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局部麻醉药中毒

局部麻醉药中毒

局部麻醉药中毒简介:局部麻醉药包括普鲁卡因(procaine)、可卡因(cocaine)、利多卡因(lidocaine)、麻卡因(marcaine)、卡波卡因(carbocaine)、丙胺卡因(prilocaine)等,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起抑制作用,但中毒时可引起中枢神经兴奋、心脏抑制、血管扩张等,从而出现有关症状。近年来,在孕妇分娩时,常应用上述某种局部麻醉药镇痛,此类药物被母体吸收后可以经过胎盘导致新生儿中毒;偶因用于骶管阻滞或宫颈周围麻醉时,不慎将局麻药注射到胎儿体内,可使初生婴儿发生严重中毒症状。初生婴儿的肝、肾发育尚未成熟,对这些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功能甚差。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盐酸纳洛酮注射液,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氧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一、症状:

  血液中局麻药的浓度达到或超过足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种兴奋或抑制临床症状时,称毒性反应。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可将毒性反应分为两类,即兴奋型和抑制型。轻度兴奋型的临床表现为精神紧张、多语好动,亦可伴有轻度心率增速。程度较重者可主诉气促甚至窒息感,但呼吸频率和深度并无明显改变。

  分娩时局部麻醉药中毒时,患儿出现头晕,呕吐,谵妄,惊厥,昏迷,休克等,甚至死亡,丙胺卡因中毒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初生婴儿局部麻醉剂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无力或窒息,心动徐缓,肌张力减低;常见惊厥,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眼-头反射消失等,以上症状一般在生后6~12小时内出现,有些新生儿可在生后立即发生,惊厥发作大多为强直型,少数为阵挛-强直型。

  此外,新生儿由于缺氧血症引起的脑病,常在婴儿出生12~24小时以后出现类似症状,故如母亲有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史,而新生儿在出生后早期发生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眼-头反射消失等,并在复苏后仍有上述征象,则高度提示为局部麻醉药中毒,有时,在病婴的头皮发现穿刺痕迹,并可于该部吸出少量药液。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一、病因:

  在孕妇分娩时,常应用上述某种局部麻醉药镇痛,此类药物被母体吸收后可以经过胎盘导致新生儿中毒;偶因用于骶管阻滞或宫颈周围麻醉时,不慎将局麻药注射到胎儿体内,可使初生婴儿发生严重中毒症状,初生婴儿的肝,肾发育尚未成熟,对这些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功能甚差。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一、预防:

  除了由于品种,耐药性,过敏反应外,均与用量有关,因此年老,年幼,体弱者应用要慎重,先尝试应用小剂量,待观察无严重反应后再继之全量给药;另外也应观察用药后有无发生皮疹,荨麻疹,颜面水肿,口唇水肿的过敏反应。用药持续时间也不宜太长,一俟局部疼痛。瘙痒症状缓解,即应停止使用。 若行全身性给药,其药效不仅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而且心脏、骨骼肌和平滑肌的功能也受到干扰,逾量时可致中毒和死亡。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一、鉴别:

  乙醚中毒乙醚的精制品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外科麻醉,是一种古老而安全有效的全身麻醉剂,其急性中毒主要于吸入过量,临床表现临床上所见乙醚吸入大量而致延麻痹者,都是由于不认真对待,不发现呼吸出现了浅速,浅慢,抽泣样或叹息状变化,未注意呼气与吸气出现了较常停顿以及呼及节律系乱等呼吸停止的先兆,而致时间高浓度入所造成,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可严重后果产生。

  硫喷妥内中毒硫喷妥钠又名戊硫巴比妥钠,潘透撒,为一种短时作用的巴比妥类芭物,临床上主要用于短时间的外科手术,通常用其1%-25%的溶液,一次用量为0,5g极量为1.0g/次,硫妥钠为强碱性,静脉法射进若药液漏出血管或外皮下,易组织坏死再者,静脉注射时应缓慢,以免引起中枢抑制而导致呼吸暂停,对于严重酸中毒严重贫血,心脏病,低血,休克,支气管哮喘患者导致呼吸暂停,对于严重酸中毒严重贫血,心脏病,低血压,休克,支气管哮喘患者应慎用或忌用,以免引起中毒。

  可卡因类药物中毒可卡因,又名古柯碱,本药最初从古柯树叶中提出,系一生物碱,以后人工合成,为氨基酸和芳香酸的酯,临床上主要作用于表面麻醉药,用于眼,鼻咽喉部手术,此外,尚有普鲁卡因,地卡因,利多卡因和涩卡因,其化学结构与可卡因相似。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一、检查:

  初生婴儿局部麻醉剂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无力或窒息,心动徐缓,肌张力减低;常见惊厥,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眼-头反射消失等,以上症状一般在生后6~12小时内出现,有些新生儿可在生后立即发生,惊厥发作大多为强直型,少数为阵挛-强直型。

  此外,新生儿由于缺氧血症引起的脑病,常在婴儿出生12~24小时以后出现类似症状,故如母亲有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史,而新生儿在出生后早期发生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眼-头反射消失等,并在复苏后仍有上述征象,则高度提示为局部麻醉药中毒,有时,在病婴的头皮发现穿刺痕迹,并可于该部吸出少量药液。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局部麻醉药中毒一般治疗

  一、治疗:

  局麻药口服中毒,应尽快催吐、洗胃(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浓茶)。洗胃后经胃管灌入活性炭和硫酸钠。皮肤及粘膜接触部位都须用水冲洗。注射中毒者于注射部位近中心端用止血带缚扎,减缓吸收。或于局部注射生理盐水稀释药物,也可切开吸引。同时采取输液、利尿等措施以促毒物排出。发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时,用1%亚甲蓝0.1~0.2ml/kg,经5~10分钟由静脉缓慢注射。其他为对症及支持疗法和防止感染。忌用肾上腺素和吗啡。

  初生婴儿局部麻醉剂中毒当有中枢抑制现象时,迅速复苏、给氧,必要时应用人工呼吸器,注射纳络酮、同时采用洗胃(胃液中药物浓度和血浆中相等或更多)、输液、利尿等措施以排除毒物,亦可用换血疗法。发生惊厥时可用巴比妥类及安定等,心搏徐缓可用硫酸甲苯丁胺(恢压敏),每次0.25~0.5mg/kg,肌注或静脉注射。必要时1/2~2小时重复1次,亦可用适量作静脉滴注。其他为对症治疗。

  二、紧急处理

  1.立即停止用药。

  2.早期吸氧、补液,维持呼吸循环稳定。

  3.抽搐、惊厥者可用安定5-10mg肌肉或静脉注射或2.5%硫喷妥钠3~5ml缓慢静脉注射,效果不佳者,可注琥珀胆碱,气管内插管控制呼吸。

  4.有呼吸抑制或停止、严重低血压、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者,应给予包括控制呼吸、升压药、输血输液、心肺脑复苏处理等处理。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局部麻醉药中毒一般护理

  一、护理:

  1、 忌食辛辣食物;

  2、 戒烟酒;

  3、 少喝浓茶或咖啡。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局部麻醉药中毒饮食原则

  一、饮食保健:

  在口服中毒后,可用喝浓茶来催吐,在吐了以后,可以大量饮水,以达到洗胃的效果。

  食疗方(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情况询问医生)

  红枣茶:红枣10枚,白糖10克煮烂,加入5克茶叶冲泡的茶汁饮食。

  适宜食物:

  1、 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偶尔吃点无盐餐。

  2、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3、 多喝水。

  饮食禁忌:

  1、 忌食辛辣食物;

  2、 戒烟酒;

  3、 少喝浓茶或咖啡。

  二、宜吃食物:

  1、宜吃苦味的食物; 2、宜吃水分含量高的食物。

  三、忌吃食物:

  1、忌吃油炸、煎炸的食物; 2、忌吃各种腌制的食物。

  四、推荐食谱:

  1、宜吃苦味的食物; 2、宜吃水分含量高的食物。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