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螫伤简介:蜂蛰伤是由蜜蜂、黄蜂等蜂尾的蜂毒刺刺蜇所致,蜂毒之主要成分为蚁酸,也含有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毒素。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皮肤
- 无传染性
- 99%
- 所有人群
- 心率增快,气喘,寒战
- 昏厥
- 常见药品
- 风油精,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蛇咬丸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一、症状
1.局部表现
螫伤部位红肿,中央可见小黑点,多为刺伤点或毒刺存留部位,周围可有丹毒或荨麻疹样改变。
2.全身症状
一般不甚明显,但被群蜂多处螫伤时症状较重,可出现头晕,头痛,寒战,发热,气喘,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昏迷等。
疾病病因:
病因
被蜂类蛰伤。各种蜂的蜂尾均生有毒刺,并与毒腺相连,被蜂刺蜇时,毒腺中毒液通过毒刺注入人体而致伤。
疾病预防:
一、被蜂蜇伤的处理方法:
被蜜蜂螫时,为了减轻疼痛、避免发生中毒现象,可以在伤口部位,先把硬刺取出。如果伤口是在四肢,可以用绳子在伤口上方绑紧,防止毒液顺着血流流到别处,然后再用手或其他器具,将毒液从伤口挤出,等流出部分血水后,松开绳子,用浓肥皂水或碱水涂抹伤口,或是用氨水、小苏打水清洗伤口也可以,让酸性的毒液,被碱性液体所中和,这样伤口的症状就能稍微减轻了。一旦被虎头蜂、毒蝎或其他毒虫螫伤,也可先用这种方法作紧急处理,然后再送医治疗,才是安全且正确的方法。
二、严重蜂蜇伤的处理办法
由全身症状者,根据病情予以不同处理。症状轻者对症治疗或输液,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或口服蛇药;过敏反映着,应迅速用肾上腺皮质素、抗组织胺药;发生血红蛋白尿者,应用碱性药物碱化药液,并适当补液量以增大尿量,并可采用20%甘露醇等以利尿;如以少尿或无尿,则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对休克者要积极抢救;对群峰蛰伤或伤口感染者,应加用抗菌药物。
疾病鉴别:
本病仅需要结合病史即能确诊,无需特殊鉴别。
疾病检查:
本病无特殊检查。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蜂螫伤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1.螫伤后立即设法拔除毒刺。局部可用肥皂水、10%氨水或5%小苏打水冲洗。
2.伤口周围外敷南通蛇药。
3.用0.25%~0.5%普鲁卡因行伤口周围封闭。
4.重症者住院治疗,依病情使用抗组织胺药物。过敏反应明显者可使用肾上腺毒或10%葡萄糖酸钙等。
5.适当使用止痛、镇静剂。
蜂螫伤辨证论治
1、中医疗法:
局部症状较重者可采用火罐拔毒和局部封闭疗法,并予以止痛剂或用抗组织胺药。
2、中医偏方:
1)也可根据当地药源选用中草药外敷,如解岗松、瓦松也甘草、大青叶加薄荷叶、两面针皮加单根木根、三亚苦叶、半边莲、紫花地丁等,可任选一种捣烂外敷。也可用蛇药片加水少许研成糊状外敷。
2)可在蜂蛰伤患处用力涂抹柠檬、橙子等水果,酸性越强的效果越好,酸性不强的也有一定效果。
3)民间有用人奶治疗蜂蛰伤的验方,颇有效果,在野外可以用携带的纯牛奶擦洗,想必可以吸收并中和一些毒素。
疾病护理:
蜂螫伤一般护理
注意事项
1.被毒蜂蜇伤后,往患处涂氨水基本无效,因为蜂毒的组织胺用氨水是中和不了的。
2.黄蜂有毒,但蜜蜂没有毒。被蜜蜂蜇伤后,也要先剔出断刺。在处置上与黄蜂不同的是,可在伤口涂些氨水、小苏打水或肥皂水。
3.被蜂蜇伤二十分钟后无症状者,可以放心。
疾病饮食:
蜂螫伤饮食原则
1、蜂蛰伤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蜂蛰伤有全身症状者,应多饮水以加快毒素排泄。
2、蜂螫伤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例如:洋葱、胡椒、辣椒、花椒、芥菜、茴香。
2)避免吃油炸、油腻的食物。如油条、奶油、黄油、巧克力等,这些食物有助湿增热的作用,会增加白带的分泌量,不利于病情的治疗。
3)不要吃温热食物,如高粱、糯米、韭菜、小茴香等。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