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半椎体畸形

半椎体畸形

(半脊椎畸形)

半椎体畸形简介:此为椎体畸形中最为常见者,易单发,亦可多发。椎体畸形在胸椎多见,腰段亦可遇到。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叶酸片,叶酸片,颈椎前路固定板系统Winloc Cervical Plate System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半椎体畸形症状

1.临床症状特点

视畸形缺损的部位不同可引起以下脊柱畸形:


  (1)脊柱侧凸:

因单发或多发半椎体畸形所致。

  (2)脊柱后凸畸形:

见于后侧半椎体畸形者。

  (3)脊柱侧凸及旋转畸形:

严重侧弯者,如果躯体上部重力不平衡,则于发育过程中可逐渐形成伴有明显旋转的侧弯畸形,并伴有胸廓变形等体征。半椎体畸形伴有后侧半椎体畸形时亦易发生。

  (4)身高生长受限:

以多发者影响为大。

  2.分型 Nasca曾将椎体畸形分为以下六型:

  (1)单纯剩余半椎体:

即相邻的两椎节之间残存一个圆形或卵圆形骨块,易与相邻的椎体相融合。

  (2)单纯楔形半椎体:

指在X线正位片上椎体呈楔形状外观者。

  (3)多发性半椎体:

指数节连发者。

  (4)多发性半椎体合并一侧融合:

多见于胸椎。

  (5)平衡性半椎体:

即2节或多节的畸形左右对称,以致畸形相互抵消,除躯干短缩外,并不引起明显侧弯外观。

  (6)后侧半椎体:

指椎体后方成骨中心发育而中央成骨中心不发育,以致从侧面观椎体形成楔状畸形外观。

  主要依据临床特点及X线平片所见,必要时可行CT或MRI检查等。但同时应对患者的全身状态及有无并发症等作全面判定。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半椎体畸形预防

   应节制饮食,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半椎体畸形检查

  X线检查,可显示畸形椎体,必要时可行CT或MRI检查。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半椎体畸形一般治疗

  一、半椎体畸形西医治疗

  视畸形的特点与其所引起的脊柱发育异常的程度不同可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

  手术治疗:

  1.严重脊柱侧凸(伴或不伴旋转)畸形者 应按脊柱侧凸行手术治疗。

  2.严重驼背畸形已定型且影响基本生活者 可行截骨术治疗。

  3.青少年病例 为避免或减缓脊柱畸形的发生与发展,可对脊柱的凸侧1~数节先行植骨融合术,以中止该节段的生长。但为避免矫枉过正,开始时不宜融合过多,且需密切观察。

  其他治疗:

  1.轻度畸形者 可辅以支架,并加强背部肌肉锻炼。

  2.注意预防及治疗各种并发症 尤其是脊柱畸形严重者,多伴有心肺功能不全,应综合治疗。

半椎体畸形辨证论治

  二、半椎体畸形西医治疗

  取穴大杼、风池、悬钟、阳陵泉、足三里、病灶处夹脊,毫针刺,用补法,每日1次,每次选其中4穴,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左右两侧交替使用,夹脊穴针后加艾条悬灸,局部潮红为度。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第2疗程,间日针灸1次,针灸法同上。第3疗程用埋线法,局部用利多卡因麻醉,每穴埋入羊肠线1~1.5cm,风池、大杼、夹脊穴刺入不宜过深,风池对鼻尖方向刺,大杼及夹脊穴针尖向脊椎刺,术后用创可贴敷盖,7日内勿洗澡以防感染,每10日治疗1次,以后逐步增加到15~30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年。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半椎体畸形饮食原则

  半椎体畸形饮食

  均衡饮食多摄取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芒果、木瓜、甜瓜、葡萄、橘子、凤梨、香蕉、草莓、番茄、包心菜、马铃薯等含有丰富的维他命,而生物类黄酮可以预防自由基的破坏,减缓发炎反应,加速运动伤害的复原及强化胶质的形成。   忌吃生冷饮食,应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鸡肉等。亦可捋黄芪、熟地、当归、枸杞子等药与肉等食物同煮来作为食疗(吃肉喝汤)等等。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