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阴道壁脱垂

阴道壁脱垂

阴道壁脱垂简介:阴道壁脱垂包括有尿道膨出、膀胱膨出、子宫后穹窿脱垂、以及直肠膨出。病人来医院时最常见的生活不适症状多是下坠感、长期便秘、里急后重、下腹及骨盆腔疼痛、尿失禁或频尿、阴道壁突出阴道口外造成走路不适等。大部分的阴道壁脱垂多不是单一发生,有时合并好几种脱垂一起存在。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骨盆底网片修复系统,骨盆底网片修复系统,骨盆底修复系统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阴道壁脱垂症状诊断

  阴道前壁脱垂:

临床症状:

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自觉下坠、腰酸、并有块状物从阴道脱出,实为膨出的阴道前壁。长久站立,激烈活动后或加腹压时块状物增大,下坠感更明显。若仅有阴道前壁合并膀胱膨出时,尿道膀胱后角变锐,常导致排尿困难而有尿潴留,甚至继发尿路感染。若阴道前壁完全膨出时,尿道膀胱后角消失,在咳嗽、用力屏气等增加腹压时有尿液溢出,称张力性尿失禁。

  诊断:

患者有上述明显症状。阴道检查时,阴道口松弛常伴有陈旧性会阴撕裂。阴道前壁呈半球形隆起,触之柔软,该处粘膜变薄透亮,皱襞消失。当患者用力屏气时膨出的阴道前壁明显可见。

  阴道后壁脱垂:临床症状:轻者多无不适。重者自觉下坠、腰痛及排便困难,有时需用手指推压膨出的阴道后壁方能排出粪便。

  诊断:

检查时见阴道后壁呈半球状块物膨出,肛诊时指端向前可进入突向阴道的盲袋内。患者多伴有陈旧性会阴撕裂。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阴道壁脱垂疾病病因

  阴道前壁脱垂:

病因:宫颈两侧的膀胱宫颈韧带对维持膀胱的位置起着重要作用。若分娩时上述筋膜、韧带过渡伸展或撕裂,产褥期又过早参加体力劳动,致使阴道支持组织不能恢复正常。膀胱及与其相连的阴道前壁上2/3段即可向下膨出。形成膀胱膨出。膨出的膀胱随同阴道前壁仍位于阴道内,称I度膨出;膨出部位暴露于阴道口外称II度膨出;阴道前壁完全膨出于阴道口外,称III度膨出。

  阴道后壁脱垂:

病因:阴道分娩的产妇,当第二产程延长时,直肠阴道间筋膜以及耻骨尾骨肌纤维长时间受压而过度伸展或撕裂,导致直肠前壁似盲袋突向阴道后壁,成为伴直肠膨出的阴道后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较阴道前壁脱垂少见。长期便秘、排便时用力向下屏气以及年迈体弱可加剧其膨出程度。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阴道壁脱垂预防

  1、更年期是女性生理功能从成熟到衰老的一个转变时期

也是从生育成熟期进入老年期的过渡时期。在此期间,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直至最后消失。因此,妇女在更年期及老年期一方面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低下,使盆底组织及子宫的悬吊装置变得薄弱,张力减退。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妇女的体质也逐渐衰弱,全身的组织张力亦日趋减退。故更年期及老年期的妇女容易发生阴道脱垂所以做好妇女更年期及老年期的保健,对预防阴道脱垂也是极为重要的。

  ⑴更年期及老年期的妇女应特别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同时更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减少精神负担,排除紧张焦虑、恐惧的心情。

  ⑵应适当减轻工作,避免参加重体力劳动。

  ⑶要注意营养,适当进行身体锻炼,坚持做肛提肌运动锻炼,以防组织过度松弛或过早衰退。

  ⑷积极防治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和习惯性便秘,定期进行全身及妇科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更年期和老年期妇女的各种常见病。

  ⑸及早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在除外妇科肿瘤、心血管疾病、乳腺癌、高脂血症和肝胆疾患等全身性疾病时,应及时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它不但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减轻和缓解更年期症状还可以改善更年期和老年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减退甚至消失而产生阴道脱垂和阴道壁膨出的生理学基础。

  2、妇女一生中要经历许多特殊的生理时期

也是她们易于患病的时期做好这些时期的保健,可以避免或减轻产生阴道脱垂的病理学基础,是预防更年期和老年期妇女发生阴道脱垂的关键。

  ⑴加强妇女的劳动保护:

过度的负重作用及体姿用力是阴道脱垂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妇女的劳动保护,是预防和减少阴道脱垂的可靠保证。

  ⑵做好青春期保健:

女子在12~18岁之间称为青春期。由于青春期卵巢及女性生殖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受外界和内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各种疾病从而影响女子的正常发育和生殖功能发育不良的女子,其肌肉虚弱,韧带张力较差,往往伴有腹壁松弛而无力称无力型体格。这种人通常伴有内脏器官下垂(如肾下垂胃下垂等)如果由于某些原因而使腹内压力增加,就容易发生阴道脱垂因此,做好青春期保健对保证妇女身体健康及正常发育、预防阴道脱垂的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⑶注意月经期保健:

月经期虽属生育期妇女的一种生理现象,但是,妇女在月经期间大脑皮质兴奋性降低加之,受内分泌的影响而盆腔充血,故全身及局部抵抗力都降低。如不注意月经期保健,容易引起妇女各种急慢性疾病,影响妇女身体健康。特别是妇女在月经期间受到冷的刺激(主要是冷水),容易引起卵巢功能紊乱而导致月经失调甚至闭经认为,卵巢功能与盆腔支持组织的张力有明显的关系闭经时,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少致使盆腔支持组织张力减退,容易发生阴道脱垂,因此,加强月经期保健,对预防阴道脱垂的发生也有很大的意义。

  ⑷切实做好孕期保健:

做好妇女的孕期保健,及时发现并纠正胎位异常防止发生胎位性难产,也是预防阴道脱垂的重要措施之一。

  ⑸正确处理分娩各产程:

分娩损伤是阴道脱垂的重要病因。产程愈长,阴道脱垂的发病率愈高,这是与支持子宫的悬吊装置和盆底软组织遭受损伤的机会较大有关。第一次分娩时所造成的损伤更是关键。在阴道脱垂患者中,第一胎产后发病者最高约占30%。因此正确处理分娩各产程,防止产伤,是预防阴道脱垂的最重要环节。

  ⑹认真做好产褥期保健:

产妇从胎盘娩出后至生殖器官恢复到非妊娠状态一般需6~8周,这段恢复过程称产褥期在产褥期中,妇女的解剖和生理变化均较大,此期若未引起重视,最容易发生阴道脱垂。据报道,产褥期阴道脱垂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期多系1个月内参加劳动者阴道脱垂发生率最高,占全部病例的85%以上。这是由于产褥期子宫及其支托结构因妊娠分娩而造成的生理及病理的改变,尚未得到充分恢复之前过早参加劳动(包括繁重的家务劳动)容易引起阴道脱垂。因此,认真做好产褥期保健,对预防阴道脱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⑺切实做好哺乳期保健:

哺乳期间卵巢功能下降。尤其产后长期哺乳,可因卵巢功能长期处于低落状态而导致子宫萎缩,子宫的支持结构和悬吊装置松弛无力,盆底肌肉的张力和弹性减退,在这种情况下,如遇到增加腹压或体姿用力等外因条件均可诱发阴道脱垂哺乳期在1年以内者阴道脱垂患者仅占9%以下而哺乳期在1年以上者占90%以上。说明哺乳期在1年以上者,阴道脱垂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另外发现妇女在哺乳期承受腹压后子宫位置下降较非哺乳期明显,因此,切实做好妇女哺乳期保健,是预防阴道脱垂的重要措施。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阴道壁脱垂鉴别诊断

  1.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与阴道后壁膨出均感到会阴部有物突出、下坠感,腹压增加时肿物突出明显,卧床休息则减轻。但子宫脱垂的脱出物下端可见子宫颈口,向下用力时宫颈下降。而阴道后壁膨出宫颈仍在正常位置,于坐骨棘水平或棘上,肛门指诊指尖可进入膨出软块内。

  2.直肠脱垂:

增加腹压如咳嗽、排便、走路等即有肿物自肛门脱出。完全脱出时,肛门有下坠或胀感。肛门指诊:肛门括约肌松弛,脱出组织为两层全层肠壁,所以触之较厚。而直肠膨出部位位于阴道口,阴道后壁有球形膨出。

  3、直肠狭窄:

患者有下坠感及长期便秘,应与直肠膨出区别。本病往往于排使后仍感粪便排出不净,有里急后重感,粪便变细。常有肛门及直肠手术、损伤等病史。检查时可见肛门周围皮肤湿润,存有脓性分泌物。肛门指诊括约肌松弛,向上可摸出狭窄,直肠变硬,无弹性。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1.阴道窥器检查

阴道窥器检查是使用阴道窥器对阴道进行检查,用于观察阴道有无异常。

2.阴道触诊

阴道触诊是用医生手指或触觉来进行体格检查的方法。通过触、摸、按、压被检查局部、以了解阴道内病况。

3.妇科检查

妇科检查是对妇女进行较为全面的检查,可以预防和及时对疾病作出诊断治疗。 妇科常规检查 妇科常规检查是对妇女进行的常规的妇科检查,分为妇科专科体检及相关辅助检查。是治疗疾病之前都必须进行的首选项目,目的在于有效诊断和检查患者的具体病情,根据实际情况为患者拟定治疗方案。

4.外阴部妇科常规检查

外阴部妇科常规检查是对外阴进行初步的常规检查,用于为进一步的诊断提供依据,同时可以预防和及时治疗阴道疾病。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3、有无排便困难、尿失禁等伴随症状?

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5、治疗情况如何?

6、有无药物过敏史?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