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肉瘤简介:胰腺肉瘤指来源于胰腺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原发性胰腺肉瘤有平滑肌肉瘤、软骨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肉瘤、横纹肌肉瘤、恶性神经鞘瘤、血管肉瘤、恶性血管外皮瘤等,均为个案报道。文献报道的胰腺肉瘤以平滑肌肉瘤最多见。检索国内文献CBM 1994~2000年共13篇文献,其中原发性胰腺肉瘤个案报道8篇,均为平滑肌肉瘤(共6例),胰腺转移性肉瘤5篇。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胰腺
- 无传染性
- 30%
- 青少年及婴幼儿
- 腹部不适,腰酸背痛,恶心与呕吐
- 肠梗阻,腹膜炎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无
- 肝胆外科,肿瘤科
- 手术治疗
- 2-4月
- 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 颅脑MRI,上消化道X线钡餐,胰腺B超
- 常见药品
- 平消胶囊,复方环磷酰胺片,注射用核糖核酸Ⅱ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一、症状
胰腺肉瘤可发生在胰腺的各个部位,临床症状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有关。早期肿瘤较小时,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偶然在B超或CT检查时发现胰腺肿块,多数胰腺肉瘤发现时瘤体已很大。
本病好发于青少年,甚至婴幼儿。肿瘤生长过程中患者可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压迫或侵犯腹腔神经丝可出现腰背酸痛。半数患者就诊时上腹部可触及肿块,质地较硬,移动度差,肿瘤压迫或刺激胃肠道出现恶心,呕吐,病程晚期患者低热,消耗性体重下降。
二、诊断
术前诊断很困难,病人往往到出现压迫症状后才来就诊。影像检查仅可发现胰腺或左上腹部实质性肿块,对其性质和来源仍不能确定。即使手术探查发现肿块也常因肉瘤极为罕见,而误认为是生长迅速的胰腺癌,或因其体积较大而考虑为胰腺囊腺癌或腹膜后肉瘤,只能依靠病理检查才能确定诊断。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二、发病机制
胰腺肉瘤主要的构成成分多起源于胰腺结缔组织、血管、神经组织。淋巴肉瘤是否来源于胰腺,是否真属于胰腺肉瘤,各家意见不一致。按一般病理分类有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神经纤维肉瘤、淋巴肉瘤、脂肪肉瘤、恶性神经鞘瘤、网状肉瘤、血管肉瘤、骨髓外浆细胞瘤和横纹肌肉瘤,其中以纤维肉瘤最多见。肉瘤可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其恶性程度较胰腺癌低。
疾病预防:
一、预防
(1)戒酒:尽管目前对饮酒是否会引起胰腺肉瘤尚无定论,但是减少饮酒,尤其少饮和不饮高酒精含量饮料可避免发生胰腺炎,也可能会避免或减少发生胰腺肉瘤的可能性。此外,要避免吸烟、饮酒和摄入高脂肪、高蛋白质饮食的综合作用。
(2)戒烟:尤其要教育青少年不吸烟。每天吸烟量和烟龄长短与胰腺肉瘤发生成正相关,从少年时期即开始吸烟者更易患胰腺肉瘤。
(3)提倡低脂肪、低蛋白质、高纤维素和高维生素饮食:专家发现新鲜水果和蔬菜可预防胰腺肉瘤的发生。
(4)减少环境致病因素,良好的环境因素对预防胰腺肉瘤具有重要作用。应减少或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对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应采取良好的防护措施。应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尤其是流行性病毒感染。
疾病鉴别:
1.胰腺囊腺瘤或囊腺癌 囊腺瘤或囊腺癌与胰腺肉瘤在临床表现和影像学上很难鉴别,术后病理是最后的确诊手段。
2.胰腺肉瘤样癌 也是一种少见的胰腺恶性肿瘤,实质上是来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的未分化癌,但显微镜下肿瘤呈梭形细胞型、多形巨细胞型、圆形细胞型等,与肉瘤难以鉴别。免疫组化Keratin、EMA等上皮性抗体染色阳性,电镜下细胞内有桥粒,可与肉瘤鉴别。肉瘤样癌有切除后长期存活的报道。
3.胰腺癌肉瘤 是癌与肉瘤并存的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是胰腺多能干细胞向癌和肉瘤两种方向分化的结果。免疫组化染色,肉瘤区表达Vimentin、Actin、S-100等间叶或神经组织标记物,癌区表达Keratin、EMA等上皮性标记物。癌肉瘤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
疾病检查:
影像检查对胰腺肉瘤的诊断非常重要。B超可发现胰腺部位的巨大实质性肿块,密度均匀,边界清楚。消化道钡餐检查可发现胃和十二指肠受压或被推移的现象。CT和MRI均可发现胰腺部位的占位性病变或局部增大,肿块密度增高、均匀,边界清楚,同时肿块和大血管以及周围器官的关系也能得到反映。ERCP检查可发现胰管受压、突然中断、远端胰管扩张等表现。血管造影检查可发现肿瘤区的血管减少,与胰腺囊肿、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表现相似。B超或CT引导下细针穿刺行胰腺活组织检查是一种较好的病理学诊断方法,能够明确诊断,但其有一定风险,有误穿入周围大血管和脏器的可能,需要操作医师具有丰富的经验,目前应用的并不广泛。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胰腺肉瘤一般治疗
一、治疗
首选手术治疗,争取完全切除肿瘤。胰头部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部肿瘤,行胰体尾、脾切除术,侵及胃、结肠等周围脏器时,可合并部分胃、结肠切除。胰腺肉瘤很少有远处转移或淋巴结转移,只要没有侵犯大血管和肝转移,就不应放弃切除可能。
二、预后
有关胰腺肉瘤的预后报道很少,文献中有肿瘤完全切除后长期生存的报道,如果术前或术中发现有肝转移等,通常预后不良。
疾病护理:
胰腺肉瘤一般护理
一、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变化,并持续给予低流量吸氧。
2、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因Whipple术切除远端V2胃,重建消化道,因此引流管较多。
3、预防泌尿系感染也是胰腺肿瘤术后护理重要举措,术后留置尿管5-7天,每日更换无菌尿袋,注意勿使尿液倒流。每日清洗会阴1次。拔除尿管前应夹闭尿管,每2-4小时开放1次,切II练膀脱功能。
4、术后Ifl、位全麻术后平卧,待生命体征平稳后改半卧位,将床头抬高不得低于40°角,这是胰腺肿瘤术后护理工作之一,这样可以利于各种引流管的引流,避免踊下积液,并可减轻腹肌张力,有利于深呼吸,减轻疼痛,要经常调节病人卧位,防止坠床和褥疮的发生。
5、胰腺肿瘤术后护理对待胰腺肿瘤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术后一般禁食2-3天,静脉补充营养。待胃肠排气畅通后,才能拔除胃管,可以少量饮水,再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6、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雾化吸入2-3 次/日,鼓励病人深呼吸,协助排痰。因手术范围大,病人术后疼痛剧烈,可使用自控止痛泵。
疾病饮食:
胰腺肉瘤饮食原则
一、适宜食物:
饮食宜清淡为主,合理搭配膳食。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