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伤寒简介:副伤寒是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副伤寒甲、乙的症状与伤寒相似,但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病死率较低。本病分布中国各地,常年散发,以夏秋季最多,发病以儿童,青壮年较多。副伤寒丙的症状较为不同,可表现为轻型伤寒,急性胃肠炎或脓毒血症。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湿温、湿瘟
- 肠 血液血管 全身
- 有传染性
- 60%
- 所有人群
- 肚子疼,发烧,食欲减退
- 骨关节炎,骨髓炎,心内膜炎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有
- 传染科,消化内科,急诊科
- 药物治疗
- 14天
- 市三甲医院约(2000-5000元)
- 被动血凝测定,摸空征,粪便隐血试验
- 常见药品
- 氧氟沙星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片,伤寒、副伤寒甲、乙联合疫苗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副伤寒症状
起病初期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与咳嗽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将出现高热高热持续不退;出现以腹胀、腹痛、腹泻;神经系统症状;循环系统症状;脾肿大、中毒性肝炎;皮疹。
副伤寒甲、乙的症状与伤寒类似,但副伤寒丙的症状较特殊。潜伏期较伤寒短,一般为8~10天,有时仅为3~6天。
1.副伤寒甲
乙起病缓慢,但骤起者亦不少见。开始时可先有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痛、呕吐、腹泻等,约2~3天后症状减轻,继而体温升高,伤寒样症状出现。亦有胃肠炎症状显著,并且持续较久者,以副伤寒乙多见,曾被称为“胃肠炎型副伤寒”。发热常于3~4天内达高峰,波动较大,稽留热型少见。热程较短(副伤寒甲平均3周,副伤寒乙2周),毒血症状较轻。出现缓脉与肝、脾肿大。皮疹常较早出现,可遍布全身且较伤寒皮疹稍大而色较深(副伤寒甲),但有时呈丘疹状(副伤寒乙)。肠出血、肠穿孔均较少见。病死率较低。
2.副伤寒丙
副伤寒丙临床又分为伤寒型、急性胃肠炎型及败血症型。
(1)伤寒型:
症状与副伤寒甲、乙大致相似。但常有肝、脾肿大,易出现黄疸及肝功能异常。热程约1~2周,以后热渐退,病情趋向好转。
(2)急性胃肠炎型:
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症状,病程短,约2~5天内恢复。
(3)脓毒血症型:
常见于体弱儿童和慢性消耗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脓毒血症症状。全身症状除高热外,还有寒战、头痛、精神不振或烦躁不安,肝、脾增大,甚至出现黄疸。脓毒血症常引发骨髓炎、关节炎、胸膜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3.病菌反复侵入血循环常导致副伤寒的复发与再燃
以副伤寒甲为多。疗程不足,机体抵抗力低下时易见。偶可复发2~3次。体温逐渐下降又重升,5~7天后方正常。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副伤寒的病原体有三种:副伤寒甲杆菌、副伤寒乙杆菌、副伤寒丙杆菌。又各称副伤寒甲沙门菌、副伤寒乙沙门菌、副伤寒丙沙门菌。
分别属于沙门菌属中A,B,C三群。各种副伤寒杆菌均有“O”和“H”抗原,其中副伤寒丙杆菌还兼有“Vi”抗原。
在自然条件下,副伤寒杆菌一般只能感染人类,以夏秋季发病最多,发病以儿童、青壮年较多。
二、发病机制
病原菌产生的内毒素对本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较重要的作用。病菌在小肠内增殖,穿过肠黏膜上皮细胞到达肠壁固有层。部分病原菌被巨噬细胞吞噬,并在其胞质内繁殖。部分进入淋巴结并在其中生长繁殖,然后经胸导管进入血流,引起菌血症。病原菌可反复多次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菌血症反复发作。病菌向全身扩散,侵入肝、胆、脾、肾、骨髓等器官组织,释放内毒素。内毒素可增强局部病灶的炎症反应,激活单核-巨噬细胞与中性粒细胞,使之产生及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加重炎症。
副伤寒甲、乙的病理变化大致与伤寒相同,肠出血或穿孔少出现,但胃肠炎型患者的肠道病变显著而广泛,且多侵及结肠。副伤寒丙的肠道病变不显著,肠壁可无溃疡形成,但常引起化脓症。败血症副伤寒常有骨、关节、脑膜、心包、软组织等处化脓性迁延性病灶。
疾病预防:
副伤寒预防
本病的最关键预防是做好卫生宣教,搞好粪便、水源和饮食卫生管理,消灭苍蝇。
1.个人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与便后洗手,不吃不洁食物,不要到卫生条件差的摊点、餐馆就餐。不饮用生水、生奶等。家中以及周围有伤寒病人时,更要注意自我保护。对可能污染的物品可选用煮沸、消毒药浸泡等方式消毒。
2.卫生监督部门
改善给水卫生,严格执行水的卫生监督,是控制伤寒流行的最重要环节。伤寒的水型流行在许多地区占最重要位置,给水卫生改善后,发病率可明显下降。
3.隔离
凡有不明原因持续发热病人,要及时到医院诊断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及早隔离、治疗患者。隔离期应至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后15天为止。亦可进行粪便培养检查,1次/5~7天,连续2次均为阴性者可解除隔离。患者的大小便、便器、食具、衣物、生活用品均须作适当的消毒处理。慢性带菌者的管理应严格执行。饮食、保育、供水等行业从业人员应定期检查,及早发现带菌者。慢性带菌者应调离上述工作岗位,进行治疗,定期接受监督管理。密切接触者要进行医学观察23天。有发热的可疑伤寒患者,应及早隔离治疗。
4.疫苗预防
对疫情爆发地区及毗临地区的重点人群进行伤寒菌苗的预防接能够起一定的保护作用。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预防效果尚不够理想,反应也较大,不作为常规免疫预防应用。
疾病鉴别:
一、与伤寒鉴别
1.细菌培养
发热期间血液和骨髓培养阳性率较高。胃肠炎型患者粪便培养易获阳性。有局部化脓病灶的患者,可从抽取的脓液中检出病原菌。
2.伤寒凝集试验
副伤寒甲、乙的凝集效价较高,但副伤寒丙的效价较低。少数患者在病程中伤寒凝集试验始终阴性。
伤寒的潜伏期长短因感染病菌的多少而不同,一般为1至3周。副伤寒潜伏期为3到10天。
二、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细菌培养鉴别
地方性斑疹伤寒(莫氏立克次体感染)、败血症(猪霍乱沙门氏菌为主)、病毒感染(伤寒杆菌为阴性)、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粟粒型肺结核、急性病毒性肝炎(伤寒杆菌为阴性)、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杆菌)、疟疾(疟原虫)
2.慢性肠炎
发烧、便溏,类似痢疾。多发于幼儿和老年人。
3.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组织细胞呈异常增生和浸润。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发热,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贫血、出血。
疾病检查:
一、常规检查
血白细胞大多为3*109/L~4*109/L,伴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嗜酸粒细胞消失,后者随病情的好转逐渐回升。极期嗜酸粒细胞>2%,绝对计数超过4*108/L者可基本除外伤寒。高热时可有轻度蛋白尿。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二、细菌学检查
①血培养是确诊的论据,病程早期即可阳性,第7~10病日阳性率可达90%,第三周降为30%~40%,第四周时常阴性;②骨髓培养阳性率较血培养高,尤适合于已用抗菌素药物治疗,血培养阴性者;③粪便培养,从潜伏期起便可获阳性,第3~4周可高达80%,病后6周阳性率迅速下降,3%患者排菌可超过一年;④尿培养:病程后期阳性率可达25%,但应避免粪便污染;⑤玫瑰疹的刮取物或活检切片也可获阳性培养。
三、免疫学检查
1.肥达氏试验伤寒血清凝集试验
即肥达反应阳性者对伤寒,副伤寒有辅助诊断价值。1:80或1:160以上或恢复未见期血清抗体 倍增高。肥达氏反应结果的判定宜审慎,必须密切结合临床资料,还应强调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的对比。有少数病人抗体很迟才升高,甚至整个病程抗体效价很低(14.4%)或阴性(7.8%~10%),故不能据此而排除本病。应用流行菌株抗原与当地流行菌株相比,可提高阳性率的诊断。
2.被动血凝试验(PHA)
用伤寒杆菌菌体抗原致敏红细胞,使之与被检血清反应,根据红细胞凝集状况判断有无伤寒特异性抗体存在,国内外报道阳性率90%~98.35%,假阳性率5%左右。鲍行豪等曾报道LSP-PHA对伤寒血培养患者的检出率为89.66%,早期病人90.02%,临床确诊者为82.5%,且主要检测的是特异IgM抗体,故可用于早期诊断。
3.对流免疫电泳(CIE)
本方法可用于血清中可溶性伤寒抗原或抗体的检测,操作简便,便于基层推广,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较低,不同作者报道为24%~92%,主要受采集血清时间的影响,发病初期最易测出,故可用于伤寒的早期诊断。
4.协同凝集试验(COA)
利用金葡菌的葡萄球菌A蛋白(SPA)可与抗体IgG的Fc段结合的原理,先用伤寒抗体致敏带有SPA的金葡菌,然后与抗原发生反应,本试验的阳性率在81%~92.5%,特异性为94%~98%,一般来说,其敏感性高于CIE,而特异性较CIE差。
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ELISA的基本原理是用酶促反应的放大作用来显示初级免疫学反应,既可检测抗原,又可检测抗体,用ELISA法检测伤寒患者Vi抗原,灵敏性达1ng/ml,高于CoA法9100ng/ml,并可检测到1∶1024稀释后尿液中的Vi抗原。国内、外用ELISA检测过临床标本中的Vi抗原,V9抗原,LPS,H抗原等,敏感性在62.5%~93.1%,因检测抗原的不同而异,多数在80%以上。杭州鲍行豪等应用ELISA同时检测IgM和IgG抗体,LPS-IgM-ELISA的敏感性为91.38%,特异性为99.02%,LPS-IgG-ELISA分别为93.1%和98.02%,在伤寒的血清免疫学诊断方法中,ELISA方法简便,快速,敏感,特异性高,是公认较好的一种诊断方法。
6.免疫荧光试验(IFT)
Doshi等用伤寒杆菌菌体Vi悬液作抗原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测,140例血培养阳性的伤寒患者134例(95.7%)阳性;394例对照者仅4例(1%)假阳性,目前有关本法的报道尚少,伤寒疫苗预防接种和其它沙门氏菌感染是否会影响本试验特异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四、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1.聚合酶链反应(PCR)PCR方法是8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方法,它能在数小时内在体外将目标基因或DNA片段扩增到数百万倍,检出率较DNA探针高100~10000倍,国外JaeHS等用PCR方法扩增伤寒的鞭毛抗原编码基因,敏感度能检出10个伤寒菌,特异性为100%,PCR方法因其高度敏感,易出现产物污染,所以控制PCR方法的假阳性及假阴性,是提高准确度的关键。
2.DNA探针(DNAProbe)DNA探针是用DNA制备的诊断试剂,用于检测或鉴定特定的细菌,方法是用一段已标记的特定的DNA片段(探针)与标本中已变性的细菌DNA杂交,通过测定是否发生杂交反应来达到检测目的,由于此探针是以细菌专有的特异性基因片断制备,故特异性很高。用DNA探针对培养所得的伤寒杆菌进行检测,敏感性需标本中达1000个细菌才能检出。DNAProbe的特异性高而敏感性低,一般用于菌种鉴定及分离。
疾病就诊: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3、有无高热、脾大等伴随症状?
4、腹痛、呕吐、腹泻等情况。
5、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6、治疗情况如何?
7、有无药物过敏史?
8、家中是否有副伤寒患者?
疾病治疗:
副伤寒一般治疗
一、副伤寒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
(1)对于患者许隔离治疗
须卧床休息;注意圣体体征变化,预防其他感染;给予热量高、营养充分、易消化的饮食,补充必要的维生素。
(2)对症治疗
高热是可应用退热药,患者出现兴奋狂躁症状时应用镇静剂;采用生理盐水灌肠治疗便秘;调节饮食改善腹胀腹泻症状,如减少牛奶及糖类缓解腹胀,少糖少脂肪缓解腹泻。此外可以应用泼尼松等激素类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但有腹胀腹泻患者慎用。
2.病原治疗
目前主要应用喹诺酮类或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氯霉素、磺胺药物、卡那霉素、氨苄西林等对伤寒病原菌也有效,但临床应用上均发现有耐药性。
(1)对非耐药菌株感染
血象、肝、肾功能正常者,可选用:氯霉素、阿莫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噁唑)、丁胺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氟啶酸和其他辅助药物。
(2)对耐药菌株感染
血象、肝、肾功能正常者,可选用:喹诺酮类、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氟啶酸或氟秦酸、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和其他辅助药物。
喹诺酮类、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噁唑)、氯霉素等,儿童慎用,孕妇不宜使用。
3.慢性带菌者的治疗
慢性带菌者的治疗常较困难。一般认为有胆石症或胆囊疾患的慢性带菌者,须同时处理胆囊胆道疾患,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1)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等,用药后胆汁中的浓度高,可用于治疗慢性带菌者。
(2)氨苄西林3~6g/d,丙磺舒1~1.5g/d,分次口服,联合用药,疗程4~6周以上。
(3) 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噁唑)2片/次,2次/d,疗程1~3个月,有一定效果。
4.对并发化脓性病灶者
如发现脓肿已经形成,可行外科手术排脓并加强抗菌治疗。
5.并发症的治疗
并发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胆囊炎、肺炎一般对症治疗; 出现肠出血、肠穿孔时应加强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采取流质饮食。症状严重者应选择手术治疗;并发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控制感染,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肝素、右旋糖酐40静脉滴注,严重者可通过透析治疗。
二、预后
预后与患者的情况、毒血征程度、年龄、有无并发症或加杂症;病菌的毒力;治疗早晚、治疗方法;曾否接受过预防注射等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副伤寒的预后良好,恢复后慢性带菌者较少见。但丙型副伤寒引起骨髓炎、体腔或组织脓肿较多,应加以注意。
副伤寒辨证论治
三、中医偏方
根据病情发展按卫、气营、血辨证施治。
参考药方: 青蒿15(后下) 黄芩12 广藿香15 葛根18 佩兰12 滑石20 金银花20 连翘15 薏苡仁20 法夏12
[加减]:
①头痛:加菊花15 钩藤15 ;高热加栀子12 竹叶15
②腹胀、腹痛:加柴胡10 厚朴18 白芍10
③呕恶者加竹茹15 白豆蔻8(后下)
④出现便血:加丹皮15 水牛角25(先煎) 生地10
⑤出现黄疽胁痛:加茵陈26 溪黄草25
⑥咽干,津液亏损:加石斛15 太子参30
疾病护理:
副伤寒一般护理
副伤寒护理
由于副伤寒较伤寒病情为轻,肠出血、肠穿孔少,故预后较好。但丙型副伤寒引起骨髓炎、体腔或组织脓肿较多,应加以注意。
疾病饮食:
副伤寒饮食原则
副伤寒饮食
适宜食物
宜饮食清淡卫生为主,合理搭配膳食。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