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肱骨外髁骨折

肱骨外髁骨折

(肱骨小头骨骺分离)

肱骨外髁骨折简介:肱骨外髁骨折主要是指肱骨外髁带肱骨小头或肱骨外髁带肱骨小头和部分滑车骨骺的关节内骨折。因其中部分患者仅单纯是肱骨小头骨骺部骨折,故又称为肱骨小头骨骺分离。肱骨外髁骨折比内髁骨折多见,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肘关节损伤,多见于5—10岁的儿童,发生率略低于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外髁包含非关节面(包括外上髁)和关节面两部分,前臂伸肌群附着于肱骨外髁。肱骨外髁骨折后,由于伸肌群的牵拉,骨折块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移位。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伤科接骨片,独一味胶囊,骨接合植入物 金属锁定接骨板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一、症状

  外侧肿胀,并逐渐扩散,可以整个关节。骨折脱位型肿胀最严重。肘外侧出现瘀斑,逐渐扩散可达腕部。伤后2~3天皮肤出现水泡。肘外侧明显压痛,甚至可发生肱骨下端周围压痛。移位型骨折,可能触到骨擦音及活动骨块。可发生肘外翻畸形,肘部增宽,肘后三点关系改变,肘关节活动丧失。被动活动时疼痛加重,旋转功能一般不受限。

  引起肱骨外髁骨折的暴力,与引起肱骨髁上骨折的暴力相似,再加上肘内翻暴力共同所致。根据骨折块移位和度,分为4型。

  Ⅰ型:外髁骨骺骨折无移位。

  Ⅱ型:骨折块向外后侧移位,但不旋转。

  Ⅲ型:骨折块向外侧移位,同时向后下翻转,严重时可翻转90°~180°,但肱尺关节无变化。

  Ⅳ型:骨折块移位伴肘关节脱位。

  二、诊断

  外伤史,伤后肘部疼痛,肿胀,肘呈半屈曲位,肘外侧局限性或广泛压痛,有骨擦感。

  成人X线可显示骨折线及类型。儿童X线照片显示肱骨小头的骨折线多超过骨化中心的1/2,或不通过小头骨化中心,而通过肱骨小头与滑车间沟的软骨在干骺端处有一骨折线。骨折块可向外侧移位。骨折脱位型X线片,正位片显示骨折块连同尺桡骨可向桡侧或尺侧移位,侧位片显示可向后侧移位,偶可见向前移位者。肱骨外髁骨折在X线片上表现为多种多样,在同一骨折类型中表现也常不一。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多由间接暴力所致,跌倒时手部先着地,外力沿桡骨向上撞及肱骨外髁而引起骨折。骨折线由内下向外上、后延伸,骨折块可包括肱骨外上髁骨骺、肱骨小头骨骺、滑车外侧部及属于肱骨小头之上的一部分干骺端。根据骨折块移位的情况,可分为无移位骨折、轻度移位骨折和翻转移位骨折三种。

  ①无移位骨折:暴力的作用较小,仅发生骨折,如裂缝骨折或移位很小的肱骨外髁骨折。

  ②轻度移位骨折:骨折块向外移位,或有45度以内的旋转移位,骨折块仍位于肱骨小头和肱骨近段骨折面之间。

  ③翻转移位骨折:翻转移位骨折又可分为后移翻转型和前移翻转型。后移翻转型又被称为伸直翻转移位型,此型相对多见;前移翻转型又被称为屈曲翻转移位型,此型少见。

  二、发病机制

  肱骨外髁骨折多系间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手掌撑地时,桡骨头与肱骨外髁(肱骨头)相互撞击及前臂伸展肌的猛烈收缩及牵拉,造成肱骨外髁骨折及移位。实际上撞击不仅是桡骨头,尺骨冠状突也参加撞击,故骨折块是肱骨外髁包含半个滑车。由于肘关节在致伤瞬间所处的位置不同,骨块移位的方向及大小有明显不同。移位的严重程度与外力和肌肉牵拉作用关系密切。在前臂伸指总肌腱起点及覆盖骨折端的上方的骨膜未全断裂时,骨折块仅向外侧移位无旋转。当关节处于内收位时,骨折块可能完全分离并向前下方移位,伸肌收缩可使骨折块进一步移位及旋转移位,可向外翻90°,向后方翻90°。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预防:本病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无有效预防措施,注意生产生活安全,避免受伤是关键。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本病主要表现为患外的肿胀、疼痛,临床上具有相似的症状的需要进行鉴别的疾病包括以下3种:

  1、肱髁上骨折;

  2、肱骨下端全骨骺分离。

  3.因儿童骨骺骨化不全,特别是2岁以下的幼儿,应注意与肱骨下端全骺分离及肱骨小头骨骺分离相鉴别:①肱骨下端全骺分离表现为肘关节普遍肿胀及周围性压痛,外形类似肱骨髁上骨折或肘关节后脱位,肘后三角关系正常;而伴脱位的肱骨外髁骨折其三角关系失常。肱骨下端全骺分离者,X线片显示其干骺端有薄条状骨折片或肱骨下端内侧有一三角骨片,肱骨外髁骨骺随同尺、桡骨向内、后方移位,肱骨小头与桡骨小头的对应关系正常。②肱骨小头骨骺分离伴移位或旋转者,其肱骨小头与桡骨头对应关系失常。进一步鉴别应做关节内造影,造影剂局限在肘关节腔内者为肱骨下端全骺分离。

  一般用X线检查可以鉴别,对难以区别的病例,可使用CT检查来帮助诊断。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本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X线检查:

  X线检查表现: X线照片显示肱骨小头的骨折线多超过化骨核的1/2,或不通过小头化骨核,而通过肱骨小头与滑车间沟的软骨在干骺端处有一骨折线,骨折块可向外侧移位,骨折脱位型X线片,正位片显示骨折块连同尺桡骨可向桡侧或尺侧移位,侧位片显示可向后侧移位,偶可见向前移位者,肱骨外髁骨折在X线片上表现为多种多样,在同一骨折类型中表现也常不一。

  除正,侧位X线摄片外,尚应根据伤情拍摄特殊体位相,如开口位(上颈椎损伤),动力性侧位(颈椎),轴位(舟状骨,跟骨等)和切线位(髌骨)等,复杂的骨盆骨折或疑有椎管内骨折者,尚应酌情行体层片或CT检查。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肱骨外髁骨折一般治疗

   一、治疗

  手术治疗

  此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又是骨骺骨折,骨折线通过骺板。复位满意与否,直接影响到关节的完整性与骺板处骨桥形成的大小和发生畸形的程度。因此无论采取何种方法,要求达到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以免发生严重的后遗症。各型骨折的治疗方法如下。

  1、骨折无移位型 屈肘90°,前臂旋后位石膏固定4周。

  2、侧方移位型 应进行闭合复位。肘伸直内翻位,使外侧间隙加大,前臂旋后、腕部伸直位,使伸肌群放松,用拇指将骨折块推移,如骨折块向外后方移位时,拇指将骨块向前内侧推移使之复位。X线检查证实已复位者,可用长臂后石膏托或夹板固定4~6周,固定时间依据复位后稳定情况,取伸肘或屈肘位及前臂旋后位。

  此型骨折为不稳定骨折。如整复失败或复位后再移位不能复位时,应切开复位用2枚克氏针内固定。

  3、旋转移位型、骨折脱位型 采用闭合复位。要结合X线片摸清骨折块的方位,使肘关节处于内翻、前臂旋后位。用手指先矫正旋转移位的骨折块,然后推入关节内使之复位。伴有侧方或后方肘关节脱位者,应同时复位。或先将骨折块推向肘后,再矫正旋转后推入关节内,使之复位,固定方法及时间,同侧方移位型。

  闭合复位不成功者,均应切开复位,矫正骨折块的旋转移位。尺可能保留骨折块上附着的软组织,以免发生缺血坏死。用2枚克氏针固定,术后用石膏托固定4~6周,拔除钢针,除去外固定,开始活动肘关节。

  4、陈旧骨折 一般主张手术治疗。北京积水潭医院对骨折3个月以内病例 ,骨折有明显移位不愈合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只要术中复位满意,内固定牢靠,术后积极主动功能锻炼,绝大多数患者,仍可获得较好的结果。即使术前肘关节已僵硬,手术后也能得到部分功能改善。

肱骨外髁骨折辨证论治

  中药治疗:

  一、初期

  治法: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方药

  1:主方活血止痛汤(赵竹泉《伤科大成》 )

  处方:当归12克,赤芍9克,紫荆藤9克,川芎6克,乳香6克,没药6克,落得打6克,苏木5克,红花5克,陈皮5克,三七3克。水煎服,每日1剂。

  2:外用方消肿止痛膏(广东中医学院《外伤科学》 )

  处方:姜黄、羌活、干姜、栀子、乳香、没药各150克。共研细末,用凡士林调成60%软膏,外敷患处。中期

  治法:接骨续损,和营生新。

  方药

  主方肢伤二方(广东中医学院《外伤科学》 )

  处方:生薏苡仁30克,桑寄生30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续断12克,威灵仙12克,骨碎补12克,五加皮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二、后期

  治法:补肝肾,壮筋骨。

  方药

  1:主方补骨方(广东省中医院《四肢骨折和脱臼治疗图解》 )

  处方:当归10克,熟地黄10克,续断8克,菟丝子10克,黄芪10克,骨碎补6克,土鳖虫4克,陈皮4克。水煎服,每日l剂。

  2:外用方八仙逍遥散(吴谦等《医宗金鉴》 )

  处方:防风3克,荆芥3克,川芎3克,甘草3克,当归6克,苍术10克,牡丹皮10克,苦参15克,黄柏6克。煎水熏洗患处,每日1剂。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肱骨外髁骨折一般护理

  该病儿童多见,因患儿语言表达及认知能力差,常以啼哭表达疼痛及不适,不能配合治疗。因此要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增加非痛苦性接触时间,以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取得患儿信任。同时注意和患儿家长交流,向其讲解有关治疗和护理的必要性以及家长负性心理对患儿的影响,稳定家属情绪,以便在治疗及护理工作中得到有效的配合。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肱骨外髁骨折饮食原则

  1、肱骨外髁骨折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1)早期(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中医认为,"瘀不去则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见,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

  2)中期(2-4周):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