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腹周围癌简介:壶腹周围癌(vater ampulla carcinoma,VPC)乏特氏壶腹周围癌,系指乏特氏壶腹、胆总管下端、胰管开口处、十二指肠乳头及其附近的十二指肠粘膜等处的癌肿。这些来源不同的肿瘤,由于其所在的特殊解剖部位,有着相同的临床表现,手术时也难以将其截然分开,故常作为一个类型,统称为壶腹周围癌。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无
- 肿瘤科,肝胆外科
- 手术治疗
- 1-3个月
- 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 MRI,十二指肠钡餐造影,胃钡餐造影
- 常见药品
- 抗癌平丸,鸦胆子油软胶囊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壶腹周围癌症状诊断
一)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70岁,男性居多,与胰头癌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主要表现为黄疸、上腹痛、发热、体重减轻、肝肿大、胆囊肿大等。胰腺癌70%发生在胰头,半数病人在有症状后3月才就诊,10%的在1年以上才就诊。
1、黄疸
较早出现,与腹痛同时或先后出现,进行性加重,但少数病人可因肿瘤坏死,胆管再通而黄疸消退或减轻,但以后重新加深,呈现波动性黄疸。属阻塞性黄疸,皮肤黏膜黄染较明显,可呈暗绿色,多伴有皮肤瘙痒。黄疸多数为持续性,少数病人可因肿瘤坏死,胆管再通而黄疸消退或减轻,但以后重新加深,呈现波动性黄疸,黄疸进行性加重是晚期表现。注意不应误为胆石症或肝细胞性黄疸。可有尿色深、粪色浅及胆盐在皮下沉着刺激神经未稍而出现皮肤瘙痒。
2.腹痛
中上腹痛见于3/4的病例,而且常是首发症状。早期部分病人(约40%)可因胆总管扩张或因胰液排出受阻导致管腔内压升高,产生剑突下钝痛,腹痛可放射至背部,常于进食后、傍晚、夜间或脂餐后加重,但不如胰头癌严重。早期部分病人有剑突下钝痛,可向背部放射。进食后较明显,常未受重视,后期因癌肿浸润范围扩大,或伴有炎症而疼痛加重,并出现背脊痛。
3.间歇性寒颤、发热
常由于肿瘤破溃、胆汁淤积和胆道感染引起。特点是反复突发突止,短暂性高热伴畏寒、白细胞升高,甚至出现中毒性休克。临床上易误诊为胆管炎、胆石症,用抗生素和激素治疗无效。
4.消化道症状
由于肠道缺乏胆汁、胰液,常引起消化吸收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饱胀、消化不良、乏力、腹泻或脂肪痢、灰白大便和体重下降等。由于壶腹癌部分坏死后慢性出血,以致黑便,粪便潜血试验阳性,并出现继发性贫血。癌肿腹膜转移或门静脉转移可出现腹水。
5.肝、胆囊增大
为胆管梗阻、胆汁淤滞所致,常可触及肿大的肝脏和胆囊,肝质地硬、光滑,胰头癌在晚期常可扪到不规则而固定的包块。少数病人由于长期黄疸而致胆汁性肝硬化、脾肿大等。
二)诊断
患者如出现进行性、近乎无痛性黄疸、肝及胆囊肿大等可做出初步诊断。
1.临床表现。
2.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疾病病因:
壶腹周围癌疾病病因
一、病因
VPC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饮食、饮酒、环境、胆道结石或慢性炎症等因素有关,也可能系该处良性肿瘤恶变所致。
二、发病机制
VPC一般体积较小,直径多为1~2cm,很少大于3.5cm。癌肿起源于壶腹,本身多柔软,呈息肉样,表面可糜烂、充血,易缺血坏死,因此常引起间歇性梗阻,很少达到完全性梗阻。起源于乳头单层柱状上皮的癌肿呈小的乳头状,易缺血、坏死、脱落和出血;来自胰管和胆总管末端黏膜者多呈结节状或肿块型,浸润性大,较坚硬,可形成溃疡;来自十二指肠降部内侧黏膜时,癌肿多呈溃疡型;来自胰头腺泡时常呈浸润性生长、坚硬呈肿块型,常压迫邻近组织。VPC扩散方式主要是沿胆管及胰管或十二指肠黏膜扩散,由于肿瘤的恶性程度低,转移少,因此病程较长。
肿瘤大体标本呈息肉型或结节型、肿块型或溃疡型。大多为分化好的腺癌,分化不好的腺癌约占15%,如出现症状则已有3/4肿瘤侵及主胰管。组织学分类除腺癌外,余为乳头状癌、黏液癌、未分化癌、网织细胞肉瘤、平滑肌肉瘤、类癌。由于癌肿的特殊位置,很容易阻塞胆总管和主胰管,致胆汁及胰液的引流不畅,以至阻塞,引起梗阻性黄疸及消化不良,亦可直接浸润肠壁形成肿块或溃疡,加之消化液、食物的机械性损伤,可引起十二指肠梗阻与上消化道出血。其转移方式有:
1.直接蔓延至胰头、门静脉及肠系膜血管。
2.区域淋巴结转移,如十二指肠后、肝十二指肠韧带、胰头上下等处的淋巴结转移。
3.肝转移。晚期可有更广泛的转移。
疾病预防:
壶腹周围癌预防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疾病鉴别:
壶腹周围癌鉴别
由于本病有上腹闷胀不适,黄疸,有时并发胆道感染,血清淀粉酶升高,可误诊为胆管结石,但根据反复发作史,夏科氏三联征,波动性黄疸,影像学检查可加以区别,少数可误诊为传染性肝炎,可根据壶腹癌时AKP升高,转氨酶与血清胆红素发展不平行作出鉴别,也有误诊为胆管癌,肝癌的,可根据影像学胆管癌之胆管呈偏心性狭窄,肝癌时的特征性声像图及AFP升高与本病进行区别,有时易与胰头癌相混淆,但胰腺癌腹痛重于本病,B超,CT,等检查可见胰腺内肿块,临床上可进行B超,PTC,ERCP,CT,MRI等检查,结合症状,体征便可诊断本病,并与易误诊的有关疾病相鉴别。
以往曾习惯将胰头癌包括在壶腹周围癌内,然而两者在病程,手术切除率,预后等均有明显不同,后者发展缓慢,黄疸出现早,手术切除率60%左右,5年治愈率达40%~45%;而胰头癌发展快,迅速出现胰腺和周围淋巴结转移,黄疸出现晚,手术切除率20%左右,5年治愈仅10%,壶腹周围4种癌的鉴别主要依靠B超,ERCP,PCT及CT或MRI检查,其症状等一般鉴别点。
疾病检查:
壶腹周围癌检查
1.粪便和尿液检查
约85%~100%患者粪便潜血试验持续阳性,多有轻度贫血,尿胆红素阳性而尿胆原阴性。
2.血液检查
血清胆红素增高多在256.5~342μmol/L,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增高,转氨酶轻至中度增高,癌胚抗原,CA19-9和CA125均可升高。
3.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十二指肠可引流出血性或暗褐色液体,其潜血试验阳性,镜检可见大量红细胞,脱落细胞学检查60%~95%患者可发现癌细胞。
4.胃肠钡餐及十二指肠低张造影检查
有时可见十二指肠外上方有胆囊压迹,及其第一,二段交界处有增粗的胆总管压迹,十二指肠乳头增大,黏膜呈不规则紊乱或充盈缺损,胰头癌者可见十二指肠圈扩大,十二指肠内侧壁“僵硬”受压,变形或部分性梗阻,呈“∑”形,但典型表现者少见。
5.B型超声检查
示胆总管或(和)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增大,但壶腹癌本身的诊断率较低,这是由于该部位常有十二指肠及胃内积气及食物掩盖所致,对无黄疸者能提供早期进一步检查线索,有经验者有时可观察到局部的癌块。
6.CT
MRI检查 对鉴别胰头癌有意义,有助于本病诊断,可显示肿瘤的位置与轮廓,影像上壶腹癌与胆总管癌表现相似,胆总管,胰管均可扩张或仅胆管扩张,这取决于壶腹癌的生长方式;胰头癌时则胰头增大,有肿块,胰管扩张,环影突然中断变形,出现双环影,表示胰头,胆总管均有侵犯,有时可见扩张的胆总管内有软组织影或异常信号。
7.ERCP
可以窥视十二指肠内侧壁和乳头情况,可见乳头肿大,表面不规则,呈结节状,质脆易出血,并可活检进行病理学确诊,对壶腹癌,胰头癌(可有胰管狭窄或不显影等)的诊断均有较大帮助。
8.PTC检查比ERCP为优
因壶腹乳头高低不平,管腔狭窄,堵塞,ERCP常不易成功,PTC可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呈“V”字形不规则充盈缺损或闭塞,有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PTC有发生胆漏及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可能性,需加以警惕。
9.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SCA)
对胰头癌诊断有益,从血管位置改变,可间接确定胰腺癌所在部位,对胰头癌诊断有益,从血管位置改变,可间接确定胰腺癌所在部位。
10.核素检查可了解梗阻部位
75Se-蛋氨酸胰腺扫描,在胰腺癌肿处出现核素缺损(冷区)。
疾病就诊: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体重下降多少,饮食每日多少,比平时增加多少,体重与饮食的关系。
3、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4、有上腹痛、发热、体重减轻、肝肿大无等伴随症状?
5、大便、睡眠情况。
6、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7、治疗情况如何?
8、有无药物过敏史?
9、家中是否有壶腹周围癌患者?
疾病治疗:
壶腹周围癌一般治疗
腹部肿瘤科西医治疗
一)治疗
本病一旦确诊,应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切除范围,包括胃1/2远侧部分、全十二指肠、胰头部、空肠近端约10.0cm以及胆管十二指肠球后段以下部分,尔后进行各种方式的消化道重建。此术范围广,创伤大,加之患者长期黄疸、肝肾功能损害,消化吸收功能低下,营养不良,故必须做好术前准备,给予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并给予胆盐、胰酶等助消化药,强调给予维生素K(肌注或静滴),必要时术前输血、血浆、白蛋白等予以支持,以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如癌肿已侵及门静脉,广泛腹膜后转移,肝转移等不能切除时,则应行内引流术以减轻黄疸;如胆囊空肠吻合术或胆总管空肠或十二指肠吻合术等姑息性旁路手术;若发生十二指肠狭窄应行胃空肠吻合术以解除十二指肠梗阻。
化学疗法一般不敏感,常用5-FU、丝裂霉素或与阿糖胞苷、长春新碱等联合用药,术后可用1~2个疗程,此外还可应用具有抗癌或提高免疫功能的中药等治疗。
胰头癌为胰腺癌中常见者,约占70%,以腺管细胞癌多见,腺泡细胞癌较少见,此外尚有多形性腺癌、黏液癌、纤维细胞癌。其临床表现酷似壶腹癌,此时表示癌肿已发展到相当程度,往往有邻近组织器官的浸润、转移,故癌肿的切除率低。本病的诊断和治疗与壶腹癌相似,但切除率及5年治愈率低。
1.手术治疗
诊断明确或高度可疑,临床检查未发现转移者应剖腹探查。①无转移灶,全身情况允许时行一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体质差者可考虑PTCD或胆囊空肠吻合术,待黄疸消退后再行二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②癌肿浸润到周邻脏器或有远处转移者仅作胆囊空肠吻合术或胆囊十二指肠吻合术以解除黄疸。
2.非手术治疗
①对症治疗口服多酶片,维生素,蛋白质。输血、补液,止痛
②化疗用于术前后综合治疗或不能切除者。氟尿嘧啶250~500mg/日,静滴,总量7.5~1.0g为一疗程,休息2~4周后重复进行。联合化疗,给予丝裂霉素4mg,阿糖无胞苷100mg,氟尿嘧啶500mg,加入10%葡萄糖液中,2次、周,静滴,10次为一疗程。用药期间每5~7日检查一次血象,白细胞低于3.5×109/L,血小板低于8×109/L,应停药。③中医药治疗。④免疫治疗。可用胸腺肽、干扰素、转移因子。
二)预后
本病的5年治愈率达40%~50%,预后较胰头癌为佳。
疾病护理:
壶腹周围癌一般护理
腹部肿瘤科护理
(一)心理护理
恶性肿瘤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否认期、愤怒期、妥协期、抑郁期和接受期等一系列心理变化,密切观察,给予不同的疏导和心理支持。
(二)营养护理
鼓励病人摄取足够的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对食欲较差、进食困难者宜少量多餐、少渣饮食,必要时给予静脉高营养支持。放疗期间忌服辛辣香燥等刺激性食物,如胡椒、葱、蒜、韭菜、羊、鸡等。
(三)疼痛护理
注意观察病人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强度,指导病人使用不同的方法控制疼痛,对疼痛难以控制者可根据三级阶梯止痛方案遵医嘱给药。
(四)术后护理
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做好引流管、切口和皮肤护理,预防感染。术后如无禁忌证,可在1~7天后离床活动,即早期离床活动。可先在床上做肢体运动和翻身动作。如果身体恢复良好,可逐步加大运动量,变换锻炼内容。
(五)放疗护理
指导家人在放疗期间应减少病人活动,保证病人身心休息,放疗前后病人应卧床休息30分钟,放疗期间注意黏膜保护,观察局部器官的功能状态,预防继发感染的发生。
(六)化疗护理
耐心向病人解释,取得有效的治疗配合,注意观察药液对血管壁的刺激,发现有外渗现象,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并对局部行普鲁卡因封闭。化疗期间应注意观察有无皮肤瘀斑、齿龈出血及感染等反应。
疾病饮食:
壶腹周围癌饮食原则
腹部肿瘤科饮食
1、壶腹周围癌食疗方
1)栀子仁枸杞粥
原料:栀子仁5~10克,鲜藕6克(或藕节10-15节),白茅根30克,枸杞40克,粳米130克。
制作方法:将栀子仁、藕节、白茅根、枸杞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加水煮煎药汁。粳米下锅,下入药汁、清水,烧沸,小火煮烂成稀粥,可加蜂蜜适量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止血,除烦止渴。
适应症:用于壶腹癌,胁肋部胀满腹痛,腹部有块,食欲差、面色少华、倦怠无力,低热、衄血、出血者。
2)荠菜豆腐羹
原料:佛甲草120克,荠莱180克,豆腐200克,净芦笋28克,黄豆芽汤750克,调料适量。
制作方法:佛甲草切段,装入纱布袋,加水适量,煎煮药汁,留用。炒锅烧热,加入黄豆芽汁、药汁、豆腐丁、芦笋片和盐,烧沸,放入荠菜,烧沸,加入味精、熟花生油,出锅即可。
功效:清热和脾,消肿解毒。
适应症:用于壶腹癌、腹痛、食欲不振、腹部有肿物者。
3)猪胰海带汤
原料:猪胰1条(约100克),淡菜30克,海带20克,肿节风15克,姜汁3克,调料适量。
制作方法:肿节风切段,装入纱布袋,加水煎煮药汁。猪胰洗净,沸水内氽一下。淡菜去毛,海带温水泡发后洗净。锅热放花生油,猪胰片煸炒,下姜汁,加入鸡清汤、药汁、淡菜、海带、料酒、盐、酱油,烧沸,小火烧熟透,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补虚益脾,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适应症:用于壶腹癌,食欲不振、腹痛、发热、消瘦、腹内肿块者。
4)龟板黑枣丸
龟板数块,黑枣肉适量。将龟板炙黄研成末,黑枣肉捣碎,两者混合后制成丸即成。每日1次,每次10克,用白开水送下,具有滋阴益胃。
5)葫芦散
葫芦把120克,精盐适量。将葫芦把置于盐水中浸泡后,炒干研末即成。每日1次,每次10克,可用温开水服下。具有止痛,散结作用。
6)瓜蒂散
陈南瓜蒂适量。取成熟南瓜阴干后取蒂,用炭火煅红,立即用磁碗盖上防止成炭,15分钟后将其研成细末即成。每日2个南瓜蒂,清晨用温开水服下,具有补脾解毒,活血散淤。
2、壶腹周围癌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脂肪和蛋白质的量要适宜,要食用宜消化的蛋白质,如瘦肉、鸡蛋和鱼、要采用合理的烹调方法,以煮、炖、熬、蒸、溜、氽等方法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