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郁简介:肠郁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可资解释的症候群。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肠道神经管能症,肠道易激惹综合征
- 肠
- 无传染性
- 90%
- 中青年女性多见
- 肠鸣,腹胀,肚子疼
- 便秘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无
- 中医科,消化内科
- 中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
- 2-4月
- 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 常见药品
- 康德乐大药房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肠郁症状诊断
主要表现为腹痛不适,多为胀痛或呈痉挛痛,部位以左少腹为多见,矢气或排便后腹痛可减轻或缓解。排便习惯改变,可为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出现。粪便带粘液,但无脓血便,多伴有食欲不振,嗳气,腹胀,肠鸣,消化不良等症。体检可无阳性发现,或于左下腹有轻压痛,或可扪及条索状肠管。
疾病病因:
肠郁疾病病因
因情志不舒,气机郁滞,使肠道运化失常。焦虑、抑郁、激动、恐惧等情绪不安因素刺激机体,影响了植物神经功能,从而引起结肠和小肠的运动功能改变及分泌功能的失调。
疾病预防:
肠郁预防
1. 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情绪。
2. 积极防治感染性肠炎,防止迁延不愈形成慢性反复发作性腹泻。
3. 注意生活起居,加强体育锻炼,改善植物神经功能。
疾病鉴别:
肠郁鉴别诊断
肠癌、休息痢、大瘕泄、肠痨、伏梁、奇恒痢、胰胀等有相应特征性改变可资鉴别。
疾病检查:
1.实验室检查
IBS粪便病原体检查阴性,常规检查正常,但可有粘液。
2.X线钡灌肠检查
可见肠管激惹现象、肠腔变狭窄,结肠袋增加明显。
3.结肠镜检查
肠粘膜肉眼观察及组织活检均无异常。但患者检查时往往可见肠痉挛,并因此而导致腹痛、腹胀,进镜困难。
疾病就诊: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体重下降多少,饮食每日多少,比平时增加多少,体重与饮食的关系。
3、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4、有无肠鸣、消化不良等伴随症状?
5、大便、睡眠情况。
6、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7、治疗情况如何?
8、有无药物过敏史?
疾病治疗:
肠郁一般治疗
肠郁西医治疗
西医对本病的治疗仅限于对症处理,应用药物在于特异性减轻某种症状,不作为首选,更应避免长期应用。
肠郁辨证论治
肠郁中医治疗
1.肝郁脾虚证:
每因情志怫郁即腹痛、肠鸣、腹泻,泻后痛减,脘痞胸闷,烦躁易怒,嗳气纳少,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疏肝健脾。
2.寒热错杂证:
腹痛,肠鸣,腹泻,大便不爽带粘腻,或夹泡沫,或腹泻与便秘交替,烦闷不欲食,脘腹喜暖,口干,舌红苔腻,脉弦滑。平调寒热。
3.脾胃气虚证:
大便稀溏,水谷不化,食欲不振,脘腹闷痛,稍进油腻或刺激性食物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缓弱。补脾益气。
4.阴虚肠燥证:
便秘数日一行,硬结难解,或于左少腹可扪及条索状包块;压痛,常伴失眠,头痛烦闷,手足心热,舌红少苔或苔燥,脉细弱。滋阴通便。
5.肠道瘀滞证:
大便或溏薄或便秘,左少腹疼痛固定,并可扪及条索状包块,腹胀,嗳气,纳差,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理气化瘀。
疾病护理:
肠郁一般护理
肠郁护理
便秘型患者应增加体力活动,以利肠蠕动恢复。部分患者短期疗效较好,但容易复发,临床上应注意观察和避免诱因,防止反复发作。采用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往往优于单纯西医对症治疗。
疾病饮食:
肠郁饮食原则
肠郁饮食保健
注意饮食调护:便秘型患者注意多进食含粗纤维较多的食品及能够软化大便的饮食;腹泻型患者根据不同证型选择适宜食品,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等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