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

(脱肠,儿童疝)

小儿疝气简介:小儿疝气即小儿腹股沟疝气,俗称「脱肠」,是小儿普通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膜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若仅有腹腔液进入阴囊内,即为阴囊水肿。疝气一般发生率为 1-4%,男生是女生的10倍,早产儿则更高,且可能发生于两侧。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儿科,外科
  • 手术治疗、中医推拿
  • 市三甲医院约(30000-50000元)
  • B超
  • 常见药品
  • 小儿感冒颗粒,小儿七星茶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小儿疝气症状诊断

  一、症状

  1.小儿疝气有可能会在出生后数天、数月或数年后发生。

  2.通常在小孩哭闹、剧烈运动、大便干结时,在腹股沟处会有一突起块状肿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压时会自行消失。

  3.一旦疝块发生嵌顿(疝气包块无法回纳)则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烧,厌食或哭闹、烦躁不安。

  4.小儿疝气发病初期,当幼儿平卧安静时肿物可消失;随着腹内压力的继续增高,肿物可下降到阴囊里。这时如果能解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并让患儿平卧,或轻轻地将肿物往腹腔方向推送,肿物则可通过睾丸下降时的那条通道返回到腹腔,肿物消失,这种情况称为可复性疝气。

  5.如果肿物不能返纳腹腔,就会出现腹痛加剧,哭闹不止,继而出现呕吐、腹胀、排便不畅等肠梗阻症状,在腹股沟或阴囊内可见椭圆形肿物,质地硬,触痛明显;嵌顿时间久者皮肤可见红肿,若长时间肠管不能回纳则有可能出现肠管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二、诊断标准

  腹股沟疝气好发于一岁以下的幼儿,如果发作时,在腹股沟会有鼓起的肿块,稍有警觉就很容易发现。幼儿如果有以下表现应引起高度重视。

  1.不明原因的哭闹不止需考虑患小儿疝气并伴有嵌顿的可能;

  2.剧烈的呕吐,发烧;需要考虑患小儿疝气并伴有嵌顿的可能;

  3.肠梗阻;需要考虑患小儿疝气并伴有嵌顿的可能;

  4.发现血便;需要考虑患小儿疝气并伴有嵌顿的可能。

  一定要仔细探查有无腹股沟疝气;当然也要请医师检查有无其他的疾病。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小儿疝气疾病病因

  因为男孩的睾丸是在出生前才通过腹股沟管降至阴囊的,随之下移的腹膜则形成鞘状突。若鞘状突在婴儿出生后还没有闭锁,或闭锁不全,反而成为较大的腔隙,腹腔内容物就会从这里突向体表,而形成疝气。又因为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略晚,鞘状突闭锁也较迟,故右侧腹股沟疝气较多。当然,女孩也可因腹壁薄弱形成疝气,只是发病率相对低一些。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小儿疝气预防

  1、由于疝气可在婴儿期发生,故应在该时期经常注意观察孩子的腹股沟部或阴囊处,是否肿,或是否存在时隐时现的块物,遇有疑问及时请教医生。

  2、虽然患疝气的较多为男孩,但女孩也会发生疝气。对女孩的疝气更要提高警惕,因为常有卵巢、输卵管进入疝囊。

  3、婴儿期不要将孩子的腹部裹得太紧,以免加重腹内压力。不要让孩子过早的站立,以免肠管下坠形成腹股沟疝。

  4、吃些易消化和含纤维素多的食品,以保持大便通畅。孩子大便干燥时,应采取通便措施,不要让孩子用力解大便。

  5、不要让孩子大声咳嗽,患咳嗽的小儿要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吃些止咳药。避免孩子大声啼哭,防止腹压升高。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小儿疝气鉴别诊断

  脐肉芽肿:

脐带脱落后,脐根部的伤口受异物刺激(如爽身粉、血痂)或感染形成脐疮,脐疮迁延成为表面有少量脓液的樱红色肿物。肿物不可推回腹内。经硝酸银烧灼或搔刮局部或电灼后可痊愈。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小儿疝气检查

  1、先到普通外科,做B超检查

  2.对无合并症的脐疝患者,以检查框限心电图、肝功能检查为主;

  3.对合并有肺部腹部其他疾病而诊断未明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心电图、肝功能检查和血尿素氮(BUN)、血肌酐、胃肠道疾病的超声检查。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小儿疝气一般治疗

小儿疝气西医治疗

  1.小儿疝气不能等.

  小儿疝气一般在小孩出生后很快就会发生,发生率较高。当孩子哭闹、奔跑等用力过猛的情况下就会在阴囊/阴唇上方看到包块,安静后又消失,因此有些孩子发病很长时间家长还不知道。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留下终身的遗憾。 小儿疝气一般不会有明显不适。一旦病情发展,肿块下坠接近阴囊/阴唇,就会造成孩子活动及行走不便,严重时会发生嵌顿不能还纳,甚至威胁生命。同时,一旦发生嵌顿,孩子往往会承受不少痛苦。

  2.若发现孩子无故反复哭闹,家长要检查一下有无疝气的发生。发现疝气后,要尽早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

  3.幼儿疝气病的治疗

  a.小儿疝气患者应尽量避免和减少哭闹、咳嗽,便秘,生气,剧烈运动等。

  b.疝气患者应注意休息,坠下时,用手轻轻将疝气推回腹腔。

  c.疝气患者应尽量减少奔跑与久立,久蹲,适时注意平躺休息。

  d.疝气患者应适当增加营养,平时可吃一些具有补气功效的食物如扁豆、山药、鸡、蛋、鱼、肉等。

  e.稍大一些的幼儿疝气患者,应适当进行锻炼,以增强体质。

  除少数婴儿疝气外,大部分腹股沟疝气不能自愈。随着病情的拖延,疝气包块逐渐增大,会给治疗带来难度,并且,腹股沟疝气容易发生嵌顿(疝气包块被卡住无法回纳)和绞窄,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除少数特殊情况外,小儿疝气均应尽早接受彻底的治疗。

小儿疝气辨证论治

小儿疝气中医治疗

  一处方:

母丁香适量。用法:研为极细末,装瓶密封。

  用法1:

取适量药末填满脐窝,固定,2天换药一次。一般4~6次见效。敷药同时,要积消除容易引起腹压增高的致病因素。

  用法2:

取2份,分贴于两足心及肚脐,上盖棉花,以胶布固定,每半月换贴1次。

  二处方:

升麻3克,黄芪15克,大枣15克。用法:水煎服。

  三处方:

黄芪15克,升麻3克,桂圆肉10克,人参4克(党参15克),炙甘草2克。用法:水煎服。

  四处方:

伴小茴10克。活鲫鱼60~90克2尾,用法:或蒸或煎汤均可,不放盐,每日1次,连服5~6次。

  五处方:

荔枝核5个,桔核10克,大小茴香各3克。用法:上述药材一起研成粉末,每用红糖开水调服6克,每日2次。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小儿疝气一般护理

小儿疝气护理

  1、治疗后注意保护好伤口,特别是婴幼儿,不要让孩子将覆盖在伤口上的纱布抓掉;更不能因大小便弄脏纱布面污染伤口,造成伤口感染、化脓。

  2、由于术后阴囊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肿胀,一般2到3天时间就会消退,若肿胀不消和发硬,可能有淤血,要请医生检查一下。若肿胀和发硬不再发展了,淤血就会慢慢被吸收。

  3、因为术后麻醉药作用消失后伤口会有不同程度上的疼痛,应多哄一哄或转移病儿的注意力,尽量避免大哭大闹,要是哭闹不止,可注射或口服镇静药,让孩子安静人睡。

  4、手术后要让患儿侧身睡,用一块软的棉质尿布折成长条状夹在会阴部,如果右侧手术,应让孩子左侧卧位,一旦尿了,就不会尿在纱布上而污染伤口。如果非兜尿布不可,应把伤口处的纱布露在尿布外面。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小儿疝气饮食原则

小儿疝气饮食保健

  小儿疝气验方一

  验方组成:田鸡(青蛙)4只(去头及内脏)黑豆120克。

  功能主治:小儿阴囊疝气

  用法用量:炖服,每日一剂。

  *附注:疝气指少腹附痛、牵引睾丸及睾丸偏大等病患

  小儿疝气验方二

  验方组成:松树蚂蚁窝1个 大枫叶 香茅草各240克

  功能主治:疝气

  用法用量:煎水外洗,每日二次

  *附注:泛指体腔内容物向外突出的病症,多伴有气痛的症状,所以又称为“小肠气”、“小肠气痛”或“盘肠气”。临床上常见的有腹股沟直疝、腹股沟斜疝、脐疝、股疝和切口疝,按临床表现可分可复性疝、难复性疝、嵌顿性疝。其中可复性和部份难复性疝通过内服药物配合手法复位可以治愈,如为嵌顿性疝甚至发展成绞窄性疝的,则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小儿疝气验方三

  验方组成:龙眼核8克,荔枝核8克,黄皮果核6克,小茴香4克。

  功能主治:治小儿疝气

  用法用量:上药为一剂量水煎,3岁以下儿童煎一次分3次服,日服2—3次。3剂为一疗程,轻者一疗程治愈,重者酌加艾炙,二疗程可能治愈。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