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宫腔积脓

宫腔积脓

(子宫积脓)

宫腔积脓简介:宫腔积脓,即是宫腔内有脓液积滞。当患有急性或慢性子宫内膜炎时,宫颈口堵塞,引流不畅,分泌物滞留在子宫,有可能导致宫腔积脓。宫腔积脓并不多见,容易被忽略或误诊。多见于老年妇女或子宫内膜癌患者和宫腔放射治疗后以及宫颈和宫腔手术后。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盐酸左氧氟沙星片,金刚藤糖浆,一次性自吸式多用途宫腔处置器具套装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一、症状:

  由于子宫脓液导致的感染,可出现下腹痛,伴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但由慢性子宫内膜炎而逐渐形成的宫腔积脓可能无明显症状。

  二、相关检查:

  1、妇科检查:

  1)子宫:呈球形增大,柔软,有触痛,压痛明显。

  2)宫旁结缔组织:可有明显增厚,并可有附件的炎性包块同时存在。

  3)宫颈管:可见脓性分泌物。

  特别是老年妇女,如有以上情况尤应想到有宫腔积脓的存在。

  三、诊断

  以宫腔探针探入宫腔时,如有脓液流出,诊断即可确立,但应同时轻取宫腔组织以了解有无恶性肿瘤存在。

  有时由于宫颈管瘢痕较多,管腔弯曲,探针不易插入,故需耐心操作。向被检者解释情况,请求配合。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事实上,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炎并不少见,但形成宫腔积脓者却不多,原因在于宫颈管能起到很好的引流作用。而绝经后的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宫颈萎缩,腺体分泌减少,阴道功能减退,致病原微生物自阴道逆行上侵,使颈管粘连、狭窄或闭锁,最终导致宫腔积脓。

  另外,子宫内膜癌侵犯宫颈管或宫颈癌、急性或慢性子宫内膜炎均可导致颈管狭窄或闭锁,如宫腔内的炎性分泌物不能外流或引流不畅,继而合并感染,也可发生宫腔积脓。

  另外还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宫腔积脓患者平素就有慢性盆腔炎、糖尿病等,或宫腔内仍有节育器,说明全身免疫状况及局部炎症对宫腔积脓的形成与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

  1)宫腔积脓的发生的必要条件:

  ①脓液生成:或初始即为脓液,亦或先为非炎性积液、积血,后合并感染。

  ②颈管狭窄闭锁:子宫内膜炎是发生本病的最直接原因。

  二、发病机制

  宫颈恶性肿瘤、尤其是放疗后患者,宫颈电烙、冷冻或宫颈锥切、严重的慢性宫颈炎、阴道炎所导致的瘢痕形成、以及老年妇女的宫颈萎缩等因素,使得阻塞淤积的分泌物不易排出,癌肿组织中病菌大量繁殖,也有可能导致造成宫颈管狭窄阻塞。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一、预防

  1、对感染性疾病应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对于恶性病患者,应做好肿瘤患者的“三级”预防工作。

  2、预防措施:

  (1)加强对绝经后女性的卫生宣教工作。

  育龄妇女进入老年期后,由于生殖器官萎缩,卵巢分泌雌二醇功能停止,同时免疫功能亦逐渐下降,因此老年妇女易发生妇科病。加上老年妇女反应迟钝、对症状不敏感,故发病隐匿,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和漏诊。

  1)加强老年妇女保健意识,定时检查身体,勤洗澡,勤换内衣,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2)围绝经期内取出宫内节育器,若有不适,及时就医。

  3)每年例行常规妇科查体,注意控制自身疾病如糖尿病等。

  (2)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多进食富含蛋白质的禽鱼肉、鸡蛋,牛奶等。

  (3)保持心情舒畅,增强免疫能力。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宫腔积脓应与以下病症相鉴别:

  一、急性宫颈炎:

  1、简介:

  急性子宫颈炎(acutecervieitis)主要见于感染性流产产褥期感染不洁性活动、宫颈损伤或阴道异物致病原体进入而发生感染。较慢性子宫颈炎少见,阴道滴虫、霉菌及淋病感染常同时伴有急性子宫颈炎。

  2、病因:

  阴道发生急性滴虫性阴道炎或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时可以引起急性宫颈炎症;淋病双球菌感染时也常出现急性淋菌性宫颈炎。

  3、临床表现:

  白带增多是急性宫颈炎最常见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症状,常呈脓性。由于宫颈炎常与尿道炎、膀胱炎或急性阴道炎、急性子宫内膜炎等并存,常使宫颈炎的其他症状被掩盖,如不同程度的下腹部、腰骶部坠痛及膀胱刺激症状等。

  急性淋菌性宫颈炎时,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烧和白细胞增多。

  二、急性子宫内膜炎:

  1、简介:

  子宫炎是盆腔生殖器官炎症之一,为妇女常见病,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几个部位同时发病。

  2、病因:

  主要原因为流产,产褥感染,子宫腔内安放避孕器、镭针,子宫颈扩张,诊断刮宫或宫颈电灼、激光、微波等物理治疗。性病等病原体上行性感染也可引起。

  3、临床表现:

  急性期:子宫内膜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重症者出现化脓。主要表现为发热,下腹痛,白带增多、有时为血性或有恶臭,有时子宫略大,子宫有触痛。

  慢性期:表现也基本相同,也可有月经过多、下腹痛及腰骶附胀明显。临床上以多个部位发生炎症为多见。

  急性炎症有可能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以致感染性休克、子宫肌炎,输卵管炎及盆腔炎等,使病情加重。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一、血常规:

  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二、组织病理检查:

  必要时诊刮取子宫内膜组织作病理检查 , 以了解有无恶性病变。

  三、B型超声:

  检查示子宫增大,宫腔内可见液性暗区,内有强光点。

  四、腹腔镜、宫腔镜检查:

  以确定病灶存在的部位、大小、外观和范围。

  五、子宫探针检查:

  一般子宫探针插入宫颈内约l—3厘米处即有阻力感,以2厘米左右为最多见。阻力可按宫腔积脓程度的不同而异,仅内宫腔积脓探针很易插入;重粘连者可感宫腔似一窄筒,探针活动范围很小,或根本不能探入。

  如有脓液流出诊断即可确立。

  六、妇科检查

  子宫增大 , 柔软 , 有触痛。宫旁结缔组织可有明显增厚 , 可有附件的炎性包块。

  七、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可根据细菌生长情况和药敏实验结果,方便找出合理的药物和适应的剂量,找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宫腔积脓一般治疗

  一、手术治疗:

  1、机理:主要是去除宫腔积脓病因

  1)、如因胎盘或胎膜残留引起的,可经刮宫祛除病因灶;

  2)如因子宫内膜息肉或粘膜下肌瘤引起,应手术切除息肉及肌瘤;

  3)如果是带环引起的,则应及时取环;老年人发生宫腔积脓时应行诊刮术,并扩张宫颈口,以便引流通畅。

  治疗同时,配合口服抗生素以防重复感染。值得一提的是,术中需放置经阴道盆腔引流,而术后则应取半卧位 广谱抗生素治疗。

  2、使用器械:电切应用,但尽量用冷器械分离积脓,其中等离子刀最好。可防止电切形成新的创伤,导致新一轮积脓的出现。

  3、手术方式:可采用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

  4、手术次数:视一般情况而定,分次分批手术疗效更好。

  二、激素治疗:

  过去很多术者,术后给予雌孕激素续贯用药,促使内膜生长,但是也存在一个问题:因为正常大量外源激素进入机体会经过负反馈抑制内源激素产生,将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

  三、膨宫液治疗:

  1、材料选择:盐水优于葡萄糖。

  2、方法:宫腔积脓者应立即扩张颈管,引流脓液。术后置橡皮引流管于颈管至无脓液流出为止,同时应用上述药物治疗。

  非癌肿性宫腔积脓可行宫腔灌洗,消毒药液如1∶5000过锰酸钾溶液或碘酒溶液(3%碘酒溶于生理盐水中,酒精含量应低于50%),灌洗时压力要低,速度缓慢。

  如无双腔子宫灌洗管,可将导尿管插入宫腔,用100ml注射器将药液注入。一次灌洗液量根据积脓多少而定,一般30~50ml,须使灌洗液流尽后再第二次注入药液,如此反复多次,待流出液较清为止,然后放置橡皮管引流。如此每日进行一回。

  3、相关检查:为了排除癌肿,排脓后可轻轻搔刮颈管及宫腔,所取组织送病理检查。如确诊为癌肿则按癌肿处理。脓液应送细菌培养及药敏,为选用抗生素的参考。

  预后: 积极治疗后一般性炎性宫腔积脓可治愈;癌性宫腔积脓预后不良。

宫腔积脓辨证论治

  中医用药治疗急性宫颈炎也有不错的效果。中医治疗急性宫颈炎有内治法、外治法。内治法将本病分为二型:湿热型、热毒型来治疗。

  一、中药内服:以分型论治为主

  (1)湿热内阻型:

  1、机理:治以清热利湿兼活血化瘀。

  2、处方:黄柏10克,生薏仁20克,苍术10克,牛膝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赤芍10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败酱草12克,红藤12克,生甘草10克。

  若月经淋漓不断,色红,可加益母草10克,茜草15克,侧柏叶12克活血化瘀,凉血止血;

  带下量多色黄者,加车前子(包煎)20克,泽泻15克以清利湿热。

  (2)瘀血阻滞型:

  1、机理:治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用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2、处方:当归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赤芍12克,柴胡10克,川牛膝12克,枳壳10克,生地12克。

  若小腹疼痛明显,加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香附10克以活血行气止痛。

  (3)阴虚内热型:

  1、机理:治以滋阴清热。方用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加减。

  2、处方:知母10克,黄柏10克,生地10克,山药10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0克。

  若白带色黄臭秽,则加败酱草12克,生苡仁15克,车前子15克以清热利湿止带;

  若心烦急躁,则加炒山栀12克,郁金10克,柴胡10克以疏肝理气并清热。

  二、中药外用:

  外治法有局部上药。

  1、处方:蒲公英 地丁 蚤休 黄柏 黄连 黄芩 生甘草 冰片 儿茶。

  2、用法:将上药研成细末,喷涂于患处,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宫腔积脓一般护理

  预后:

  积极治疗后一般性炎性宫腔积脓可治愈;癌性宫腔积脓预后不良。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宫腔积脓饮食原则

  一、食疗方

  处方① 槐花苡米粥(《粥谱》):槐花10克,苡米30克,冬瓜仁20克,大米适量将槐花、冬瓜仁同煎成汤,去渣,放入苡米及大米同煮成粥服食。本方具有益气祛湿之功。

  处方② 生地黄鸡(《饮膳正要》):生地黄250克,乌鸡1只,饴糖150克将鸡去毛,肠肚洗净,细切,地黄与糖相混匀,纳鸡腹中,隔水蒸熟,不用盐醋等调料。本方具有滋阴清热之功。

  二、适宜食物

  对饮食没有严格的要求

  三、不适宜食物

  饮食上不吃辛辣刺激食物就可以了。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