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鼻前庭炎

鼻前庭炎

(鼻前庭皮肤弥漫性炎症,鼻疳)

鼻前庭炎简介:鼻前庭炎(vestibulits of nose)是鼻前庭皮肤的弥漫性炎症。经常挖鼻,急、慢性鼻炎和鼻窦炎、变态反应或鼻腔异物(多见于小儿)的分泌物刺激,长期在粉尘(如水泥、石棉、皮毛、烟草等)环境中工作,易诱发或加重本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者鼻前庭皮肤红肿,疼痛,严重者可扩及上唇交界处,有压痛,表皮糜烂并覆盖有痂皮。慢性者鼻前庭部发痒,灼热和结痂,鼻毛脱落,皮肤增厚,皲裂或覆盖有鳞屑样痂皮。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辛夷鼻炎丸,防芷鼻炎片,胆木浸膏糖浆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一、症状诊断

  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1、急性者鼻前庭皮肤红肿,疼痛,严重者可扩及上唇交界处,有压痛,表皮糜烂并盖有痂皮,

  2、慢性者鼻前庭部发痒,灼热和结痂,鼻毛脱落,皮肤增厚,皲裂或盖有鳞屑样痂皮。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经常挖鼻,急、慢性鼻炎和鼻窦炎、变态反应或鼻腔异物(多见于小儿)的分泌物刺激,长期在粉尘(如水泥、石棉、皮毛、烟草等)环境中工作,易诱发或加重本病。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一、预防

  1、禁止挖鼻,成人禁拔鼻毛。

  2、多涕儿童及鼻炎患者,要注意经常擤尽鼻涕,使鼻腔保持通畅及干净。

  3、积极治疗一切鼻腔病。

  4、及时服药及使用外用药。

  5、不可乱用外用药,并注意其用药后的反应。对药物性皮炎者,禁用有致敏可能的药物。

  6、婴幼儿涂药,用药宜少而薄,不能多而厚,以防药物堵塞鼻腔,有碍呼吸。

  7、禁止用肥皂水洗患处。

  8、哺乳儿,注意勿使奶汗侵入皮损区。

  9、如屡治不愈者,应排除糖尿病的可能。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一、鉴别

  1、应与儿童鼻部湿疹区别,后者与变态反应有关,具有剧烈痒感。急性者在鼻前庭内及其与上唇交界处皮肤红肿,或有皲裂及浅表糜烂。病人常感鼻孔内疼痛不适。慢性者鼻毛常脱落,局部皮肤稍增厚,表面有干痂和脱皮,可见皲裂,触之疼痛。病人有鼻孔内发痒,发热感。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1.前庭功能检查

通过特殊检查对耳朵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当人体平衡出现障碍时,如走路向一侧偏斜等,就需要作前庭功能检查以确定前庭器有无疾病、其病变程度和性质。通过观察前庭系病变引起的自发体征,或通过用某种生理性或非生理性刺激诱发前庭反应进行观察,以助推断前庭系病变的程度和部位。前庭功能是维持人体平衡的 3个主要因素之一。负责前庭功能的器官称为前庭器,位于内耳,包括3个半规管(外、上和后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 椭圆囊和球囊中各有一囊斑,或称耳石器。这些都是前庭末梢感受器。 3个半规管司运动平衡(如走路、翻跟头)。椭圆囊和球囊司静止平衡(如坐或立)。

2.鼻腔内镜检查

鼻内镜是硬性内镜,带有光线充足的冷光源,通过镜像放大,能深入鼻腔清晰地观察到从前到后的解剖结构,鼻腔手术从盲目经验式操作转变为注重保护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手术。 

3.鼻前庭

鼻前庭位于鼻腔的前下份,主要由鼻翼围成,内面衬有皮肤,长有鼻毛,具有滤过和净化空气的功能,对吸入的空气形成阻力。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3、有疼痛、发热、干燥、痒等伴随症状?

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5、治疗情况如何?

6、有无药物过敏史?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鼻前庭炎一般治疗

  1、西医治疗

  消炎消肿,洁净痂皮,去除病因,改正挖鼻习惯。局部用鼻软膏、抗生素软膏,每日3-4次,若有皲裂可先用10-20%硝酸银液烧灼。对急性病例可局部加用热敷或红外线理疗,重症可全身加用抗炎药物。

鼻前庭炎辨证论治

  一、辨证选方

  1.肺经蕴热,邪毒外袭

  治法:清热泻肺,解毒散邪。

  方药:黄芩汤(《医宗金鉴》加减。黄芩10g,桑叶10g,菊花10g,麦冬10g,栀子10g,连翘10g,薄荷6g,桔梗6g,知母10g,丹皮10g,甘草6g。若大便闭结者加瓜蒌仁、生大黄,热毒壅盛,焮热痛甚者,可加黄连、丹皮以清热解毒,红肿甚者加大青叶、板蓝根。

  2.脾胃失调,湿热郁蒸

  治法:清热解毒、理脾渗湿。

  方药:萆薢渗湿汤(《疡科心得集》)加减。黄柏10g,苍术10g,萆薢10g,泽泻15g,滑石20g,茯苓15g,苡仁15g,苦参10g,地肤子10g,白鲜皮10g,蚕砂10g,槟榔10g。若湿热盛者加黄连、苦参、土茯苓,痒甚者加荆芥、防风、白鲜皮、地肤子,病情缠绵反复发作者加黄芪、白术、金银花,小儿脾弱腹胀便溏者合用参苓白术散以健脾消极除湿。

  二、专方验方

  1.杏仁捣烂用人乳调敷患处。

  2.桃叶嫩心,捣烂外敷。

  三、其他疗法

  1.用内服中药渣再煎,局部热湿敷。

  2.用漆大姑、苦楝树叶、桉树叶各30g,煎水外洗。湿盛黄脂多者用明矾3g、生甘草10g,煎水外洗。

  3.黄连膏、玉露膏外涂。

  四、中药

  1.银黄口服液,功用:清热、解毒。每日3次,每次1支。每支10ml。

  2.黄连上清丸,功用:清热、降火、通便。用法:6g,每日2次。

  3.牛黄解毒片,功用:清热解毒。用法:2~4片,每日3次。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鼻前庭炎一般护理

  不可乱用外用药,并注意其用药后的反应,对药物性皮炎者,禁用有致敏可能的药物,婴幼儿涂药,用药宜省宜薄不能多而厚,以防药物堵塞鼻腔,有碍呼吸。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鼻前庭炎饮食原则

  一、饮食

  1、注意多摄取一些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的食物很重要。比如可以多吃诸如猪肝等的动物内脏,蛋类、豆制品、胡萝卜、南瓜、核桃、绿叶蔬菜等等。

  2、禁食刺激性辣味食品(大葱、大蒜、雪里红、榨菜、芥菜、胡椒、辣椒、韭菜、咖哩、大量的姜)及难以消化的食物。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