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颚口线虫病

颚口线虫病

(棘颚口线虫病)

颚口线虫病简介:颚口线虫病(gnathostomiasis)是由颚口线虫 (主要是第三期幼虫)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我国少见。临床上以移行性皮下肿块、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特点。此外,棘颚口线虫的第三期幼虫还可侵犯深部组织和器官,如脑、肺、眼、肝、肾等,引起内脏棘颚口线虫蚴病。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盐酸左旋咪唑糖浆,阿苯达唑颗粒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一、症状

  幼虫入侵后约3~4周(有时2个月以上),患者开始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特别是上腹部疼痛等前驱症状。按棘颚口线虫蚴在人体内引起病变的部位差异可分为皮肤颚口线虫病和内脏颚口线虫病两种临床类型。

  1.皮肤颚口线虫病 大多在感染后3~4周幼虫在皮下组织中移行,产生症状与体征。最常见的体征是局部皮肤出现移行性肿块,可呈间歇性出现。每次出现可持续1~2周。并伴有轻度发红、水肿、疼痛和痒感。移行的路径可有色素沉着。随着病程延长,发作次数可减少,症状亦减轻,发作时间缩短。虫体如近于体表,则发生皮肤硬结、线状疹或匍行疹,伴有剧痛。有时也可形成脓肿,或以脓肿为中心的硬结节,肿块大小如蚕豆或鸡蛋。偶尔,幼虫可自行钻出皮肤。

  2.内脏颚口线虫病

  幼虫侵入肝脏时可引起右上腹隐痛或胀痛,肝大。常伴食欲减退、恶心、疲乏等症状;感染胃肠道可形成肠壁肿块,可致不完全性肠梗阻,出现腹痛、腹胀、腹泻、便血、呕吐等症状,偶可在腹部扪及包块;移行至肺部出现咳嗽、胸痛、气促与咯血,可致胸腔积液或积血,偶尔虫体可随痰被咳出;侵入泌尿道可穿过膀胱组织,随尿液排出导致出现血尿,排尿异物感,但此型较少见;虫体进入眼部可引起外眼病变与眼内病变。前者表现为眼眶周围炎,出现眼痛、流泪、怕光、眼球周围红肿等。后者则表现为虹膜炎、前房或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剥离等,严重者可致失明。若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则病情较重,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病死率较高,后遗症较常见。以神经根-脊髓炎、脑膜脑炎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较为多见。若幼虫移行至脊髓腔,则可刺激神经根,引起剧烈疼痛伴烧灼感。数日后出现肢体瘫痪或轻瘫。瘫痪以截瘫为主,伴尿潴留。若幼虫钻入头颅内,可引起脑膜、脑组织病变,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脑神经瘫痪或肢体瘫痪。幼虫钻入蛛网膜下腔易造成出血,患者表现为突然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血性而含有较多嗜酸性粒细胞。

  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感染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病灶中检获虫体即可确诊。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颚口线虫隶属于线形动物门(Nematoda),旋尾目(Spirurida),颚口科(Gnathostomatiidae),颚口属 (Gnathostoma)。目前认为颚口属有12个虫种 J,其中棘颚口线虫(G.spinigerum)、刚刺颚口线虫(G.d0_ loresi)、杜氏颚口线虫(G.hispidum)、日本颚口线虫 (G.nipponicum)、巴西颚口线虫(G.binucleatum)和马来颚口线虫(G.miyazakii)有人体感染病例眨。在我国,在颚口属中除发现有棘颚口线虫外,还发现有刚棘颚口线虫(Gnathostoma hispidum)和杜氏颚口线虫(Gnathostoma doloresi)。它们亦可引起类似的蠕虫蚴病。

  棘颚口线虫的成虫呈鲜红色,稍透亮,有光泽,雄虫长度为11~25mm,雌虫较长,为25~54mm,呈圆线状。头部呈半球形,表面有4~8圈小钩,颈部狭窄,体前半部和近尾端有许多小皮棘。成虫寄生在终宿主猫、狗的胃黏膜内,形成肿块,从粪便中排出虫卵。虫卵呈椭圆形,大小为40μm*70μm,较小的一端有帽状透明塞。第三期幼虫长约2~16mm,体表具有横纹和小棘,体前部棘数明显而密,体后部棘渐小而疏。头端具头球,头球上有4环小钩,每环钩数约超过40。食道棒状,分肌质部和腺质部,肠管粗大。

  虫卵随宿主粪便进入水中,在水中孵出第一期幼虫,被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后,经7~10天发育为第二期幼虫。当剑水蚤又被第二中间宿主鱼、蛙、蛇、龟、鳝、泥鳅等吞食后,经1个月左右即可发育为第三期幼虫。当转续宿主,如鸡、鸭、猪、虎、豹、狼等吞食受感染的第二中间宿主时,第三期幼虫可在其胃内脱囊,并穿过被感染动物的胃肠壁,移行至肝脏、肌肉和结缔组织内,但不能发育为成虫。若为适宜的终宿主,如猫、狗,则第三期幼虫可在其胃黏膜下形成肿块,并经6~8个月发育为成虫。雌、雄成虫交配产卵,虫卵从胃腔、肠腔向下移行,随粪便排出体外。从感染至虫卵在终宿主的粪便中出现,一般需经8~12个月。人类常因进食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第三期幼虫的淡水鱼类而获得感染。然而,人类不是棘颚口线虫的适宜终宿主,故感染的棘颚口线虫只能停留于第三期幼虫或性未成熟的成虫早期阶段,在人体内游走不定。其寿命可达数年,长者可达10年以上。

  二、发病机制

  由于幼虫在机体皮肤组织移行,引起机械性损伤。重提的分泌物,如毒素(类乙酰胆碱、含透明质酸酶的扩散因子、蛋白水解酶等),排泄物等能引起机体出现中毒与过敏反应,导致感染部位发生炎症反应。

  三、病理变化

  寄生虫性肉芽肿是主要的病理变化,由嗜酸性粒细胞、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与巨噬细胞组成。寄生于皮肤的虫体常引起皮肤硬结、线状疹或匍行疹,有时也可形成脓肿,或以脓肿为中心的硬结节,肿块大小如蚕豆或鸡蛋。内脏的病变部位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沉聚。眼部感染时可发生眼底出血、玻璃体混浊等。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一、预防

  预防的重点是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鱼、鳝、龟、蛙等肉类,以及鸡、猪肉类。加强屠宰场管理和对家畜、家养宠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免污染水;鼠类是传播该病的重要媒介,可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开展灭鼠,以减少终宿主受感染。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本病需与广州管圆线虫病、猪囊尾蚴病、曼氏裂头蚴病、斯氏狸殖吸虫蚴病、犬弓首线虫蚴病作鉴别诊断。从感染病史来看颚口线虫病患者常有生吃鱼类、肉类史,而广州管圆线虫病发病前有进食未煮熟的淡水螺史,猪囊尾蚴病发病前患者有进食生蔬菜史,曼氏裂头蚴病发病前患者有进食未煮熟的淡水虾、蟹、鱼肉史,斯氏狸殖吸虫蚴病发病前患者有进食未煮熟的淡水虾、蟹、鱼肉史,犬弓首线虫蚴病发病前患者常有与狗密切接触史。从临床表现上广州管圆线虫病多无皮下游走性肿块;斯氏狸殖吸虫蚴病、犬弓首线虫蚴病少有皮下游走性肿块。最有效的鉴别办法是通过对病变部位的活组织检查检出病原虫进行形态学比较做出鉴别。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1.组织活检 皮下肿块组织活检病理检查为嗜酸性肉芽肿。若能发现棘颚口线虫蚴则可明确诊断。

  2.血象检查 外周血液白细胞总数轻度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常明显升高。

  3.免疫学检查 用本虫成虫或幼虫制备的抗原作皮试。以棘颚口线虫第三期幼虫作为抗原,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流免疫电泳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等免疫学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有助于本病诊断。其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诊断效果最好。然而,免疫学研究已发现棘颚口线虫蚴与广州管圆线虫蚴有部分交叉免疫原性。

  4.如颚口线虫侵犯眼部用眼裂隙灯检查可在结膜下、前房或玻璃体中发现棘颚口线虫蚴。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颚口线虫病一般治疗

  一、治疗

  1.支持及对症治疗 严重病例,如脑颚口线虫病患者,当发生颅内压升高时,应及时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快速静脉滴注,必要时加用呋塞米、肾上腺皮质激素,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的发生。

  2.病原治疗 到目前为止,尚无治疗本病的特效药。临床上应用阿苯达唑治疗有良好效果。成人剂量为400mg/次,2次/d,口服,疗程3周。于疗程的第2周,棘颚口线虫蚴受药物刺激而兴奋、挣扎,有时可钻出皮肤,但亦有加重病情的可能性。一般治疗一个疗程即可治愈。个别病例可能需用两个疗程。但由于该药剂量大、疗程长,治疗过程中有副作用出现,常见副作用有恶心、头晕和转氨酶升高等。

  伊维菌素是一种广谱抗寄生虫药物,对蛔虫、鞭虫、钩虫、班氏丝虫、马来丝虫、盘尾丝虫等线虫类寄生虫的杀灭作用较强,已有报告说明对本病亦有很好疗效,且相对于阿苯达唑更安全。成人剂量为200~250μg/(kg·次),1次/2周,连服3~5次。不良反应较轻,少数病人可出现头晕、腹痛、胃纳减退、疲乏等。但是对于婴幼儿、孕妇不良反应的问题较为严重,故婴幼儿及孕妇不宜服用。

  3.手术治疗 因体内移行的幼虫数不增加, 故手术摘除病灶内幼虫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但一时难以将体内全部幼虫摘除干净的可采用药物作为辅助疗法。眼颚口线虫病以手术摘除棘颚口线虫蚴治疗为主。药物治疗可加重病情,甚至可导致失明。然而,由于眼颚口线虫病患者的其他组织常同时存在棘颚口线虫蚴,因此于手术摘除眼内棘颚口线虫蚴后仍宜应用一疗程药物治疗。

  二、预后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但脑颚口线虫病的预后较差,病死率可达2.5%~7.7%,并可出现后遗症。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颚口线虫病一般护理

  颚口线虫病一般预后良好,但脑颚口线虫病的预后较差,病死率可达2.5%~7.7%,并可出现后遗症。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颚口线虫病饮食原则

  一、适宜食物

  合理搭配膳食营养。(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