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瘤简介:毛囊瘤(trichofolliculoma)又称毛囊上皮瘤或毛囊痣,是一种源于毛囊组织的良性肿瘤。好发于头面部。皮损部丘疹长有毛发和排出皮脂样物是本病特征。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毛囊上皮瘤
- 皮肤
- 无传染性
- 70%
- 所有人群
- 瘤细胞浸润,眉毛外侧脱落稀疏而细,眉毛变白
- 纤维毛囊瘤
- 常见药品
- 平消片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毛囊瘤症状诊断
一、症状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主要发生于成人,通常无自觉症状。
1.好发部位 本病好发于面部、头皮及颈部。
2.临床症状 表现为颜面或头部发生略高出皮面的丘疹,顶圆结节,中央凹陷,结节表现为正常肤色或淡红色,直径一般在4mm左右。有小束纤细未成熟的毛发从结节中央小孔穿出, 其中含有黑色或白色毛发,可排出皮脂样物,具有高度诊断价值。通常为单发。
二、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颜面或头部单个小的圆屋顶状结节,有小束纤细未成熟的毛发从结节中央小孔穿出, 结合组织病理可以诊断。
疾病病因:
毛囊瘤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有向毛发分化的趋势。多发性毛囊瘤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家族史,而单发性毛囊瘤则无家族史。
二、发病机制
肿瘤位于真皮内,由边界清楚的结缔组织包囊。可见单个囊状结构,其中充满角质,有时可见毛干。偶尔可见2~3个囊状结构聚集在一起。囊壁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与表皮相连。可见许多束条状增生的上皮组织自囊肿中央向外呈放射状排列,有的形成不成熟的毛囊。增生的上皮组织内尚可见到皮脂及小角质囊肿。
疾病预防:
毛囊瘤预防
应首先关注和改善那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素,例如戒烟、合理饮食、有规律锻炼和减少体重。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任何人只要遵守这些简单、合理的生活方式常识就能减少患癌的机会。故本病无法直接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防本病具有重要意义。
疾病鉴别:
毛囊瘤鉴别诊断
在组织学上应注意与毛母细胞瘤、毛发腺瘤和基底细胞癌鉴别。
疾病检查:
毛囊瘤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可见囊状结构,充满角质。囊壁由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构成,腔内束条状增生的上皮组织,自中央向外呈放射状排列。可见上皮组织有皮脂及小角质囊肿。真皮内有衬以鳞状上皮的大囊腔,囊腔内可见角质,也常见双折光的毛干碎片。在有中央孔的病例中,大囊腔与表面表皮连续,说明该囊腔为扩大、扭曲的毛囊。有些病例的真皮内尚见1或2个附加的囊腔。从这些“原发”毛囊壁放射出很多分化良好的“继发”毛囊。分化良好的继发毛囊常见有毛乳头,且常有外和内毛根鞘,内毛根鞘含嗜酸性毛透明颗粒,中央有纤细毛发。继发毛囊壁内嵌有小簇皮脂腺细胞。所有毛囊瘤的上皮索与继发毛囊相互连接。这些上皮索因向外毛根鞘方向分化,故周围一排细胞呈栅状,其中细胞因含糖原,所以大而呈空泡状。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毛囊瘤一般治疗
毛囊瘤西医治疗
手术切除 对多发性毛囊瘤中单个较大损害或单发性毛囊瘤可行手术切除。对较大皮损可应用磨削术,但易复发,如治疗过深易形成瘢痕。
2.电凝或激光疗法 多发性毛囊瘤中较小皮损者可行电凝或激光疗法。
毛囊瘤辨证论治
毛囊瘤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 多发型损害可试用五妙水仙膏或水晶膏点敷。
疾病护理:
毛囊瘤一般护理
毛囊瘤护理
饮食上要注意少吃酒类及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反复发作者平时应少吃油腻之物,多食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保持大便畅通。鲜白薇、白糖适量,共捣烂,敷患处,至愈为止。用大青叶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用药渣敷患处。
疾病饮食:
毛囊瘤饮食原则
毛囊瘤饮食保健
1、毛囊瘤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多食蔬菜、水果,增加维生意,保持大便畅通。
2、毛囊瘤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饮食上要注意少吃酒类及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反复发作者平时应少吃油腻之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