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恶性脑膜瘤

恶性脑膜瘤

恶性脑膜瘤简介:恶性脑膜瘤是指具有某些良性脑膜瘤的特点,逐渐发生恶性变化,呈恶性肿瘤的特点。表现为肿瘤在原部位多次复发,并可发生颅外转移。恶性脑膜瘤生长快,肿瘤多向四周脑内侵入,使周围脑组织胶质增生。随着反复手术切除,肿瘤逐渐呈恶变,最后可转变为脑膜肉瘤。其中良性脑膜瘤中的血管母细胞瘤最常发生恶变。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苦参碱氯化钠注射液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恶性脑膜瘤症状诊断

  一、症状:

     1.恶性脑膜瘤的平均发病年龄明显低于良性脑膜瘤,肿瘤多位于大脑凸面和矢状窦旁,其他部位,尤其是后颅窝少见。因此恶性脑膜瘤的病人更易出现偏瘫等神经系统损害症状。脑膜瘤的常见症状如癫痫、头痛等在恶性脑膜瘤中常见,但病程较短。

  2.根据临床表现,CT及MRI的改变,恶性脑膜瘤的诊断与良性脑膜瘤诊断一样并不十分困难。

   二、诊断:

     虽然没有特定的临床症状可以直接判定脑肿瘤的发生,但局部神经症状例如颅内压的产生和加重时则须相当注意,或是没有癫痫病史的患者有突发性癫痫发作时有可能是由于肿瘤内的出血、脑水肿或脑脊液阻塞所引起,亦应提高警戒。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恶性脑膜瘤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暂无相关资料。

  二、发病机制:

  1.恶性脑膜瘤生长快,肿瘤多向四周脑内侵入,使周围脑组织胶质增生。随着反复手术切除,肿瘤逐渐呈恶变,最后可转变为脑膜肉瘤。其中良性脑膜瘤中的血管母细胞瘤最常发生恶变。

  2.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组织病理学特点,将脑膜瘤分为4级,其中3级为恶性脑膜瘤,4级为肉瘤。分级的依据有6个标准:细胞数增多,结构消失,核多形性,有丝分裂指数,局部坏死和脑组织受侵犯。这6个标准除脑受侵犯外,每个标准又分为4级,即0~3级,脑受侵为1分,无为0分。总分在7~11为3级属恶性脑膜瘤,>11分为4级属肉瘤。也有人认为脑膜肉瘤不属脑膜瘤。恶性脑膜瘤病理特点是细胞数增多,细胞结构减少,细胞核多形性并存在有丝分裂,瘤内有广泛坏死。

  3.恶性脑膜瘤可发生颅外转移,主要转移至肺(占35%)、骨骼肌肉系统(17.5%)以及肝和淋巴系统。转移可能与手术操作有关。此外,肿瘤侵犯静脉窦、颅骨、头皮,也可能是造成转移的原因。另外,恶性脑膜瘤也可经脑脊液播散种植。有人认为,恶性脑膜瘤的转移至少占脑膜瘤的1/1000。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恶性脑膜瘤预防

  手术尽量全部切除肿瘤,术后辅助放疗有助于防治恶性脑膜瘤。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恶性脑膜瘤鉴别诊断

  注意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检查与良性脑膜瘤相区别,最后的确诊需病理学的检查。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恶性脑膜瘤检查

  恶性脑膜瘤在CT的表现为肿瘤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可出现蘑菇征,边界不清、包膜不完整,信号不均匀。周围水肿明显,没有钙化。增强后肿瘤不均匀强化。肿瘤易侵犯脑组织和颅骨。MRI的T1和T2像恶性脑膜瘤都为高信号。有时颈内动脉向肿瘤供血比较明显。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恶性脑膜瘤一般治疗

恶性脑膜瘤西医治疗

  一、治疗:

  恶性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方法,即使复发的恶性脑膜瘤,有条件可再行手术治疗。术中对侵犯的颅骨、硬脑膜尽量切除,术后再行硬脑膜修补。对于瘤周的脑组织,可尽量电凝或激光照射,对减少肿瘤残余,防止复发是大有益处。为了延缓复发时间,可进行放疗或同位素肿瘤内放射,有报道是有效的。对于反复复发的良性脑膜瘤,有人也主张给予放疗,这样对于阻止肿瘤恶变,延长复发时间可能是有帮助的。

  二、预后

  恶性脑膜瘤是目前治疗效果较差的脑膜瘤,其主要问题是术后易复发,国外有研究表明,恶性脑膜瘤经手术部分切除的病人平均生存期为46个月,复发时间为5个月,而手术全切除者分别达到130个月和35个月。所以应尽量全切除肿瘤。对于恶性脑膜瘤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最佳方案。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恶性脑膜瘤一般护理

恶性脑膜瘤护理

  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恶性脑膜瘤饮食原则

恶性脑膜瘤饮食保健

  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