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豹皮综合征简介:豹皮综合征(Leopard syndrome)也称多发性黑痣综合征、弥漫性黑痣综合征、心脏皮肤综合征、神经心肌病性黑痣病、Moynahan综合征、心脏雀斑综合征等。为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特点为多发性黑痣、心电图异常、先天性心血管异常、眼异常、生殖器异常、骨骼异常、身体发育障碍、神经性耳聋、中枢神经异常、全身斑疹近似“豹皮”色素斑。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无
- 儿科,皮肤科,内科
- 对本病征目前尚无特殊治疗
- 3-5年,大部分需要终身治疗
- 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 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HCG,动态心电图
- 常见药品
- 苦参皮炎散,注射用促皮质素,炔雌醇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一、症状:
本症除多发性黑痣外,尚有心电图异常、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眼异常、眼距增宽、生殖系异常、骨骼异常、身体发育障碍、神经性耳聋和中枢神经系异常等。
1、临床表现
(1)皮肤表现:全身皮肤散在黑痣,直径2~8mm,扁平,褐色或黑褐色,面部、颈部、躯干部较多,也可出现于四肢、手掌、脚心、头皮、生殖器等处。
(2)心血管异常:肺动脉狭窄,心肌病,主动脉缩窄,左房黏液瘤和心电图出现异常P波、P-R间期延长、QRS延长、束支传导阻滞和ST-T改变等。
(3)骨骼系统:病变一般较轻,可出现发育障碍、眼距过宽、漏斗胸、脊柱后凸、侧弯等,下颌突出、翼状骨、骨囊肿和纤维性骨发育不良等。
(4)神经性耳聋:此种病变较为少见。
(5)泌尿生殖系统 性腺发育不全、尿道下裂、卵巢缺如或发育不全、隐睾等。
(6)眼:斜视、眼球震颤、眼睑下垂。
(7)神经精神系统:轻、中度智力障碍、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癫痫等。
二、诊断: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的7个特点可予以诊断。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二、发病机制
其主要特点为多发性黑痣、皮肤色素沉着是由于垂体黑色素细胞刺激素(MSH)分泌增多,刺激黑色素细胞产生过多黑色素所致。当黑素代谢过程或表皮黑素沉着出现紊乱时至多发性黑痣,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疾病预防:
小儿豹皮综合征预防应该注意积极预防遗传性疾病,做好遗传病咨询工作。遗传病并非都是在出生时就能表现出来的。有的在儿童时期,有的在青少年时期,有的甚至成年后才逐渐显出症状和体征,如能在症状出现前就做出诊断,可以控制一些遗传病的发生。对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遗传病进行群体普查(population screening)是症状出现前预防的重要手段。孕妇在生育之前必须经过医生全面检查,减少此类患儿的出生,降低这类疾病的发病率。
疾病鉴别:
与其他黑素障碍性疾病相鉴别。
疾病检查:
一、检查:
内分泌检查可发现性腺发育不全表现,并发感染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做X线胸片、骨片检查、心电图检查、B超检查、脑电图检查。
1.心电图检查 出现异常P波、P-R间期延长、QRS延长、束支传导阻滞和ST-T异常改变等。
2.X线检查 做X线胸片、骨片检查, 可发现骨骼的各种畸形和异常病变。
3.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可见异常波形。
4.B超检查 发现卵巢缺如隐睾等病变。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小儿豹皮综合征一般治疗
一、治疗
对本病征目前尚无特殊治疗,采取对症、支持疗法。
二、预后
本病征预后较差。
疾病护理:
小儿豹皮综合征一般护理
本病征预后较差,积极预防遗传性疾病,做好遗传病咨询工作。
疾病饮食:
小儿豹皮综合征饮食原则
重视孕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