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卡他性结膜炎

卡他性结膜炎

卡他性结膜炎简介:卡他性结膜炎是一种有细菌感染所致的常见的传染性眼病,又称细菌性结膜炎。祖国医学称“暴风客热”,俗称“爆发火眼”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熊胆滴眼液,鱼腥草滴眼液,复方熊胆滴眼液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卡他性结膜炎症状诊断

  一、症状体征:

  1.风重于热型

  症见胞睑肿胀,白睛红赤,痛痒兼作,羞明多泪,头痛鼻塞,恶风发热。

  2.热中于风型

  表现为白睛浮肿,赤痛较甚,胞睑红肿,热泪如汤,怕热畏光,口渴尿黄。

  3、风热并重型

  症见白睛赤重,痛痒兼有,恶寒畏光,头痛鼻塞,发热,口渴欲饮,便秘尿赤。日久失治者,可转变为慢性。

  二、检查:

  可行结膜上皮刮片及分泌物涂片检查。

  三、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不难得出诊断。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卡他性结膜炎疾病病因

  一、病因:

  现代医学认为,卡他性结膜炎的发病原因,由于肺炎双球菌科--韦氏杆菌、流行性感冒杆菌、溶血性金黄色葡萄菌直接侵入感染结膜所致。祖国医学认为,是因风热之邪外袭,客于内热阳盛者,内外合邪,风热相搏,上攻于目突然成病。

  二、发病机制:

  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双球菌kochweeks杆菌,流行性感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也可见到,后两种细菌平常可寄生于结膜囊内,不引起结膜炎,但在其他结膜病变及局部或全身抵抗力降低时有时也可引起急性结膜炎的发作。细菌可以通过多种媒介直接接触结膜,在公共场所、集体单位如幼儿园、学校及家庭中迅速蔓延,导致流行。特别是在春秋二季,各种呼吸道疾病如流感、鼻炎盛行,结膜炎致病菌有可能经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卡他性结膜炎预防

  1、严格搞好个人卫生和集体卫生。提倡勤洗手、洗脸和不用手或衣袖拭眼。

  2、急性期患者需隔离,以避免传染,防止流行。

  3、严格消毒患者用过的洗脸用具、手帕及使用过的医疗器皿。

  4、一眼患病时应防止另眼感染。

  5、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之后,必须洗手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卡他性结膜炎检查

  可行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

  1、必要时行结膜上皮刮片及分泌物涂片或培养检查细菌、真菌、分离病毒等,并做药物敏感试验。

  2、有刺激症状者,用荧光素染色检查角膜。

  3、必要时,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卡他性结膜炎一般治疗

卡他性结膜炎西医治疗

  在发病早期和高峰期作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检查,确定致病菌,并作药敏试验,选择有效药物治疗。一般病程晚期细菌学检查阳性率较低。对分泌物多的患者,可用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若分泌物不多,可用消毒棉签蘸上述溶液清洁眼部。早期冷敷可以减轻本病引起的眼部不适症状。局部治疗:根据不同的病原菌选用多种抗生素眼药水滴眼,如10%磺胺酰酰钠、0.25%氯霉素、0.5%-1.0%红霉素液或新霉素等,根据病情轻重,每隔2~3小时以至每隔1小时一次;睡前涂抗生素眼膏如0.5%四环素、红霉素或金霉素眼膏防止眼睑粘着,同时使药物在结膜囊内保留较长时间。在并发角膜炎时,应按角膜炎处理。治疗要及时、彻底,防止复发。

卡他性结膜炎辨证论治

卡他性结膜炎中医治疗

  民间应用独特疗法本病,不乏奇方妙药。

  1、熏洗疗法:

  处方:桑叶30克,野菊花、金银花各10克。

  用法:加水浓煎,去渣取液,趁热先熏洗患处,每次15分钟,日3次。

  疗效:熏洗3-5天,有效率达95.78%。

  2、处方:

  处方:金银花、菊花、红花各50克,食盐2克黄连1克。

  用法:将前3味药加水5000毫升浓煎,去渣取液,加入食盐,每取适量,冲洗患眼,再将黄连加水浓煎3次,取液80毫升,每次点3滴,日4次。

  疗效:用药1-3天,治愈率达100%。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卡他性结膜炎一般护理

卡他性结膜炎护理

  多发于春秋季节,起病急骤,预后良好。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