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耳疮

耳疮

(耳生疮)

耳疮简介:耳疮是指外耳道的弥漫性红肿疮疡,以外耳道弥漫性红肿、溃疡、渗液等为特征。相当于西医的弥漫性外耳道炎。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中医科
  • 药物治疗
  • 市三甲医院约(100-500元)
  • 常见药品
  • 康德乐大药房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耳疮症状诊断

  耳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轻者耳内微痒微痛不适;重者耳部疼痛痛引脑门。

    重者外耳道肿胀较甚,皮肤溃烂,流脓,或耳前、后淋巴结肿痛。病情迁延,则外耳道皮肤增厚,外耳道变窄,有痂皮或碎屑,或有褐色分泌物。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耳疮疾病病因

  外因多为污水浸渍、挖耳损伤、耳道不洁等,风湿热邪,上犯耳窍;内因多为肝胆湿热郁蒸,上攻耳窍;若病久则血虚化燥,耳窍失养。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耳疮预防

  预防调护

  1、注意外耳道清洁,特别要注意外耳道深部前下方最易藏污垢之处。

  2、戒除挖耳习惯,避免污水入耳,及时治疗化脓性中耳炎。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耳疮鉴别诊断

  1.风热犯耳证:

新病耳痛,外耳道皮肤红肿,无明显糜烂,伴口微渴,舌质偏红,苔薄黄,脉浮数.

  2.湿热犯耳证:

耳痛剧,甚则牵引头脑,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糜烂,甚则延及耳道口红肿,耳周臖核肿痛,伴口渴,舌质红胖,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3.阴虚邪恋证:

病程较长,耳内痒痛,或有耳鸣、听力减退,外耳道皮肤粗糙、增厚,轻度糜烂、结痂,外耳道狭窄,伴口燥咽干,虚烦少寐,舌质红干,少苔,脉细数。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耳疮辨证论治

耳疮中医治疗

  耳疮的外治法

  湿热搏结耳窍,红肿热痛者,宜用内服中药渣再煎,取汁热敷患侧耳部。

  可用黄连膏外涂,或以紫金锭、牛黄解毒丸调开水涂擦外耳道红肿处。

  耳前、后淋巴结肿大者,可用紫金锭、牛黄解毒丸调水外敷。

  耳疮的其他疗法

  针刺疗法:肿胀疼痛时,可针刺合谷、内关、少商等穴,以消肿止痛。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耳疮饮食原则

耳疮饮食保健

  1、耳疮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2、耳疮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