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穿通性损害简介:足穿通性损害(perforating lesion of the foot)又称足穿通性溃疡、足穿通病等。是发生于足部的一种慢性溃疡性疾病。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足穿通性溃疡、足穿通病
- 皮肤 足部
- 无传染性
- 75%
- 多见于30~50岁之间的男性
- 角质增厚,汗闭现象,溃疡
- 多汗症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无
- 普外科
- 药物治疗
- 4-8周
- 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 皮肤病的物理检查,皮肤斑贴实验,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
- 常见药品
- 高锰酸钾外用片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一、症状
多见于30~50岁之间的男性。好发于足跖易受压部位,特别在第一和第五跖趾关节处多见,足根部亦可受累。初起时患处出现角质增厚的小斑片,形如鸡眼或胼胝,随后轻度红肿,在增厚的表皮下,逐渐软化坏死,形成溃疡或瘘管。溃疡呈漏斗,有恶臭及稀薄的脓液溢出。基底有暗红色的肉芽组织,溃疡的周围绕以增厚的角质,损害常孤立存在。患处附近皮肤常有汗闭现象,但也有出现局部多汗症者。病程更长,愈后可复发。
二、诊断
根据初起时患处出现角质增厚的小斑片,形如鸡眼或胼胝,随后轻度红肿,在增厚的表皮下,逐渐软化坏死,形成溃疡或瘘管。溃疡呈漏斗,有恶臭及稀薄的脓液溢出。基底有暗红色的肉芽组织,溃疡的周围绕以增厚的角质,损害常孤立存在。即可诊断。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为其他系统性疾病的合并症。尤其多见于神经系统的疾病,本病发生也与动脉硬化、糖尿病和麻风等疾病有关。
二、发病机制
本病为其他系统性疾病的合并症,尤其多见于神经系统的疾病,如中枢神经系统梅毒、脊髓痨、脊柱裂、脊髓空洞症、脊髓前角灰白质炎及多发性神经炎等。本病发生也与动脉硬化、糖尿病和麻风等疾病有关。由于以上疾病致神经营养性病变,加之局部感觉消失和受压,更易有溃疡形成。
疾病预防: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疾病鉴别:
一般不会与其他疾病混淆。
疾病检查:
患者的实际情况定夺检查事项。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足穿通性损害一般治疗
一、治疗
1.治疗系统性疾病。
2.局部可用0.1%依沙吖啶(雷佛奴尔)溶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保持创面清洁,避免继发感染。外用5%氯化氨汞(白降汞)软膏或抗生素软膏。
3.长期不愈合者,可将坏死组织刮除。外涂高捷软膏。
二、预后
出现局部多汗症者,病程更长,愈后可复发。
疾病护理:
足穿通性损害一般护理
1.饮食清淡富于营养,注意膳食平衡。
2.高蛋白饮食。
3.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疾病饮食:
足穿通性损害饮食原则
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