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肿瘤性出血简介:部分颅内肿瘤可以引起颅内出血,特别是对于临床以出血为首发症状的脑肿瘤病人,由于起病较急,需要得到及时诊断、治疗,应引起医生的重视。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颅脑
- 无传染性
- 手术治愈率约40%
- 所有人群
- 颅内高压,昏迷,呼吸异常
- 癫痫发作与癫痫综合征
- 常见药品
- 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甘油氯化钠注射液,甘油氯化钠注射液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颅内肿瘤性出血症状诊断
一、症状:
1.通常肿瘤性颅内出血与其他原因出血的临床表现不一样,对于一位已知患脑肿瘤的病人突然病情加重,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情况时,肿瘤急性出血的可能性极大。但对于仅以出血为首发症状的脑肿瘤病人,此时,原发的肿瘤往往被忽视。因此,对于有异常部位的出血,又无其他引起出血的危险因素或原因的病例,应怀疑有肿瘤出血,进一步行CT扫描和核磁共振检查。有报道在颅内肿瘤出血的病人中,约24%的病例是以出血为首发症状。
2.在CT和磁共振影像应用以前,肿瘤性出血的诊断多靠外科手术或活检,随着CT和磁共振的广泛应用,确诊颅内肿瘤出血已非难事。绝大多数肿瘤性出血经CT增强对比后即可确诊。
二、诊断
在CT和磁共振影像应用以前,肿瘤性出血的诊断多靠外科手术或活检,随着CT和磁共振的广泛应用,确诊颅内肿瘤出血已非难事,绝大多数肿瘤性出血经CT增强对比后即可确诊。
疾病病因:
颅内肿瘤性出血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1.引起出血的肿瘤中,以转移性肿瘤要较原发性肿瘤常见。在转移性肿瘤中,以支气管肺癌,黑色素瘤、绒瘤和胃癌最常见,此外,还有肝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在原发性颅内肿瘤的出血中,以胶质母细胞瘤和少枝胶质细胞瘤最为常见,星形细胞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室管膜瘤、脑膜瘤、垂体腺瘤、脊索瘤和神经纤维瘤等也能引起出血,髓母细胞瘤出血多发生于儿童。肿瘤出血的类型依肿瘤的类别和生长部位不同而异,可有脑实质内、脑室内、蛛网膜下腔,硬膜下和硬膜外出血。Wakai等人对45例肿瘤出血分析表现,83%为肿瘤内或脑实质内出血,15%蛛网膜下腔出血,2%硬膜下出血。
2.肿瘤内出血:脑实质内出血是肿瘤出血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大多为瘤内出血,仅15%的出血位于肿瘤周围。在原发性肿瘤的出血中,以胶质母细胞瘤、恶性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和垂体腺瘤最常见;在转移性肿瘤中,以肺癌、黑色素瘤、绒瘤和胃癌最常见,约2/3的肿瘤出血为急性起病。
3.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仅次于脑实质内出血的另一种类型,多由位于脑表面的肿瘤、胶质母细胞瘤、脑膜瘤、星形细胞瘤、垂体腺瘤和转移癌引起,其中,转移癌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要较原发肿瘤的发生率高。
4.脑室内出血:肿瘤引起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较低。可由脑实质内出血破入脑室或由生长在脑室内的肿瘤出血引起,常见的肿瘤有脉络丛乳头状瘤、室管膜瘤和转移癌等。
5.硬膜下出血:肿瘤引起硬膜下出血的发生率较低,以转移癌最多见。出血的主要来源可能是肿瘤出血流到硬膜下或由于肿瘤的侵袭导致位于硬膜下的桥静脉破裂,相关的肿瘤还有黑色素瘤、恶性淋巴瘤、前列腺癌、肺癌、肝癌等。脑膜瘤有时可引起硬膜下血肿。
5.硬膜外出血:极少见,可由脑膜瘤引起。
二、发病机制:
出血机制很复杂,不同肿瘤的出血可有其不同的诱发因素,大致可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大类。所谓直接因素是指肿瘤本身所引起的出血:
1.肿瘤血管的缺陷 有血管曲张、管壁变薄、血管瘘等,很易发生血管破裂,以胶质母细胞瘤多见。
2.肿瘤的本质为多血管性,含有大量的血窦,易损伤出血。
3.血液质量的异常 如白血病。
4.随着肿瘤增大,血液供应增加,新生动脉因不能抵抗血压的压力,而发生动脉瘤性曲张、破裂。
5.瘤细胞对血管壁的破坏。
6.静脉血栓形成或被瘤细胞阻塞。
7.放射治疗、头部外伤、手术操作等。
所谓间接因素,是指非肿瘤本身直接引起的出血。当颅压增高超过微循环灌注压时,则血流停滞、缺氧、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管壁破裂,发生血管周围灶状出血,被称为微循环出血。当颅压继续升高达到极为严重程度时,则致脑干移位和扭曲,发生大片出血,被称为体循环出血。
疾病预防:
颅内肿瘤性出血预防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吸烟,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1/3。其次,不酗酒。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
疾病鉴别:
颅内肿瘤性出血鉴别诊断
对于以出血为首发症状的脑肿瘤病人,应注意与脑动静脉畸形、动脉瘤、高血压及烟雾病等脑出血性疾病相鉴别。影像学如发现肿瘤病灶,可以明确诊断。
疾病检查:
颅内肿瘤性出血检查
在出血急性期,CT片上呈现高密度影,周围低密度或等密度区,伴有占位效应,强化后呈不同程度的不规则密度影。慢性期,随血肿的液化、吸收,出血的高密度灶转为等密度或低密度。但CT对位于颅底或后颅凹的病变欠敏感、有时不能将肿瘤内多发性小钙化斑与小出血灶区别开来。磁共振是目前有效的影像诊断手段,它不仅对出血的类型,而且对血肿的转归均能准确诊断,能诊断CT所不能确诊的病变,特别是对于脑血管畸形的鉴别诊断,明显优于CT。此外,对于血图像运丰富的肿瘤应进一步行脑血管造影。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颅内肿瘤性出血一般治疗
颅内肿瘤性出血西医治疗
一、治疗:
颅内肿瘤出血的治疗包括血肿的清除和肿瘤的切除,小的出血可不必特别处理,而较大的出血,特别是因出血凶猛而有较明显占位效应,在颅内压急剧升高的情况下,需急诊外科手术。手术在清除血肿的同时,应将肿瘤一并切除,否则有引起再出血的危险。但对于恶性肿瘤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切除,术后辅以放疗、化疗。
二、预后
大部分颅内肿瘤出血的病人预后较差,这是由于引起出血的肿瘤多为恶性程度较高的颅内原发肿瘤或转移癌以及出血本身对脑的损害,只有极少数病人由于早期发现,及时得到治疗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疾病护理:
颅内肿瘤性出血一般护理
颅内肿瘤性出血护理
颅内肿瘤恶性程度很高并对人的生命健康威胁极大,患者往往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而悲观绝望,情绪低落,常常意识到死亡威胁的存在,表现出极度的恐慌,对治疗信心不足,尤其是晚期患者 。对此我们应有同情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经常与患者交谈,以治疗效果好的病例来教育和鼓励其正确对待疾病,充分肯定放疗取得的效果,使他们解除顾虑,坚定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疾病饮食:
颅内肿瘤性出血饮食原则
颅内肿瘤性出血饮食保健
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