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简介:缺血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ischemia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PVT)属Q-T间期正常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中的一种类型。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心脏
- 无传染性
- 60%
- 所有人群
- 胸痛,心动过速,心悸
- 心力衰竭,阿斯综合征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无
- 心血管内科
- 药物治疗
- 2-4个月
- 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 动态心电图,心电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 常见药品
- 阿替洛尔片,阿替洛尔片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一、症状
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可有心悸、胸闷、头晕,甚至晕厥、阿-斯综合征、猝死。本型室性心动过速发作不稳定。发作短暂,常可迅速发展成为心室颤动,晕厥、猝死发生率高。尚有原发疾病症状。如急性心肌梗死或变异型心绞痛,可伴剧烈的胸痛。
二、诊断
1.心电图特点 室性心动过速呈多形性,部分可呈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QRS波增宽、畸形,时限>0.12s;心室率为150~300次/min,节律不齐发作间歇期 Q-T间期、T波、U波均正常,无长-短周长或极短联律间期性室性期前收缩诱发现象,但可见R-on-T室性期前收缩。无缓慢性心律发生;可伴有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
2.多有缺血性心脏病的病史。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型室性心动过速大多见于冠心病,可伴或不伴发于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心肌损害,可有也可无急性心肌缺血。可伴发于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少数可因其他病因引起,如心肌病、心室肥厚、二尖瓣脱垂等。由于其病情多变、发作短暂且猝死率高,临床少见,因此,对这类室性心动过速的深入研究甚少,其真实发生率也不清楚。
二、发病机制
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给程序期前刺激可引发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在长Q-T间期延长综合征患者中用程序期前刺激法很少能诱发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这是两者不同之处。可能属于折返机制,与局部传导延迟有关。部分患者亦可转变为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疾病预防:
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是本类型心律失常预防的根本性措施。
2.对室速患者应及时控制频发的室性期前收缩,避免应用已知能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同时积极纠正某些危险因素,如低钾、低血镁、心力衰竭。
3.对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要预防复发。
疾病鉴别:
缺血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与其他多形性室速的鉴别较困难,常与下列心律失常鉴别:
1.需与一般室速或心室颤动相鉴别 一般室速表现为一系列形态几乎固定的宽大QRS波,ST段与T波可以辨认,发生往往不会自行停止;一般室速也可由RonT室早诱发,但室早配对间距较短。室颤时无法识别QRS波及ST段与T波,心室率大于300次/min,极不规则,一般不会自行终止,电击复律有效,而缺血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呈多形性,部分可呈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QRS波增宽、畸形,时限>0.12s;心室率为150~300次/min,节律不齐发作间歇期 Q-T间期、T波、U波均正常,无长-短周长或极短联律间期性室性期前收缩诱发现象,但可见R-on-T室性期前收缩。无缓慢性心律发生;可伴有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
2.需与其他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相鉴别 下列两点有助于鉴别诊断:①室性心动过速发作之前或刚终止之后的心电图上,如有Q-T间期延长和U波的存在,相对长的联律间期,或典型的诱发顺序(长-短周长)等,则支持TDP; ②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时的临床情况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3.本病应与发作性晕厥和猝死的疾病鉴别 例如应与间歇依赖性TDP、预激综合征伴极速性心房颤动、特发性心室颤动、Brugada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癫痫等相鉴别。应除外继发性Q-T间期延长。
疾病检查:
1.心电图检查特点
(1)室性心动过速呈多形性:部分可呈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QRS波增宽、畸形,时限>0.12s。
(2)心室率为150~300次/min:节律不齐。
(3)可呈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不定,短者1~2min后可恢复正常。
(4)发作间歇期 Q-T间期、T波、U波均正常:无长-短周长或极短联律间期性室性期前收缩诱发现象,但可见R-on-T室性期前收缩。无缓慢性心律发生。
(5)程序期前刺激可诱发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6)可伴有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缺血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一般治疗
一、治疗
由于本型室性心动过速具有潜在的致命特点,必须给予积极的治疗。
1.药物治疗 ⅠA、Ⅲ类抗心律失常药治疗有效。首选静脉推注普罗帕酮(心律平)70mg或静脉推注利多卡因50mg,有效后再以2mg/min利多卡因持续静脉滴注。也可用25%硫酸镁10ml稀释后静脉缓慢推注,有效后1次/d,可用7天。胺碘酮疗效也好。普鲁卡因胺也有明显疗效。
2.持续发作需进行同步直流电击复律,反复发作者需安置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
3.PTCA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抗心肌缺血药物,如硝酸甘油类、钙拮抗药等,有助于预防复发。
4.不宜做心内标测指导下的外科手术治疗。
5.起搏治疗预防发作无效,交感神经刺激、异丙肾上腺素等可使病情恶化,应禁用。补钾、补镁对发作的预防和治疗无效。
二、预后
典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冠心病,室速发作时可伴有或不伴有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机制多为折返激动有关。其特征为:室速呈多形性,基础心律时QT间期、T波或U波正常,起搏对以后发作无效,异丙肾上腺素不仅无效且可使病情恶化。多形性室速伴发极短的联律间期,临床表现为心悸、眩晕、晕厥,反复发作可致死亡。
疾病护理:
缺血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一般护理
饮食宜高热量、高维生素而易消化的食物,平时可服用益气养心的药膳,如人参粥、大枣粥、莲子粥等。
疾病饮食:
缺血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饮食原则
食疗:
心律失常有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过早搏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脏传导失常等,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畏寒、浮肿、喘促等。
中医辨证治疗
气阴两虚型
[临床表现] 心悸怔忡、自汗、神倦乏力、纳呆,舌质红,苔薄白,脉细略数。
[食疗药膳]
1.酸枣仁粥:酸枣仁20克(炒黄研末),粳米100克,加水煮成粥,空腹食之。
2.圆肉糯米粥:圆肉20克,糯米60克,白糖适量加水煮粥,空腹食之。
3.莲子百合煨猪肉:莲子50克,鲜百合60克,瘦猪肉150克,同放入锅内加水,再加入葱、姜、盐、米酒、味精适量作调料。先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煨炖1小时即可,食莲子、百合、猪肉并饮汤。每日1--2次。
阴虚火旺型
[临床表现] 心悸、心烦少眠、头晕目眩、腰酸耳鸣,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或促。
[食疗药膳]
1.黄芪黄鳝猪肉汤:黄芪30克,黄鳝2条,瘦猪肉60克。黄鳝去内脏,切段,同瘦猪肉、黄芪加水共煮熟去黄芪后食用。
2.鳖肉枸杞汤:鳖1只(约500克),枸杞30克,女贞子25克,莲子15克。将鳖宰杀,去内脏、头,加上述中药共煮熟,去药渣吃鳖肉饮汤。
3.猪脑炖枸杞:猪脑1具,淮山30克,枸杞20克。将淮山、枸杞用纱布包扎好,与猪脑加水共炖,将熟时下少许盐或调料食之。
心脾两虚型
[临床表现] 心悸、面色苍白、失眠、头晕、食欲不振,舌质淡,脉细。
[食疗药膳]
1.白鸽参芪汤:白鸽1只,北芪30克,党参30克。将白鸽去毛及内脏,洗净,同北芪、党参一起放锅内煮汤,吃鸽肉饮汤。
2.大枣炖猪心:猪心100克,大枣25克,同置碗内加水,文火炖2小时后调味食用。
3.羊肉枸杞汤:羊肉60克,枸杞30克,黑豆30克,淮山药20克,红糖25克,水煎熟,喝汤吃羊肉。每日1次。
脾肾阳虚型
[临床表现] 全身虚肿、身寒怕冷、神疲乏力、腰酸,纳少,舌质胖淡,苔薄白腻,脉沉迟。
[食疗药膳]
1.米酒核桃汤:米酒50毫升,核桃仁6个,白糖30克。将核桃仁与白糖共捣为泥,放入锅中,下米酒调匀,以文火煎煮10分钟即可,每日1—2次。
2.熟附羊肉麻雀汤:羊肉300克切块洗净,麻雀2只(去毛及内脏)洗净,熟附子15克,生姜3片,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时,调味食用。
3.参茸炖鸡肉:鸡肉100克,高丽参6克,鹿茸3克,一齐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文火隔水炖3小时,调味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