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舌扁桃体炎简介:急性舌扁桃体炎(acute lingual tonsillitis)为舌根部淋巴组织团块急性发炎,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并发于急性扁桃体炎。其病因及发因素与急性扁桃炎相同,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舌根部淋巴组织团块急性炎症
- 咽喉
- 无传染性
- 95%
- 儿童
- 扁桃体肥大,高热,咽痛
- 肿胀
- 常见药品
- 一清颗粒,喉康散,喉疾灵胶囊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一、症状
初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咽干、异物感、灼热及咽痛等。疼痛逐渐加重,多以舌根部一侧或两侧更为明显,严重者可放射至耳内引起剧痛,亦有因疼痛影响进食及咽下困难。病人呈急性病容,偶有高热。
检查见咽粘膜急性充血,咽及口腔内较多粘液性分泌物,舌根部淋巴组织呈颗粒状高起、充血、肿胀,与扁桃体下端相连,严重者局部有溃疡及脓性分泌物附着,并可发生舌根部脓肿。
疾病病因:
一、病因
感染因素(30%):
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非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一些病毒(包括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EB病毒等)也可引起本病。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较多见。
免疫因素(30%):
上述病原体存在于正常人的口腔及扁桃体内不会发病,当某些诱因(如受凉、过度劳累、烟酒过度、有害气体刺激等)使全身或局部的免疫力降低时,病原体侵入体内或原有病原体大量繁殖则可致病。
邻近器官的急性炎症(30%):
如急性咽炎、鼻炎、口底炎等蔓延而累及腭扁桃体。
疾病预防: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去除室内潮湿的空气,都是重要的。对于患病儿童,应养成不挑食、不过食的良好习惯。
2、急性舌扁桃体炎怎么预防?戒除烟酒,少用刺激性食物是预防急性舌扁桃体炎的重要一点。
3、坚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不过度操劳,若劳累后应及时调整休息。
4、预防各类传染病、流行病,了解急性舌扁桃体炎怎么治疗,及早治疗病症也是有效的预防病症恶化的方法。
以上介绍的急性舌扁桃体炎怎么预防一定要重视,避免病症带来的危害。
疾病鉴别:
本病主要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等相鉴别。
疾病检查:
检查见咽粘膜急性充血,咽及口腔内较多粘液性分泌物,舌根部淋巴组织呈颗粒状高起,充血,肿胀,与扁桃体下端相连,严重者局部有溃疡及脓性分泌物附着,并可发生舌根部脓肿。临床上通常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以及扁桃体分泌物检查。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急性舌扁桃体炎一般治疗
1.一般疗法
清淡饮食、进流食、多饮水、加强营养及疏通大便。禁食辛辣、烧烤、油腻、戒烟戒酒。对于高热及吞咽困难者,应适当补充液体及电解质。
2.抗生素治疗
对于病情轻者可给予青霉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如病情较重或用青霉素后不缓解,可给予第二代头孢抗生素治疗,根据轻重程度选择口服或静脉给药。若已发生局部并发症如扁周脓肿,可静脉给予第三代头孢抗生素同时合用甲硝唑或单独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
3.对症治疗
对于发热患者可给予物理降温治疗。高热者可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醋酸氯已定溶液、复方硼砂溶液、1:5000呋喃西林液漱口均有一定止痛抗炎作用。根据情况可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
4.外科手术治疗
若反复急性发作,待控制炎症后,可考虑行舌扁桃体切除术。
急性舌扁桃体炎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
(1)风热侵袭:咽部疼痛,喉核红肿,伴发热、恶寒、头痛、鼻塞;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宜疏风清热,消肿利咽。
方用疏风清热汤:荆芥12g,防风12g,金银花15g,连翘15g,黄芩10g,赤芍10g,玄参18g,浙贝母15g,天花粉15g,桑白皮10g,桔梗10g,牛蒡子12g,甘草6g。
(2)肺胃蕴热:咽喉剧痛,痛连及耳根、颌下,吞咽困难,喉核红肿较甚,高热烦渴,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宜泄热解毒,利咽消肿。
方用清咽利膈汤:黄连10g,荆芥10g,薄荷6g,桔梗12g,玄参15g,牛蒡子12g,生大黄10g,玄明粉10g,甘草6g。
疾病护理:
急性舌扁桃体炎一般护理
1、注意休息,多饮水,通大便,进流食或软食。
2、咽痛明显时要注意尽早输液治疗,以免感染扩散。
3、反复发作时或伴有相应症状时可以在急性发作时进行心电图及小便或抗O的检查,以排除并发肾炎,心肌炎,关节炎等的可能。
4、反复发作或伴有扁桃体周围脓肿、周围炎的病人要最好在炎症消退后手术治疗。
5、要注意与会厌炎相区别,不要因为咽喉疼痛就认为是急性扁桃体炎,会厌炎是可以引起短时间呼吸困难而引起死亡的疾病,决不能轻视。因此如有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疾病饮食:
急性舌扁桃体炎饮食原则
1、急性期的营养饮食调理:急性期患者会出现咽喉疼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头痛、鼻塞,有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这一时期饮食宜清淡、爽口,多采用流质饮食,可食用米汤、藕粉、豆浆、面条汤等,多吃西瓜、葡萄、梨、柑橘等水果,多喝水或各种果汁饮料,补充机体所需的水分。病情好转后,多进食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软食,如蛋羹、绿豆粥、清蒸鱼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