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厥简介:尸厥是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状如昏死,患者呼吸微弱,脉象极细,或毫不应指,故乍看似死,须认真诊察和及时抢救。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全身
- 无传染性
- 10%(本病一般发现抢救的可能性极低,仅仅10%治愈可能性)
- 成年人
- 浅昏迷,头昏,昏迷
- 副鼻窦炎,颅咽管瘤,老年人低血糖昏迷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无
- 中医科
- 药物治疗
- 2-5周
- 市三甲医院约(2000-5000元)
- 常见药品
- 康德乐大药房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尸厥症状
尸厥。厥证之一。厥而其状如尸的病证。
疾病病因:
尸厥病因
①即尸蹷。出《素问·缪刺论》。《医林绳墨·厥》谓尸厥之证,系元本空虚,及入庙堂冢墓,心觉惊闪,偶尔中恶之气冒感卒然,手足冰冷,肌肤粟起,头面青黑,精神不守,错言妄语,牙关紧急,不知人事,卒然而中。宜以苏合香丸灌之,再用二陈汤加苍术、香附、当归、厚朴之类。”
②即飞尸、卒厥。《证治要诀·厥》:“尸厥,即飞尸、卒厥。”参见该条。
③指神游失守暴亡。《素问·本病论》:“神游失守其位,即有五尸鬼干人,令人暴亡也,谓之曰尸厥。” 可见于某些气体如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窒息 脑震荡等病。
疾病预防:
疾病鉴别:
尸厥鉴别
寸口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于脏即死,入于腑即愈,此为卒厥。不知人,唇青身冷,为入脏,即死;如身温和,汗自出,为入腑,而复自愈。
疾病检查: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尸厥辨证论治
尸厥治疗
【治疗一】夺命散
尸厥无气而脉动,或脉微细有无间。
缘于病后气血竭,人参参附星香痰。
气闭腹满二便闭,或腹急痛备急丹。
服后转泻吐下验,喉间痰给夺命先。
【注解】
尸厥之证,有虚有实,虚者以独参汤,虚兼寒者以参附汤,虚兼痰者以星香饮加人参汤。实者气闭似死,脉动有力,腹满胀,二便闭或腹急痛气闭,前后不通者以备急丹,实兼痰者治以夺命散。
【治疗二】补中益气汤 生脉补精汤
补中益气疗虚中,烦劳过度气不升。
虚冒有痰加苓半,欲冒生麦地归茸。
【注解】
补中益气汤治虚中之证,即李杲所云内伤气虚之人。烦劳过度,清气不升,忽然昏冒也。欲冒谓因房劳过度,昏冒也。生脉饮即人参、麦冬、五味子、合熟地、当归、鹿茸,又名曰生脉补精汤。
【治疗三】木香调气饮
木香调气实气中,暴怒气逆噤昏痰。
气浮肢温气沉冷,木藿砂蔻草丁檀。
【注解】
实气中,谓形气俱实之人中气也。因暴怒气逆忽然昏倒,噤急也。气浮肢温气沉冷,谓中风之人脉浮,手足温中气之人脉沉手足冷,可别也。是方木香、藿香、砂仁、白蔻、甘草、丁香、檀香。
【治疗四】八味顺气散
八味顺气虚气中,标本兼施邪正安。
参苓术草扶元气,乌芷青陈利气痰。
【注解】
虚气中,谓形气俱虚之人中气也。宜用此标本兼施、邪正相安之剂也。
【治疗五】瓜蒂散
食中过饱感寒风,或因怒恼塞胸中。
忽然昏厥肢不举,瓜蒂姜盐探吐平。
【注解】
瓜蒂散挟痰者用之,姜汤挟寒者用之,盐汤过食者用之。探吐,谓作此汤数盅,令病者饮一盅,随用指探吐,不吐再饮再探,以吐通快为度,可立愈也。
【治疗六】附子理中汤
附子理中疗寒中,腹痛拘急噤牙关。
有汗身寒或吐泻,附子参木草干姜。
无汗身寒加麻细,阴毒用乌用生煎。
呕吐丁香吴萸入,脉微欲绝倍参添。
【注解】
寒中之证,即腹痛诸证是也。宜用附子理中汤。若无汗加麻黄、细辛,阴毒加生川乌,呕吐加丁香、吴朱萸,脉微欲绝倍加人参,阴毒寒极也。详见《伤寒心法》。
【治疗七】凉膈散
凉膈火中神昏冒,栀翘苓薄草消黄。
兼治一切胸膈热,便燥谵妄与斑狂。
【注解】
火中之证,即刘完素所云七情过极,五志之火内发,令人昏倒无知,筋骨不用也。
【治疗八】香薷饮 藿香正气散 辰砂益元散 熨脐法 苍术白虎汤 人参白虎汤
暑中须分阴与阳,阴邪无汗似寒伤。
壮热心烦或呕泻,香薷扁朴二香汤。
更兼昏愦蒸蒸汗,面垢喘渴证为阳。
不省熨脐灌蒜水,益元苍参白虎汤。
【注解】
阴邪无汗似寒伤,谓暑中阴邪似伤寒,头痛身痛恶寒无汗,而理更壮热心烦,或呕吐或泻也。得之于受暑纳凉寒外暑内,宜香薷饮、二香汤,谓香薷饮合藿香正气饮,详在本书《霍乱门》。若有如上之证,更兼精神昏愦,蒸蒸自汗,面垢喘渴,则为暑中阳邪,得之于赤日长途,中外皆热于中,昏愦不省者急以热物熨脐,蒜汁合水灌之即省。继以辰砂益元散,气实者苍术白虎汤,气虚者人参白虎汤,选而用之可也。
疾病护理:
疾病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