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痢简介:痢下多血指大便是同时有大量的血液出现,即血痢,又称赤痢,是中医叫法,即泄下物为血色粘液,赤痢:中医称大便中带血不带脓的痢疾。痢下多血或下纯血者。《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热乘于血,则流渗入肠,与痢相杂下,故为赤痢。”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腹部
- 无传染性
- 80%
- 所有人群
- 便血,里急后重,肚子疼
- 疫毒痢,休息痢,发作性睡病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无
- 中医科,消化内科
- 药物治疗
- 10-15天
- 市三甲医院约(5000-8000元)
- 大便血液,大便颜色,粪便显微镜检查
- 常见药品
- 儿童回春颗粒,儿童回春丸,速效止泻胶囊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赤痢症状
大便下血,里急后重,时时入厕,每次便量甚少。严重者,肛肠如筒,血如屋漏,腹疼不食,危可禁口。
疾病病因:
赤痢病因
以热毒引起大便出血。
疾病预防:
疾病鉴别:
赤痢鉴别
赤痢有:疫热痢、湿热痢、虚寒痢、休息痢、五色痢、水谷痢、禁口痢、风痢等多种。对于痢症,古人以白冻者为湿为寒;赤污者属热属毒;初患者为实为热者多;患时长者虚寒、虚热者多。依古论,初秋痢疾多发,当属时疫;患时已逾十余日,当属虚寒;重坠严重,似如风痢;脓血兼杂,可为水谷;此皆典籍辨痢病之法,虽为正统之论,实不医学。通法认为,只要有里急后重,时时入厕便脓血者,即可定证为痢。此病舌红而干,脉沉而数,可依热毒引起大便出血论治。
疾病检查: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赤痢辨证论治
赤痢治法
热结肠中,痢疾下血。
血痢汤
白术1钱,条芩1钱,苍术1钱5分,黄连1钱5分,干姜8分,黄柏8分,当归8分,滑石8分,乌梅2个。
水煎,食前服。
止血痢疾丸
鸦胆子(去皮油)10两,桂元肉20两。上为细末,胶水为丸,如绿豆大。
每服1钱,用胶囊装服,开水送下。
疾病护理:
疾病饮食:
赤痢饮食原则
赤痢饮食
1、赤痢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2、赤痢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