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球菌血症简介:本病为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败血症,皮肤表现以瘀斑为主,具有诊断价值。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脑膜炎球菌性败血症
- 皮肤 血液血管
- 有传染性
- 50%
- 所有人群
- 红斑样皮疹,斑丘疹,皮肤瘀点
- 唇疱疹,疱疹样皮炎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无
- 血液科,神经内科
- 药物治疗、对症治疗
- 7-14天
- 市三甲医院约(5000-15000元)
- 血清抗隐球菌抗体,氧化酶试验,脑脊液的化学检查
- 常见药品
- 左氧氟沙星片,氨苄西林胶囊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一、症状
由于脑膜炎球菌败血症有各种类型,故其皮损表现也有多样。
1.普通型败血症期 皮疹可见于70%左右的病人。病后不久即出现,主要为瘀点和瘀斑,见于全身皮肤和黏膜,大小为1mm~1cm。瘀点、瘀斑出现前偶可见全身性玫瑰色斑丘疹。病情重者瘀点、瘀斑可迅速扩大,且因血栓形成发生皮肤大片坏死。此外,尚可见到疱疹、脓疱。约10%患者于发病后2天左右,唇周或其他部位可出现单纯疱疹。
2.暴发型败血症 常于短期(12h)内出现遍及全身的广泛瘀点、瘀斑,并迅速扩大融合成大片皮下出血或继以坏死。
3.慢性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 发热后常成批出现皮疹,以红色斑丘疹最为常见,瘀点、皮下出血、脓疱亦可见到。有时可见结节红斑样皮疹,中心可有出血。皮疹多见于四肢,发热消退后皮疹亦退去。
二、诊断
从患者脑脊液或血液中培养出脑膜炎双球菌诊断立即可成立。在早期瘀斑损害中取血涂片检查可获得阳性结果。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引起本病的脑膜炎双球菌属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阴性。主要寄居在鼻咽部。通常由患者或带菌者的飞沫传染。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流行季节成人也可发病。冬春两季为好发季节。
二、发病机制
脑膜炎双球菌侵入血循环引起败血症,皮肤表现以瘀斑为主。病理表现为血管内皮损害,血管壁有炎症、坏死和血栓形成,同时有血管周围出血,并有皮肤、皮下、黏膜及浆膜等局灶性出血。
疾病预防:
1.流行期间做好宣传工作,注意搞好个人环境卫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隔离。注射流脑菌苗,也可药物预防。
2.注意皮肤卫生,加强身体锻炼,增进抵抗力。
3.保持皮肤机能的完整性。对于皮肤病,尤其是瘙痒性皮肤病,应及时进行合理治疗。防治皮肤损伤,避免搔抓及皮肤摩擦等刺激。
4.衣帽、毛巾、面盆等禁止公用,防止接触传染,对患者适当进行隔离。患者所用敷料及接触物要严格消毒或焚毁。在患病期间,除应用药液清洗皮损外,禁止用自来水洗涤患部,以防扩延。
5.发病时应禁饮酒或食辛辣刺激食物。少食厚味食物。
疾病鉴别:
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1.化脓性脑膜炎:其中最易混淆者为嗜血流感杆菌脑膜炎,因其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脑脊液细胞数有时不甚高。其次为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及肺炎双球菌脑膜炎。鉴别除结核接触史、结素反应及肺部X线检查可助诊断外,重要的还是脑脊淮检查,在细胞数高于外,重要的还是脑脊液检查,在细胞数高于 1000X106/L(1000/mm2),且分类中以中性多形核粒细胞占多数时,自应考虑化脓性脑膜炎;但更重要的是细胞学检查。
2.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主要是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膜脑炎及病毒性脊髓炎均可与结脑混淆,其中散发的病毒脑炎比流行性者更需加以鉴别。各种病毒性脑膜炎之诊断要点为:
①常有特定之流行季节。
②各有其特殊的全身表现,如肠道病毒可伴腹泻、皮疹或心肌炎
③脑脊液改变除细胞数及分类与结脑不易鉴别外,生化改变则不相同,病毒性脑膜脑炎脑脊液糖及氯化物正常或稍高,蛋白增高不明显,多低于1g/L(100mg/dl)。
④各种病毒性脑炎或脑膜炎有其特异的实验室诊断
方法,如血清学检查及病毒分离等(参阅各有关专章节)。轻型病毒脑炎和早期结脑鉴别比较困难,处理原则是:
①先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各项检查,如结素试验、肺X线片等以协助诊断。
②不用激素治疗,如短期内脑脊液恢复正常则多为病毒脑炎而非结脑。
③鞘内不注射任何药物,以免引起脑脊液成分改变增加鉴别诊断之困难。
3.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其临床表现、慢性病程及脑脊液改变可酷似结脑,但病程更长,可伴自发缓解。慢性进行性颅压高症状比较突出,与脑膜炎其他表现不平等。本病在小锗较少见故易误诊为结脑。确诊靠脑脊液涂片,用墨汁染色黑地映光法可见圆形、具有厚荚膜折光之隐球菌孢子,沙保培养基上有新型隐球菌生长。
4.脑脓肿:脑脓肿患儿多有中耳炎或头部外伤史,有时继发于脓毒败血症。常伴先天性心脏病。脑脓肿患儿除脑膜炎及颅压高症状外,往往有局灶性脑征。脑脊液改变在未继发化脓性脑膜炎时,细胞数可从正常到数百,多数为淋巴细胞,糖及氯化物多正常,蛋白正常或增高。鉴别诊断借助于超声波、脑电图、脑CT及脑血管造影等检查。
5.但脑瘤与结脑不同处为:
①较少发热。
②抽搐较少见,即使有抽搐也多是抽后神志清楚,与晚期结脑患儿在抽搐后即陷入昏迷不同。
③昏迷较少见。
④颅压高症状与脑征不相平行。
⑤脑脊液改变甚少或轻微。⑥结素试验阴性,肺部正常。为确诊脑瘤应及时作脑CT扫描以协助诊断。
6.典型的结脑诊断比较容易,但有些不典型的,则诊断较难。不典型结脑约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婴幼儿起病急,进展较快,有时可以惊厥为第1症状。
②早期出现脑实质损害症状,表现为舞蹈症或精神障碍。
③早期出现脑血管损害,表现为肢体瘫痪者。
④同时合并脑结核瘤时,可似颅内肿瘤表现。
⑤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变极端严重,可将脑膜炎症状及体征掩盖而不易识别。
⑥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脑膜炎时,常表现为顿挫型。对于以上各种不典型垢情况,诊断需特别谨慎,防止误诊。
疾病检查:
组织病理:败血症期主要病变为血管内皮损害,血管壁有炎症、坏死和血栓形成,同时有血管周围出血,并有皮肤、皮下、黏膜及浆膜等局灶性出血。
暴发型在皮肤血管内皮细胞内及腔内均可发现大量革兰氏阴性双球菌。皮肤内脏血管损害更为严重而广泛,有内皮细胞破坏和脱落,血管内有纤维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组成的血栓。
慢性期可见到血管周围较多淋巴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较少,在瘀点区除出血外,可见较多的中性粒细胞。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脑膜炎球菌血症一般治疗
一、治疗
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疗。可采用青霉素或氯霉素,头孢曲松或头孢呋辛。此外,尚需注意酸碱平衡及预防电解质紊乱。
二、预后
暴发型败血症 常于短期(12h)内出现遍及全身的广泛瘀点、瘀斑,并迅速扩大融合成大片皮下出血或继以坏死。慢性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发热消退后皮疹亦退去。
疾病护理:
脑膜炎球菌血症一般护理
1、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合理饮食,补充营养,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注意皮肤卫生,加强身体锻炼,增进抵抗力。
疾病饮食:
脑膜炎球菌血症饮食原则
食疗方:
团鱼1只(约1斤去内脏洗净),去毛去内脏白鸽1只,加调味品后一起隔水炖,食团鱼、鸽子及汤。
败血症患者宜食用:
在饮食上要保证各种营养成分的供给,宜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含微量元素铁较多的蛋类、牛奶、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海产品等。
抗氧化剂对败血症有很好的缓解和预防功效。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有:
1.黄色水果
如柑橘、芒果、柿子、杏中含有β-胡萝卜素,木瓜、西瓜、红柚中含有番茄红素。
2.天然维生素C水果。
红枣、猕猴桃、山楂、柑橘等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C,不仅具有正常的营养功能,防止败血症,而且是天然抗氧化剂。
3.干果不能少。
干果中(如核桃)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能补充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而且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
4.红色水果好。
5.食用水果要对症。
体质燥热,宜吃梨、香蕉、西瓜、香瓜等偏寒性水果;体质偏寒,宜吃荔枝、龙眼、番石榴、樱桃、杏、栗子等水果;腹泻,宜吃葡萄、石榴、杨梅、苹果等具有收敛作用的水果;胃溃疡,不宜吃酸性水果;糖尿病,不宜吃含糖量高的水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