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源性肾损害简介:肝源性肾损害主要包括 ① 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肾小球肾炎;② 肝硬化时体内免疫、生理和代谢等方面的紊乱产生的以IgA肾病为主的肾小球肾炎;③ 严重肝功能不全时,肾脏低灌注引起的功能性急性肾衰,即肝肾综合征。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肾 肝
- 无传染性
- 30%
- 肝病患者
- 肝功能不全,肝功能衰竭,蛋白尿
- 肝性脑病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无
- 肾内科
- 病因治疗
- 3个月
- 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 肝脏超声检查,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
- 常见药品
- 甘草甜素片,肾炎康复片,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一、症状
(一)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多见于儿童和男性、乙型肝炎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患者,临床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少数病人可出现肉眼血尿。
(二)肝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有肝硬化病史,患者可表现为尿检异常(如镜下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等,少数病人无临床表现。肾功能恶化较为缓慢。
(三)肝肾综合征常见于肝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大多数病人有一定诱因,如过度利尿、大量放腹水、消化道出血及应用某些肾毒性药物;通常在肝功能严重损害的同时或之后少尿,可于数日、数周或数月内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往往伴有恶心、呕吐、精神淡漠和嗜睡;病情严重者有肝性脑病及昏迷。感染、出血、低血压和肝功能衰竭等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二、体检发现
肝性病容,黄疸,蜘蛛痣,肝掌,脾大,腹水,或眼睑、下肢浮肿。
疾病病因:
引起本病的原因有:
①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肾小球肾炎;
②肝硬化时体内免疫,生理和代谢等方面的紊乱产生的以IgA肾病为主的肾小球肾炎;
③严重肝功能不全时,肾脏低灌注引起的功能性急性肾衰,即肝肾综合征。
疾病预防:
积极治疗各种肝脏疾病,预防疾病传变。
疾病鉴别:
(一)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需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并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以及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相鉴别。
(二)肝脏疾病晚期出现肾功能不全,应与单纯性肾前性氮质血症、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相鉴别。
疾病检查:
(一)血清HBV抗原阳性、肾切片HBV抗原阳性是确诊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证据。
(二)肝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尿液变化随增生性病变的加重蛋白尿、管型尿和镜下血尿变得明显,但肉眼血尿比原发性IgA肾病少见。多数病人血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血免疫球蛋白升高,IgA升高尤为突出,少数病人血C3下降。
(三)肝肾综合征患者尿蛋白阴性或微量,尿沉渣正常或有少量红、白细胞和管型;血小板减少,贫血及肝功异常;Ccr明显下降,血尿素氮、肌酐升高。
(四)B超检查可有肝硬化的改变,但肾脏多无变化。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肝源性肾损害一般治疗
一、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参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治疗,但糖皮质激素可能促进HBV的复制,且疗效不肯定,需谨慎应用;抗病毒治疗,如用干扰素可能有一定疗效。
二、肝硬化性肾小球肾炎,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主要应保护肝脏,防止肝功能进一步损害;少数肾功能急剧恶化或呈肾病综合征者,其诊治原则同IgA肾病。
三、肝肾综合征时,关键在于对肝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避免过度利尿和大量放腹水,慎用肾毒性药物,纠正电解质紊乱;在改善肝功能的基础上,适当扩容利尿,静点小剂量多巴胺(如多巴胺20mg加入250ml低分子右旋糖苷中静点,15~20D/min)、前列腺素或酚妥拉明等,可能对肾脏血流动力学有所改善;适量放腹水或腹水过滤浓缩回输,可降低腹内压,有利于改善肾脏血液循环;透析指征同慢性肾功能不全。必要时外科治疗。
肝源性肾损害辨证论治
1、中医疗法:
1)肝郁气滞,水湿内阻:证见尿少尿闭,恶心呕吐,纳呆腹胀,腹有振水音,下肢或周身水肿,头痛烦躁,甚则抽搐昏迷,舌苔腻,脉实有力。治宜疏肝解郁,健脾利湿。
方选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柴胡、白芍、川芎、制香附、苍白术、厚朴、茯苓、泽泻、砂仁、车前子。
2)脾肾阳虚,水湿泛滥:证见面色晦滞或惨白,畏寒肢冷,神倦便溏,腹胀如鼓,或伴肢体水肿,脘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短少,舌苔白而润,脉沉细或濡细。治宜健脾温肾,化气行水。
方选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加减:附子、党参、白术、干姜、肉桂、泽泻、茯苓、车前子、大腹皮。若呕吐甚者,加半夏、吴萸以温胃止呕。
3)肝肾阴虚,湿热互结:证见腹大胀满,甚则青筋暴露,烦热口苦,渴而不欲饮,小便短少赤涩,大便稀薄而热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宜滋养肝肾,清热祛湿。
方选一贯煎合茵陈蒿汤加减:北沙参、麦冬、生地、枸杞、泽泻、猪苓、茯苓、茵陈、生大黄、栀子、滑石。若舌绛、少津,加玄参、石斛以清热生津;齿鼻衄血,加仙鹤草、鲜茅根以凉血止血。
4)浊毒壅滞,胃气上逆:证见纳呆腹满,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溏,小便短涩,舌苔黄腻而垢浊或白厚腻,脉虚数。治宜扶正降浊,和胃止呕。
方选黄连温胆汤合温脾汤加减:人参、附子、生大黄、黄连、姜半夏、生姜、茯苓、竹茹。若浊毒壅滞,便溏,苔白厚腻,呕吐清水,上方生大黄改为制大黄,去黄连,加肉桂、吴萸以增温中止呕之功。
5)邪陷心肝,血热风动:证见头痛目眩,或神昏谵语,循衣摸床,唇舌手指震颤,甚则四肢抽搐痉挛,牙宣鼻衄,舌质红,苔薄,脉弦细而数。治宜凉血清热,熄风止痉。
方选犀角地黄汤合羚羊钩藤汤加减:水牛角、生地、丹皮、钩藤、菊花、赤白芍、竹茹、茯神、甘草、羚羊角、地龙。若见大量吐血便血,须配合输血、输液及其他止血方法抢救;气随血脱汗出肢冷,脉微细欲绝者,急用独参汤以扶元救脱;病至肝肾阴竭,肝风内动,见口臭神昏、抽搐者,合用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以镇痉熄风,平肝开窍。
疾病护理:
肝源性肾损害一般护理
1.水肿的护理:
(1)全身重度水肿应卧床休息至水肿消退,注意保暖和个人卫生,做好皮肤护理。
(2)严格记录出人量,限制液体人量,进液量等于前一天尿量加上500ml。
(3)每日监测体重并记录。
2.预防感染的护理
(1)加强皮肤、口腔护理。
(2)病房定时进行空气消毒,减少探视人数。
(3)做各种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4)病情好转后或激素用量减少时,适当锻炼以增强抵抗力。
3.预防血栓的护理:
(1)急性期卧床休息,给予双下肢按摩,恢复期活动与休息交替进行。
(2)遵医嘱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
(3)观察有无肾静脉血栓,如腰疼,肾脏肿大,肾功能恶化等。
(4)观察有无肺栓塞,如咯血、喘憋及心肌梗死、脑梗死等。
一般的护理方法:
1.卧床休息,保持适当的床上或床旁活动,疾病缓解后可增加活动。
2.给予优质蛋白饮食,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少进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动物油脂),多吃富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如植物油、鱼油。水肿时给予低盐饮食。
3.鼓励说出对患病的担忧,分析原因,帮助病人减轻思想负担。
从上述的资料,我们能够了解到这个疾病的护理方法,应该注意个人卫生,做好皮肤护理,增强体育锻炼,增加身体的抵抗力。按时服药,劳逸结合,相信做好这些方面,很多的患者应该能够重新获得健康,配合医生的治疗早日恢复健康的生活状态。
疾病饮食:
肝源性肾损害饮食原则
1、不适宜食物:禁刺激性食品:酒、茶、咖啡;各种辛辣调味品如葱、姜、蒜、咖喱、芥末、胡椒;各种香料及含挥发油多的蔬菜如韭菜、茴香、芹莱、小红萝卜等。不宜食菠菜、竹笋、苋莱等,以及豆和豆制品、动物内脏和浓鸡汤、肉汤等。禁吃用油炸的食物。忌吃含核蛋白高的食物。
2、适宜食物:鱼类,牛奶,蜂蜜,蘑菇,饮食的加工以汁、膏、羹、粥等流质、半流质为宜,多选用鱼、瘦肉、蛋、乳类等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糖与维生素、限制脂肪过量。
食疗
1、葫芦汤:鲜葫芦60克,或干品30克,水煎饮汤。
2、西瓜皮、冬瓜皮各15克,天花粉12克,水煎服。每日2次,有清热祛湿利水之效。
3、五豆汤:绿豆、红小豆、黑豆、黄豆、芸豆各等量(15克)。加水煎汤,吃豆喝汤。每日一剂。
4、蘑菇为菜,或煮汁饮服。
5、山药100克,黄芪50克,水煎服每日2次。
6、猪胰玉米须汤:猪胰1个(洗净),玉米须30克,水煎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
7、活鲫鱼,绿茶各100克。将鱼去肠杂洗净,把绿茶塞入鱼腹内,置盆中上锅清蒸,不加食盐,熟后食用,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