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肠扭转简介:盲肠扭转是指回盲部肠襻的扭转。正常盲肠附着于后腹壁,不会发生扭转。盲肠扭转仅继发于移动盲肠。随着盲肠扭转其附近的回肠和升结肠同时扭转,是肠梗阻的罕见原因,约占肠梗阻的1%。盲肠扭转属闭襻性肠梗阻,可致较早的发生肠管血循环障碍,故危险性较大,未经手术的急性扭转几乎100%死亡。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肠
- 无传染性
- 85%
- 40岁以下的年轻人,女性较多
- 粪样呕吐物,粪便嵌塞,下腹部反跳痛
- 腹膜炎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有
- 胃肠外科,普外科
-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 2-4月
- 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 腹部平片,胃肠道CT
- 常见药品
- 康德乐大药房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盲肠扭转症状诊断
一、症状
盲肠扭转多见于40岁以下的年轻人。女性较多。平时,因移动盲肠可有慢性脐周围及右下腹疼痛、腹部胀气等症状。临床表现可有2种类型。
1.急性盲肠扭转 右下腹或中腹部突然剧烈疼痛,为绞痛性质,阵发性加重,并可有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等典型低位肠梗阻表现。病程晚期可出现休克和毒血症。
体检:腹胀明显,腹胀不对称。右下腹肌紧张,有压痛和反跳痛。右下腹部隐约可触及胀气包块。如腹腔内有渗液,压痛可遍及全腹。听诊肠鸣音亢进或有气过水声。
2.亚急性盲肠扭转 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不全肠梗阻征象。发作时右下腹部疼痛不适,有程度不同的腹胀。右下腹可触到囊性肿块,有压痛。病情可持续数天,扭转自动复位后症状缓解。
二、诊断
根据病史及右下腹痛等低位肠梗阻表现,且临床肠梗阻发展快,右下中腹扪及胀大压痛的盲肠时,应首先考虑盲肠扭转存在的可能。X线平片显示见盲肠显著扩张,有气液平面及钡剂在升结肠显示梗阻等可明确诊断。
疾病病因:
盲肠扭转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盲肠扭转是由于移动盲肠所致。正常盲肠附着在后腹壁,完全为腹膜所覆盖,不会发生扭转。如果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盲肠的固定及其系膜消失不全,盲肠和升结肠的系膜过长而活动度过大,这是盲肠扭转的解剖因素。盲肠扭转的诱因有饮食过多、腹泻、过度用力及腹内有粘连等,尤其是腹部手术常为诱起盲肠扭转的直接原因。盆腔肿瘤、妊娠使盲肠位置改变,或盲肠远端梗阻造成盲肠膨胀,也使其容易扭转。
二、发病机制
盲肠扭转常合并末段回肠和升结肠的一部分一起扭转,以顺时针扭转为常见(85%),其扭转程度可达360°或更多,肠系膜也发生扭转,形成闭襻性肠梗阻。时间长可造成扭转肠襻坏死,坏死发生率约占1/4。扭转后回肠末端梗阻,因而造成小肠完全性梗阻。
盲肠部分扭转则表现为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右下腹可触及囊性肿块,自动复位后症状消失,但可反复发作。
另一种情况是游离盲肠向前向上翻折,使远端回肠及升结肠折叠而形成梗阻,此种盲肠折叠不影响系膜血管,因此不发生盲肠坏死。但有人认为盲肠折叠不属于盲肠扭转,因其不符合肠扭转的基本定义。
疾病预防:
盲肠扭转预防
1、肠扭转是一种绞窄性肠梗阻,扭转的肠管可迅速发生坏死穿孔和腹膜炎,是肠梗阻中病情凶险、发展迅速的一类,如未能及时处理,死亡率较高。故一经诊断,应及时处理,早期手术治疗。这样不仅能减少肠管切除甚至避免肠管坏死,对于抢救病人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2、应严格掌握非手术疗法的适应症,避免延误手术时机,造成不良后果。
3、盲肠扭转及时治疗,多数预后良好,如有肠绞窄,甚至破裂穿孔则预后较差。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其死亡率较高。如盲肠扭转非手术治疗好转后,应进一步检查发病原因,必要时,可行择期手术消除病因,以防复发。
疾病鉴别:
盲肠扭转鉴别诊断
肠梗阻 盲肠扭转的临床症状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肠梗阻不易区别,前者梗阻发展快,右中腹可扪及压痛的盲肠。
2.胃扩张 X线平片上扭转盲肠内气液平面与胃内气液平面相似,用胃管吸出胃内气液体后再观察,可与胃扩张和胃内气液体潴留鉴别。
疾病检查:
盲肠扭转检查
1.腹部平片 盲肠扭转的平片影像特点:
(1)盲肠显著扩张:扩张的盲肠可位于腹部的任何部位,但常见于上腹或左上腹部。有液平面,胀气积液重时易误诊为急性胃扩张,可插鼻胃管抽吸进行鉴别,如为胃扩张经抽吸后,胃内积气和积液平面的影像消失,盲肠扭转则无改变。
(2)低位小肠梗阻的征象:多个液平面呈阶梯状排列。
(3)末端回肠胀体、移位:末端回肠可充满气体并可异常地位于盲肠右侧,横结肠和降结肠内气体相对减少。
2.钡剂灌肠
常可见钡剂受阻于结肠肝曲部位。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盲肠扭转一般治疗
盲肠扭转西医治疗
一、治疗
盲肠扭转确立,则应按肠梗阻治疗原则进行胃肠减压、补液和应用抗生素。如有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或低血容量,应及时纠正、补充。
盲肠扭转原则上应及时剖腹手术,解除肠梗阻、切除坏死肠段及防止复发。根据扭转肠管病变情况采取相应的术式。
1.盲肠扭转复位加盲肠固定术 盲肠扭转复位后将盲肠与侧腹壁缝合固定,亦可切开后腹膜形成瓣状,缝合于盲肠和升结肠前,形成一腹膜后囊袋,复发率较高。适用于无肠坏死的病例。
2.扭转复位、盲肠内插管造口 盲肠扭转复位后,在盲肠上切一小口,插入蕈状导尿管,从右下腹引出。盲肠内插管造口,不仅是为了术后肠管减压,主要是造口部位盲肠壁与腹膜形成粘连而达到使盲肠固定的目的,防止复发。术后2周左右拔除导尿管,造口处即自行愈合。但可合并伤口感染、腹腔脓肿和持续性盲肠瘘等术后并发症。适用于无肠坏死的病例,高龄和一般情况差的病人。
3.一期右半结肠切除、回肠横结肠吻合 扭转肠襻无坏死时,病人情况较好,可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回肠横结肠吻合。是根治性方法,很少复发。一期切除吻合术后护理比较简单,病人痛苦较少。虽然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术中仔细操作,注意肠管血运,吻合口是可以一期愈合的。
4.坏死肠管切除、近端回肠造瘘、远端横结肠黏膜瘘 适用于病情严重或有穿孔和弥漫性腹膜炎的患者。3个月后再行肠吻合术。
二、预后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疾病护理:
盲肠扭转一般护理
盲肠扭转护理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疾病饮食:
盲肠扭转饮食原则
盲肠扭转饮食保健
宜吃加工或烹饪精细的食物,以利咀嚼及消化。全蛋每周可吃1—2个。奶类及其制品、五谷根茎类、肉鱼豆蛋类、蔬菜类、水果类及油脂类等六大类食物,宜多样摄取,才能充分的获得各种营养素; 宜吃富含蛋白质及铁质的食品,如瘦肉、鱼虾、动物血、动物肝肾、蛋黄、豆制品以及大枣、绿叶菜、芝麻酱等; 选用植物性油脂,多采用水煮、清蒸、凉拌、烧、烤、卤、炖等方式烹调;禁食肥肉、内脏、鱼卵、奶油等胆固醇高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