
- 胆 肝
- 无传染性
- 所有人
- 钝痛,恶心,食欲不振
- 肠梗阻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胆石片,胆康片,盐酸屈他维林注射液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一、症状
临床表现为直立时,有上腹部或右上腹钝痛,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一般均发生在白天,长久站立后症状加重,右上腹压痛,有轻度保护性肌强直。
疾病病因:
本征系因胆囊底部与大肠肝曲粘连,使大肠形成锐角,肠内容通过困难,导致大肠肝曲积气。胆囊虽可正常充盈,浓缩及排空,但当大肠对胆囊产生重力牵引时,则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疾病预防:
预防:本病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肝脏、结肠等的手术应注意预防术后的并发症,同时日常应注意饮食方面的健康。
术前的准备:
1.急症病人的术前准备参见胆囊造瘘术。
2.慢性病例术前应妥善准备:纠正贫血、改善营养状况,采用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保肝治疗。术前备血300~500ml。
疾病鉴别:
应与慢性胆囊炎、大肠肝曲综合征、胆石症等鉴别诊断。
疾病检查:
1.钡剂大肠造影。
2.胆囊造影。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胆囊-结肠肝曲粘连综合征一般治疗
一、手术治疗
胆囊病变可切除胆囊,若胆囊正常时可行松解术。胆囊切除术是胆道外科常用的手术。分顺行性(由胆囊管开始)切除和逆行性(由胆囊底部开始)切除两种。顺行性胆囊切除,出血较少,手术简便,应优先采用。但在炎症严重,胆囊与周围器官紧密粘连,不易显露胆囊管及胆囊动脉时,则以采用逆行性切除法为宜。有时则需两者结合进行。
胆囊-结肠肝曲粘连综合征辨证论治
偏方或食疗方:
1、白术蒸桂鱼
材料:桂鱼250-500克,白术片15克,生姜葱少许,火腿肉15克,香菇15克,调料等。
方法:旺火蒸15分钟。
2、鲫鱼汤
材料:鲫鱼500克,陈皮10克,砂3克,荜拨10克装入纱布袋内,调料、葱、姜等。
方法:将纱布袋、葱姜放入鱼腹内,葱油将鱼略煎熟,加水煮沸待汤呈乳白色即可,分2-3次食用。
肝病患者常用的保肝药----临床上常用的保肝药物有维生素类,促进肝脏解毒的药物,促进能量代谢的药物,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抗脂肪肝的药物及抗纤维化的药物等多种。
二、肝肾阴亏型
患者手足心热、盗汗、头昏目涩、腰膝酸软、舌红苔少,宜选用养阴补益肝肾的食疗方。
1、枸杞蒸全鸡
材料:母鸡约1000克,枸杞子30克,调料少许。
方法:枸杞子放入鸡腹内加调料后隔水蒸2小时,分2-3次食用。
2、杞子冬麦蛋丁
材料:枸杞子10克,瘦猪肉30克,蛋5个。
方法:肉剁碎、蛋打碎隔水蒸切成粒状。将肉、枸杞子、冬麦、蛋粒一起炒匀即可。
三、肝郁脾虚型
病人诉恶心嗳气、食欲不振、肝区胀痛、大便溏薄,宜用疏肝健脾类食疗方。
1、陈皮鸭
材料:鸭一只、陈皮10克,淮山药10克。调料少许。
方法:将鸭煮熟后,加入调料、陈皮丝、淮山药再煮15分钟即可,分2-4次食。
2、梅花粥、玫瑰粥、苡仁红枣粥
方法:将米加水及适量白糖煮成略稠时,加入梅花或玫瑰或苡仁红枣熬成稠时即可食用。
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中医的其他治疗:用大黄蟅虫丸治疗慢性胆囊炎正切中其病机,故会有桴鼓之应的效果。
疾病护理:
胆囊-结肠肝曲粘连综合征一般护理
对症治疗无效时,若有胆囊病变可切除胆囊,若胆囊正常时可行松解术。进行胆囊切除术进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人术后当天就可以回家,可以正常饮食和活动。而进行了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病人术后则要留院5-7天,一周后才能正常饮食,4-6周后才能正常活动。
疾病饮食:
胆囊-结肠肝曲粘连综合征饮食原则
平时应注意护肝,以防纤维化。饮食上要以清淡平和、营养丰富为宜,避免多吃油腻、油炸、辛辣食物,不要暴饮暴食或饥饿,这种饥饿不匀的饮食习惯,会引起消化液分泌异常,导致肝脏功能的失调。
此外,多食新鲜时令瓜果、绿色食品是保肝养肝的最佳选择,对于新鲜的蔬菜,既可以生食,也可以煮汤,每日交换食用,蔬菜不宜煎炸时间过长。若肝气太旺,应多吃些具有泄肝作用的食物,如以鲜芹菜煮粥或绞汁服,菊花代茶饮等;肝血不足常感头晕、目涩、乏力的,可多吃龙眼粥、枸杞鸡肉汤、猪肝等。春天肝气盛,易影响脾胃,应适当吃一些性味甘甜的食物菜肴,如粳米粥、白菜、大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