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皮炎

皮炎

(皮肤炎症)

皮炎简介:皮炎和湿疹常作为同义词用来指一种皮肤炎症,代表皮肤对于化学制剂、蛋白、细菌与真菌等种种物质的变应性反应。湿疹一词没有特殊的含义,而皮炎则有限定的意义。若用皮炎代替湿疹作为诊断术语,则指的是真皮、表皮联合反应,它可以是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这三者可以联合存在。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洁尔阴洗液,发用洗剂,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皮炎症状诊断

  一、症状体征:

  本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炎症可由急性到慢性,反复发作,剧烈瘙痒。皮疹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表现。

  ⒈ 婴儿期

以往又称婴儿湿疹。大约60%的病例都在1岁以内发病,通常在出生2个月以后。初为颊面部红斑、瘙痒,继而在红斑基础上出现针头大丘疹、丘疱疹,密集成片。由于搔抓、摩檫,很快形成糜烂、渗出性损害和结痂等。皮疹迅速扩展到其他部位,包括头皮、额部、颈、腕、四肢屈侧等。渗出性损害最常见于婴儿。皮疹多形性,界限不清,由于搔抓,可出现继发性损害及感染。病情时轻时重,某些食品或环境因素可使病情加重。一般在2岁以内逐渐好转、痊愈。

  ⒉ 儿童期

多在婴儿期缓解1~2年后,自4岁左右开始加重,少数婴儿期延续发生。皮损累及四肢伸侧或屈侧,常限于肘窝、腘窝等处,其次为眼睑、颜面部,皮损潮红,渗出现象较婴儿期轻,丘疹暗红,伴有抓破等皮肤损伤,久之,皮疹肥厚呈苔藓样变。少数可呈结节性痒疹样损害,呈黄豆大小、角化明显的隆起性坚硬结节,正常皮色或暗褐色,表面粗糙,散布于四肢伸侧,附近淋巴结可肿大。

  ⒊ 成人期

指12岁以后青少年及成人阶段的特应性皮炎,可以从儿童期发展而来或直接发生。皮损为苔藓样变,或呈急性、亚急性湿疹样损害,好发于肘窝、腘窝、四肢、躯干。除上述症状外,皮疹常为泛发性干燥丘疹,或局限性苔藓化斑块。抓后有血痂,鳞屑及色素沉着,较少渗出。皮肤广泛受累和苔藓化,可形成“播散性神经性皮炎”改变。约60~70%可伴有支气管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史。

  二、检查:

  可行血液学和血清学检查。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皮炎疾病病因

  一、病因:

  不良生活习惯。如常用过热的水洗脸,或过频地使用香皂、洗面奶等皮肤清洁剂,平时不注意对紫外线的防护等,这些理化刺激都会改变或损伤皮肤的保护屏障和血管调节功能。

  二、发病机制:

  ⒈ 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的形成系胎中蕴毒或饮食失调,脾失健运,内蕴湿热,外受风湿热邪而致。胎毒与风湿热邪相合,搏于肌肤则起红斑、丘疹、水疱;热盛肉腐则见糜烂、流液;风盛则瘙痒不休;热扰神明则烦躁,寐不安。

  ⒉ 西医病因病理:

  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以及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有关。

  ⑴遗传学说

本病发病率约占人群0.1%~0.5%,家庭遗传倾向明显。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小儿发病与父母过敏素质明显相关。约70%患者有家族遗传过敏史。AD患者发生鱼鳞病.斑秃、白癜风等病比普通人多。患者本人及家族成员往往曾患异位性皮炎、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⑵免疫异常学说

  ①患者血清IgE水平增高。患者Th2细胞在皮损组织中显著增高,产生IL–4和IL–5 导致IgE 增高和外周血及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②在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可产生大量前列腺素E2(PGE2),后者可直接加强B淋巴细胞产生IgE。

  ③皮肤朗格汉斯细胞异常,选择性活化Th细胞转化成Th2细胞表型。

  ④高亲和力IgE受体突变,这种突变的遗传来自母方而非父方,其突变结果导致有变应性素质的子女。该高亲和力IgE受体存在于肥大细胞.单核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中并在调节IgE介导的过敏反应炎症方面起重要作用。

  ⑶环境因素影响

环境变应原(尘螨.花粉等)可影响特应性皮炎的发作。变应原皮试可引起湿疹样皮肤反应。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皮炎预防

  ⒈ 发病期间忌辛、辣、酒类等食物。对鱼、虾等易诱发本病的食物,应注意食用后及停用后的效果,但无须盲目地忌口。

  ⒉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洗烫、肥皂及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

  ⒊ 治疗全身性疾病,发现病灶应积极清除。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皮炎鉴别诊断

  应与以下病症相鉴别:

  1、慢性湿疹:

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二转为慢性湿疹;亦可开始不明显,因经常搔抓、摩擦或其他刺激,以致发病开始时即为慢性湿疹。其表现为患处皮肤浸润肥厚,表面粗糙,呈暗红色或伴色素沉着,皮损多为局 限性斑块,常见于手足、小腿、肘窝、乳房、外阴、肛门等处,边缘清楚。病程慢性,可长达数月或数年,也可因刺激而急性发作。

  2、瘙痒病:

多见于老年人,常与季节有关,皮损为继发性。

  3、扁平苔藓:

好发于腕部屈面,前臂、小腿伸侧、躯干等处、皮疹较大,圆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中央稍圆,颜色暗红,淡紫或正常皮色,表面有蜡样光泽,组织病理学有特殊改变。

  4、银屑病:

皮损基底呈淡红色或暗红色浸润,上被银白色鳞屑,剥离鳞屑后,基底有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全身其他部位常见有银屑病损害。

  5、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好发于小腿伸侧面,皮损为高粱料至绿豆大之圆形或半圆形棕色丘疹,密集成斑块而不融合,有蜡样光泽,表面粗糙,触之不平,刚果红皮内试验为阳性。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1.皮内试验

皮内试验是各种体内特异性试验中应用最广、结果较可靠测试剂量控制较严格的一种试验方法。人们多年来在临床上主要是采用本法来进行特异性过敏原检查的。

2.皮肤划痕试验

皮肤划痕试验是皮肤科常用的物理检查方法,用于检查过敏性皮肤病如荨麻疹、药疹、异位性皮炎等。

3.T淋巴细胞亚群

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是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且对某些疾病(如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恶性肿瘤、血液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等)的辅助诊断,分析发病机制,观察疗效及监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3、有无红斑、水肿等伴随症状?

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5、治疗情况如何?

6、有无药物过敏史?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皮炎一般治疗

皮炎西医治疗

  治疗原则:内用药与外用药相结合,与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的治疗用药相同。

  西医治疗

  1、全身治疗

  ①抗组胺类药

主要起镇静止痒作用。常用扑尔敏4mg,每日3次。小儿皮损消退后,最好能继续用数日。

  ②抗生素

对皮损广泛且有糜烂、渗液的病例,即使没有明显细菌感染的表现,也应适当给予抗生素治疗。如红霉素250mg,每日4次。

  ③类固醇激素

原则上不用于一般病例,但异位性哮喘例外。对严重病例,为尽快控制症状,可短期(2~3周)使用。

  ④免疫抑制剂

包括硫唑嘌呤、环孢素A(CYA)和干扰素等。对AD疗效如何,目前尚无足够资料证实。

  2、局部治疗

  ①类固醇激素

用于炎症较重但无明显糜烂、渗液的皮损。在疗程中适当更换品种,起初用强效的,以尽快控制症状,数日后逐渐换成中、低效的。对不同部位的皮损,在品种选择方面也应注意。皮损面积广泛,尤其婴幼儿,宜选用作用较弱或低浓度的制剂

  ②抗生素

用于感染的皮损。常与类固醇激素并用。

  ③焦油类

煤焦油、糠馏油等对AD有效,常用糊剂,单独外涂或与激素制剂并用。

皮炎辨证论治

皮炎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

  1、辨证论治

  ① 胎热证

  证候 婴儿期,皮疹常在两颊发生红斑,针尖大小密集丘疹、丘疱疹、水疱和渗处,渗液干涸则结橘黄色痂皮,痂剥脱后又显露出潮红的糜烂面。舌质红,苔少,指纹紫色。

  治法 清心导赤 护阴止痒

  方药 方用三心导赤散加减。

  ② 湿热证

  证候 儿童期,皮疹以针头大丘疹、丘疱疹和小水疱为多见,部分融合成片,轻度浸润,并多集中在肘窝、腘窝等部位。自觉痒重,搔破渗血或渗液。舌质红,苔薄黄,脉濡数。

  治法 清热,祛湿,止痒。

  方药 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

  ③血燥证

  证候 成人期,皮疹主要发生在肘、膝、颈等处,肥厚而呈苔藓样变,境界不清楚,搔抓或摩擦刺激后则有少量渗出或血痂,干燥,甚则干裂不适,夜间尤重。舌质淡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 滋阴除湿,润燥止痒。

  方药 方用滋阴除湿汤加减。

  2、针灸治疗

  宜选用曲池、足三里、血海、委中等穴位施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皮炎饮食原则

皮炎饮食保健

  膳食中要注意控制脂肪量,脂肪不宜过多,否则会加重症状,每天供给总膳食脂肪量应在50克左右。可适当给予高蛋白饮食,因为蛋白质有利于保持正常皮肤角化代谢和毛囊正常畅通。还应注意少吃甜食,因为含糖较多的饮食可促使脂肪异生后产生更多的脂肪。

  值得注意的是要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康利莱专家提出尤其是维生素A的食物要适量多吃,猪肝、胡萝卜、蛋黄等,以纠正毛囊皮脂角化异常,防止毛囊堵塞。有人研究,缺锌也可产生脂溢性皮炎,应在膳食中补充含锌高的食物,如动物肝、瘦肉、禽类、坚果类等,以纠正人体内锌含量相对不足。避免高碘饮食很重要,因高碘饮食可使毛囊角化或堵塞,要控制海带、紫菜等海产品的摄入。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