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收缩乏力简介: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壁肌和膈肌收缩力以及肛提肌收缩力,其中以子宫收缩力为主。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不正常或强度、频率有改变,称为子宫收缩力异常。临床上多因产道或胎儿因素异常形成梗阻性难产,使胎儿通过产道阻力增加,导致继发性产力异常。子宫收缩力异常临床上分为子宫收缩乏力和子宫收缩过强两类,每类又发为协调性子宫收缩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子宫收缩乏力是指宫缩的极性,对称性和节律性正常,但宫缩弱而无力,持续时间短,间歇时间长或不规则。使胎先露对子宫下段及宫颈口压迫无力,即不足以使宫颈口以正常的速度扩张,造成产程延长或停滞,而导致母儿出现一系列并发症。 本病在胎位不正,头盆不称及多次妊娠、双胎、羊水过多等子宫局部因素者发病率较高,同时也见于精神紧张者如能及时正确的处理孕期及临产过程,则可减少子宫收缩乏力的发生。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子宫
- 无传染性
- 80%
- 所有产妇可见
- 宫缩乏力,疲乏,无力
- 胎儿宫内窘迫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有
- 产科
- 药物治疗、剖腹产
- 1-3天
- 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 肾功能,肝功能,子宫大小
- 常见药品
- 注射用缩宫素,缩宫素注射液,卡贝缩宫素注射液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一、症状
临床上多因产道或胎儿因素异常形成梗阻性难产,使胎儿通过产道阻力增加,导致继发性产力异常。宫缩力弱、间歇时间长而持续时间短,宫缩最强时指压子宫壁出现凹陷;产程长,休息不好,精神体力疲惫,脱水酸 中毒 现象。宫腔内压力少于4KPa。
1.子宫收缩乏力有两种类型,临床表现也不同:
(1)低张性子宫收缩乏力(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宫腔内张力低,对胎儿影响不大。
表现为:子宫收缩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但收缩力弱,宫腔压力低(<2.0kPa),持续时间短,间歇期长且不规律,宫缩<2次/10分钟。当子宫收缩达极期时,子宫体不隆起和变硬,用手指压宫底部肌壁仍可出现凹陷,产程延长或停滞。
(2)高张性子宫收缩乏力(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高龄初产妇。产妇自觉下腹部持续疼痛、拒按,烦躁不安,脱水、电解质紊乱,肠胀气,尿潴留;胎儿-胎盘循环障碍,可出现胎儿宫内窘迫。
表现为:子宫收缩的极性倒置,宫缩不是起自两侧子宫角部,其兴奋点来自子宫的一处或多处,节律不协调。宫缩时宫底部不强,而是中段或下段强,在间歇期子宫壁不能完全松弛,表现为子宫收缩不协调,这种宫缩不能使宫口扩张,不能使胎先露部下降,属无效宫缩。
检查:下腹部有压痛,胎位触不清,胎心不规律,宫口扩张缓慢或不扩张,胎先露部下降延缓或停滞,产程延长。
2.根据发生时期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1)原发性子宫收缩乏力是指产程开始子宫收缩乏力,宫口不能如期扩张,胎先露部不能如期下降,产程延长;
(2)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是指产程开始子宫收缩正常,只是在产程进展到某阶段(多在活跃期或第二产程),子宫收缩转弱,产程进展缓慢,甚至停滞。
3、产程曲张异常 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程曲线异常,可有以下7种:
(1)潜伏期延长:从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宫颈口扩张3cm称为潜伏期。初产妇潜伏期正常约需8小时,最大时限16小时,超过16小时称为潜伏期延长。
(2)活跃期延长:从宫颈口扩张3cm开始至宫颈口开全称为活跃期。初产妇活跃期正常约需4小时,最大时限8小时,超过8小时称为活跃期延长。
(3)活跃期停滞:指的是进入活跃期后,宫颈口不再扩张达2小时以上。
(4)第二产程延长:指的是第二产程初产妇超过2小时,经产妇超过1小时尚未发娩。
(5)第二产程停滞;指的是第二产程达1小时胎头下降无进展。
(6)胎头下降延缓:指的是活跃晚期至宫口扩张9~10cm,胎头下降速度每小时少于1cm,。
(7)胎头下降停滞:指的是胎头停留在原处不下降达1小时以上。
以上7种产程进展异常,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合并存在。当总产程超过24小时称为滞产,必须避免发生滞产。
疾病病因:
一、病因
多由几个因素综合引起,常见的原因有:
1.产妇原因
(1)子宫问题。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畸形(如双角子宫(于副中肾管的尾端已大部错乱,纵隔已退化,致使单宫颈、单阴道,子宫底部牵强不全,子宫外观呈双角形,故称双角子宫或鞍状子宫。)等)、子宫壁过度膨胀(如双胎、巨大胎儿、羊水过多等)、经产妇(multipara)子宫肌纤维变性或子宫肌瘤等,均能引起子宫收缩乏力。
(2)产妇精神。初产妇(primipara)[尤其是35岁以上高龄初产妇(elderly primipara)],精神过度紧张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睡眠少,临产后进食少以及过多地消耗体力,均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
(3)内分泌失调 临产后,产妇体内雌激素、催产素、前列腺素、乙酰胆碱等分泌不足,孕激素下降缓慢,子宫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降低等,均可影响子宫肌兴奋阈,致使子宫收缩乏力。
(4)产妇合并有急、慢性疾病,或临产后过度疲劳,进食少,或第一产程后期过早使用腹压、或膀胱充盈影响胎先露下降等,均可造成宫缩乏力。
2.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胎先露不能紧贴宫颈部,不易反射性引起宫缩,常见于头盆不称、臀位、持续性枕横位、持续性枕后位、横位等。
3.药物影响 临产后不适当地使用大剂量镇静剂与镇痛剂,如吗啡、氯丙嗪、度冷丁、巴比妥等,可以使子宫收缩受到抑制。
疾病预防:
一、预防
1.心理预防。产前教育,解除孕妇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使孕妇了解妊娠和分娩是生理过程。
2.饮食方面。鼓励多进食在分娩时,必要时可从静脉补充营养。
3.注意及时排空直肠和膀胱,必要时可行温肥皂水灌肠及导尿。
4.避免过多地使用镇静药物,注意检查有无头盆不称等。
疾病鉴别:
一、鉴别
需与假临产鉴别。
假临产多发生在分娩前2~3周内,此时子宫较敏感,由于胎头下降、子宫底下降,常引起子宫不规则收缩。这时,孕妇自觉有轻微腰部酸胀,腹部有不规则阵痛,持续时间很短,常少于30秒,并且无逐渐加剧和间歇时间逐渐缩短的情况,而常在夜间出现,清晨消失,更为关键的鉴别点是阴道无血性分泌物流出。鉴别方法是给予强镇静剂派替啶100mg肌内注射。能使宫缩停止者为假临产,不能使宫缩停止者为原发性宫缩乏力。
疾病检查:
1.子宫大小
子宫大小检查是通过触诊检查子宫体的长、宽、厚,从而判断子宫发育是否正常、有否病变的手段。
2.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是通过各种生化试验方法检测与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项指标、以反映肝脏功能基本状况,与肝功能有关蛋白质检查有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血清浊度和絮状试验及甲胎蛋白检查等;与肝病有关的血清酶类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乳酸脱氢酶等;与生物转化及排泄有关的试验有磺溴酞钠滞留试验等;与胆色素代谢有关的试验,如胆红素定量及尿三胆试验等。由于肝脏功能多样,所以肝功能检查方法很多。具体做哪项检查,应结合病史和症状选择一组或其中几项检查,有助于肝功能的诊断及评价。
3.肾功能检查
肾功能检查是研究肾脏功能的实验方法。常用尿液显微镜检查和化学检查以及血液的某些化学检查等指标来衡量肾功能的变化。常用的测定项目有:尿样、尿比重、尿沉渣镜检、尿素氮、肌酐、非蛋白氮定量以及酚红排泄实验等。很多环境污染物,例如铅、汞、镉、铬、砷、烃类溶剂、石油产品等,均可引起肾脏损害,肾功能检查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疾病就诊: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3、有精神体力疲惫、脱水等伴随症状?
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5、治疗情况如何?
6、有无药物过敏史?
疾病治疗:
子宫收缩乏力一般治疗
一、治疗
1)一般处理:
消除精神紧张,多休息,鼓励多进食。不能进食者可经静脉补充营养,给10%葡萄糖液500~1000ml内加维生素C 2g。
伴有酸中毒时应补充5%碳酸氢钠。低钾血症时应给予氯化钾缓慢静脉滴注。
产妇过度疲劳,可给予安定10mg缓慢静脉注射或度冷丁100mg肌肉注射,经过一段时间,可以使子宫收缩力转强。
自然排尿有困难者,先行诱导法,无效时应予导尿,因排空膀胱能增宽产道,且有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
对初产妇宫颈开大不足3cm、胎膜未破者,应给予温肥皂水灌肠,促进肠蠕动,排除粪便及积气,刺激子宫收缩。
2)加强子宫收缩:经过一般处理,子宫收缩力仍弱,确诊为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产程无明显进展,可选用下段方法加强宫缩:
①人工破膜:宫颈扩张3cm或3cm以上、无头盆不称、胎头已衔接者,可行人工破膜。破膜后,胎头直接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引起反射性子宫收缩,加速产程进展。现有学者主张胎头未衔接者也可行人工破膜,认为破膜后可促进胎头下降入盆。破膜时必须检查有无脐带先露,破膜应在宫缩间歇期进行。破膜后术者的手指应停留在阴道内,经过1~2次宫缩待胎头入盆后,术者再将手指取出。 ②安定(valium)静脉推注:安定能使宫颈平滑肌松弛,软化宫颈,促进宫颈扩张。适用于宫颈扩张缓慢及宫颈水肿时。常用剂量为10mg静脉推注,间隔2~6小时可重复应用,与催产素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③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的应用:前列腺素E2及F2α均有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给药途径为口服、静脉滴注及局部用药(放置于阴道后穹窿)。静脉滴注PGE2 0.5μg/min及PGF2α5μg/min,通常能维持有效的子宫收缩。若半小时后宫缩仍不强,可酌情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为20μg/min。前列腺素的副反应为子宫收缩过强、恶心、呕吐、头痛、心率过速、视力模糊及浅静脉炎等,故应慎用。
④催产素(oxytocin)静脉滴注:适用于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胎心良好、胎位正常、头盆相称者。
用法与用量:将催产素2.5U加入5%葡萄糖液500ml内,使每滴糖液含催产素0.33mU,从8滴/分即2.5mU/min开始,根据宫缩强弱进行调整,通常不超过10mU/min(30滴/分),维持宫缩时宫腔内压力达6.7~8.0kPa(50~60mmHg),宫缩间隔2~3分钟,持续40~60秒。对于不敏感者,可增加催产素剂量。
注意事项:催产素静脉滴注过程中,应有专人观察宫缩、听胎心及测血压。若出现宫缩持续1分钟以上或听胎心率有变化,应立即停止滴注。催产素在母体血中的半衰期为2~3分钟,停药后能迅速好转,必要时可加用镇静剂以抑制其作用,若发现血压升高,应减慢滴注速度。由于催产素有抗利尿作用,水的重吸收增加,可出现尿少,需警惕水中毒的发生。
经过上述处理,若产程仍无进展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时,应及时行剖宫产术。
第二产程若无头盆不称,出现子宫收缩乏力时,也应加强子宫收缩,给予催产素静脉滴注促进产程进展。若胎头双顶径已通过坐骨棘平面,等待自然分娩,或行会阴侧切,行胎头吸引术或产钳助产;若胎头尚未衔接或伴有胎儿窘迫征象,应行剖宫产术。情况改善后预防产后出血和感染。
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处理原则是调节子宫收缩,恢复子宫收缩极性。给予强镇静剂度冷丁100mg或吗啡10~15mg肌注,使产妇充分休息,醒后多能恢复为协调性子宫收缩。
在子宫收缩恢复为协调性之前,严禁应用催产素。若经上述处理,不协调性宫缩未能得到纠正,或伴有胎儿窘迫征象,或伴有头盆不称,均应行剖宫产术。若不协调性子宫收缩已被控制,但子宫收缩仍弱时,则可采用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时加强子宫收缩的方法。
子宫收缩乏力辨证论治
一、中医疗法
针刺穴位:有增强宫缩的效果。通常针刺合谷、三阴交、太冲、中极、关元等穴位,用强刺激手法,留针20~30分钟。耳针可选子宫、交感、内分泌等穴位。
疾病护理:
子宫收缩乏力一般护理
一、护理
1.心理预防:产前教育,解除孕妇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使孕妇了解妊娠和分娩是生理过程。
2.饮食方面:鼓励多进食在分娩时,必要时可从静脉补充营养。
3.注意及时排空直肠和膀胱,必要时可行温肥皂水灌肠及导尿。
4.避免过多地使用镇静药物,注意检查有无头盆不称等。
疾病饮食:
子宫收缩乏力饮食原则
可吃半流饮食,如面条、馄饨、小米红枣粥、包子、面包、苏打饼干、烩豆腐、清蒸鱼、烩鲜嫩菜末等,容易消化促进排便的食物。
如蔬菜:海带、猪血、胡萝卜等,水果:山楂、菠萝、木瓜等,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各种蔬菜、水果、糙米、全谷类及豆类,可帮助排便、预防便秘、稳定血糖及降低血胆固醇,宜吃清淡有营养,流质的食物,如米汤,菜汤,藕粉,蛋花汤,面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