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短暂性低丙球蛋白血症简介:婴儿期短暂性低丙球蛋白血症(transient hypogammaglobulinemia of infancy)也称新生儿暂时性低γ-球蛋白血症。属于原发性体液免疫缺陷病。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无
- 儿科,内科
- 对症治疗
- 4-6周
- 市三甲医院约(600-2000元)
- 免疫病理检查,细胞组织化学染色
- 常见药品
- 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C片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一、症状
本病男女发病率相似。患者要迟至生后9~15个月才开始产生IgG,于2~4岁时达正常水平,在生后18~30个月,这一缺陷可得到恢复,故称为暂时性低γ-球蛋白血症。
在血清IgG较低期间,临床上可发生类似于先天性性联无γ-球蛋白血症的症状,频发Gram阳性菌引起的皮肤、呼吸道和脑膜等感染。
二、诊断
生后9~15个月,频发Gram阳性菌引起的皮肤、呼吸道和脑膜等感染。免疫学检查血清γ-球蛋白含量低于正常。组织病理检查 淋巴结很小或无生发中心,浆细胞也很少。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正常婴儿在出生后3个月时,血中由母体获得的90%γ-球蛋白被缓慢地分解代谢而逐渐消失。从出生起开始合成IgM抗体,水平迅速上升,至l岁时可达正常人的75%水平。生后第3周开始合成IgA,至2岁末可达正常人水平的75%。生后第2月末开始合成IgG,至1岁末可达正常人水平。在某些情况下,婴儿γ-球蛋白开始合成的时间被异常地推迟。本病病因不明,无明显遗传倾向。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不清楚,有学者指出,母体的抗体直接针对婴儿免疫球蛋白表面的Gm遗传性抗原决定簇,因此推迟了婴儿的免疫球蛋白合成。
疾病预防:
1、病史调查:了解患儿在出生前其母在妊娠期间有无风疹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等,是否服过可能致畸的药物。
2、发病年龄:患儿最早出现感染症状的时间,感染次数,如腹泻、皮肤上的脓性斑点等;发育缓慢的时间,婴儿出生后6个月的前后比较。
3、家族史:免疫缺陷病儿如没有致畸因素,常伴有家族病史。有的是伴性染色体遗传,若其母系中有此病患者,则对诊断有助。有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
孕期做好体检,对于有可疑的染色体异常急性应进行染色体检查确诊,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选择是否终止妊娠。
疾病鉴别:
1.X性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须与下列疾病鉴别:
(1)婴儿期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其Ig缺乏为暂时性,且有抗体形成。
(2)严重吸收不良:此类患者血清Ig可降低,但肠活检有正常数量的浆细胞,细胞内有Ig。
2.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须与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鉴别。
3.婴儿暂时性低丙球蛋白血症,须与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鉴别,如4岁后IgG仍处于很低水平,应怀疑该病。
疾病检查:
免疫学检查:外周血中B细胞数正常,在这期间,血清γ-球蛋白含量低于正常。
组织病理检查:淋巴结很小或无生发中心,浆细胞也很少。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婴儿期短暂性低丙球蛋白血症一般治疗
一、治疗
本病大部分患者不需应用γ-球蛋白制剂,如婴儿生长正常,血清IgG大于2.0g/L,并证明有抗体形成,则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应每隔3~4个月测定1次免疫球蛋白含量。如感染严重且免疫球蛋白水平很低,有必要补充γ-球蛋白,所用剂量同先天性性联无γ-球蛋白血症。
二、预后
这一缺陷可得到恢复,预后良好。
疾病护理:
婴儿期短暂性低丙球蛋白血症一般护理
注意保持患儿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母乳喂养,乳母请注意加强营养,多吃瘦肉、鸡汤、鱼汤以及牛奶等高蛋白的食物,同时多吃点蔬菜、水果类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
疾病饮食:
婴儿期短暂性低丙球蛋白血症饮食原则
加强护理和营养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预防感染。婴儿肌纤维瘤病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饮食治疗主要方法:
禁用麦食,多用各种维生素和蛋白质,少进脂肪和碳水化物,避免多渣食物,供给充足水分。治疗初期不用淀粉类食物,而较多给葡萄糖和果糖。可较多给蛋白乳及乳酸去脂牛乳,因富于蛋白质,应作为主要饮食。此外如豆制品、鸡蛋白、瘦牛肉、鱼、鸡肉、肝及猪舌等蛋白质可做成泥和易消化的软食,逐渐增加,以维持营养。也可给熟香蕉或香蕉粉。注意加用鱼肝油或维生素A、D制剂及钙剂。以后逐渐加全牛乳、水果泥、菜泥、麦芽糖及蔗糖等。最后才添加淀粉食品,可先从藕粉类淀粉制品开始,然后试用糕干粉、米粉、代乳粉等。对加用麦粉类食物要十分慎重。如再出现消化吸收不良,应恢复最简单的食品,以后再逐渐添加其他食物,和治疗初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