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暂时性脓疱性黑变病简介:新生儿暂时性脓疱性黑变病(transient neonatal pustular melanosis)为发生于新生儿的一种暂时性无菌性脓疱疮,消退后留下色素沉着。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新生儿一过性脓疱性黑变病
- 皮肤
- 无传染性
- 40%
- 新生儿
- 鳞屑,脓疱,红晕
- 瘙痒症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无
- 皮肤科
- 对症治疗
- 1-2个月
- 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 真菌组织病理学,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
- 常见药品
- 小儿腹泻散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一、症状
发生于新生儿,皮损位于颊、额、颈、背下部和臀部呈脓疱或水疱脓疱疹,周围无红晕,直径0.1~0.3cm,脓疱破裂后周围可见领口状鳞屑,中心色素沉着,脓疱在1~2天后干燥结痂。大部分留下色素沉着,可持续数周至数月,无全身症状。皮损亦可见于头部、掌跖和下腹部。脓液中有中性粒细胞,培养无细菌生长。
二、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不明,脓疱内未见到细菌和病毒,与药物的关系尚不清楚。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疾病预防:
保持室温在24~26℃左右,湿度55~60%,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日通风2次,注意避免对流风。每天沐浴更衣,沐浴时动作轻柔,皮肤皱褶处洗干净。选择宽松柔软的棉制衣服,勤换尿布,保持身体清洁干净。
疾病鉴别:
应与新生儿脓疱病,新生儿中毒性红斑鉴别诊断。
1.新生儿中毒性红斑 常发生于生后1~2天,发于躯干,很少累及面部,损害为弥漫性红斑,无色素沉着斑,皮损内嗜酸性粒细胞为主。
2.新生儿脓疱病 脓液细菌培养及涂片阳性。
疾病检查:
脓液中有中性粒细胞,培养无细菌生长。
组织病理:脓疱位于角层内或角层下,含较多中性粒细胞,少数嗜酸性粒细胞及角质形成细胞碎屑。色素沉着处见角化过度,基底层色素增加。真皮内无噬黑素细胞,有灶性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新生儿暂时性脓疱性黑变病一般治疗
一、治疗
本病病程有自限性,无需特殊治疗。可试用炉甘石洗剂或复方皮质类固醇霜。
二、预后
本病病程有自限性。大部分留下色素沉着,可持续数天至数月。
疾病护理:
新生儿暂时性脓疱性黑变病一般护理
避免各种感染因素。
疾病饮食:
新生儿暂时性脓疱性黑变病饮食原则
新生儿脓疱病(ImpetigoNeonatorum)为发生在新生儿的一种以大疱为主的急性传染性化脓性皮肤病,发病急剧,传染性强。
保持室温在24-26℃左右,湿度55-60%,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日通风2次,注意避免对流风。
每天沐浴更衣,沐浴时动作轻柔,皮肤皱褶处洗干净。选择宽松柔软的棉制衣服,勤换尿布,保持身体清洁干净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技术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由于脓疱疹具有传染性,对脓疱疹感染者进行床边隔离,洗澡时一人一盆一巾一体温计。操作后要认真消毒手,病房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30min,每天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板2次,床单位用0.5%过氧乙酸拭擦,患儿出院后床单位做好终末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