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增厚 简介:子宫内膜增厚又称子宫内膜增生症,是指子宫内膜在炎症、内分泌紊乱,或某些药物的刺激下引起子宫内膜过度生长的一种疾病。子宫内膜增厚多见于月经不规则的青春期或更年期妇女,是一种可逆性内分泌系统疾病。临床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患者只要保持一种持续性良性状态,经过治疗都是可以治愈的。本病相当于中医崩漏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疑难重症。
- 常见药品
- 金鸡胶囊,金鸡颗粒,康妇炎胶囊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子宫内膜增厚症状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不规则阴道流血(66.5%),特点是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不定,甚至大量出血。有时先有数周或数月停经,然后阴道流血,血量通常较多,也可一开始即为阴道不规则流血,量少淋漓不净,也有一开始表现类似正常月经的周期性出血。出血期间一般无腹痛或其他不适,出血量多或时间长时常继发贫血,大量出血可导致休克。
疾病病因:
子宫内膜增厚病因
子宫内膜增生的产生与感染、雌激素过度刺激有着密切联系,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期同房、不洁性交或多伙伴性交、无排卵、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功能性肿瘤、外源性雌激素的应用等。此外,研究还表明高学历、肥胖、糖尿病和激素替代疗法存在子宫内膜增生症高危因素的流行病学特征,尤其是激素替代疗法大大增加了子宫内膜增生的发病危险。
疾病预防:
疾病鉴别:
疾病检查:
子宫内膜增厚检查
依赖于子宫内膜组织学诊断。取材的方法包括:内膜活检、扩宫刮宫术、负压吸宫术、宫腔镜检查。由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常表现为散在或单个灶性病变,整个宫腔内膜可能同时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增生,仅取少数几块组织活检不能反映出内膜的所有改变。
对于刮宫见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围绝经妇女,切除子宫有30%-50%同时有高分化腺癌。所以取得宫腔全面的内膜组织行病理检查至关重要。与单纯取少数几块内膜组织比较,扩宫刮宫术所刮取的组织更为全面,但刮匙未到之处仍有可能遗漏某些部位,特别是双宫角及宫底处。负压吸引则由于负压吸引作用使内膜脱落较为完全,诊断将更全面可靠。宫腔镜检查不但可以从子宫内膜的外观看到内膜情况,且可以在直视下进行刮宫术或负压吸引,其检查诊断更加细致全面。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子宫内膜增厚 一般治疗
一、子宫内膜增厚西医治疗
对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治疗,首先要明确诊断,查清原因,若伴有多囊卵巢、卵巢功能性肿瘤、其他内分泌功能紊乱,应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对诊断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者即刻开始对症治疗,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对生育的要求,以及身体健康情况等确定。年龄小于40岁者,其癌变倾向低,可首先考虑药物治疗。年轻而盼望生育者,更应先试用药物治疗,因药物治疗后约30%患者仍有可能受孕并足月分娩。对于绝经前后的妇女,癌变的潜在趋势高于年轻者,故多直接采取子宫切除。
1.药物治疗
原则为规范用药、长期检查、定期检测、及时助孕。用药种类:
1)促排卵药物
氯米芬,每天一次,周期第5-9天服用,必要时用药期可延长2-3天。
2)孕激素类药物
根据内膜不典型程度不同而有区别,轻度不典型增生可以黄体酮肌注,周期第18天或第20天开始,共用药5-7天。中度及重度不典型增生者连续性应用甲羟孕酮,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每完成一个疗程即刮宫或取子宫内膜组织作组织学检查,根据对药物的反应,选择停止治疗或对药物的剂量酌情增减。亦可宫腔内放环。
2.手术治疗
刮宫吸宫术不仅是重要的诊断方法,也是治疗手段之一。因为局部病灶通过刮宫亦有被清除的可能。年龄在40岁以上,无生育要求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一经诊断即可行子宫切除。但对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或高龄而对于手术耐受力差者,也可考虑在严密随诊检测下先试用药物治疗。年轻患者经药物治疗无效,内膜持续增生或加重或怀疑已发展为癌,或阴道出血不能为刮宫及药物治疗所控制及产后复发者,均可考虑手术切除子宫。
子宫内膜增厚 辨证论治
二、子宫内膜增厚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1. 气滞血瘀
1)主证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行不畅有块,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或不孕,经前乳房胀痛,两胁胀痛,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
2)治法
疏肝理气,活血祛瘀。
3)方药
膈下逐瘀汤。当归:20g,赤芍:15g,川芎:10g,桃仁:15g,红花:15g,枳壳:15g,元胡:15g,灵脂:15g,丹皮:10g,乌药:15g,香附:15g,炙甘草:10g。若气滞为主,胀甚于痛者加川楝子:15g;血瘀为主,痛甚于胀,加用蒲黄:15g,重用五灵脂20g;疼痛剧烈加全蝎:3条,三棱:15g,莪术:15g;有症瘕加血竭:15g,穿山甲:15g,皂角刺:20g,三棱:15g,莪术:15g;月经量多加蒲黄:15g,茜草:159,三七面:10g(冲服)。
2.寒凝血瘀
1)主证
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经量少色暗黑有块,块下痛减,形寒畏冷,面色苍白,痛甚则呕恶,或不孕,舌暗,苔白,脉弦紧。
2)治法
温经散寒,活血祛瘀。
3)方药
少腹逐瘀汤。小茴香:15g,干姜:15g,元胡:15g,灵脂:15g,没药:15g,川芎:10g,当归:20g,蒲黄:15g,官桂:15g,赤芍:15g。若腹痛甚剧,肢冷汗出者加川椒:15g,制川乌:10g,制草乌:10g;阳虚内寒者加人参:15g,熟附子:15g,仙灵脾:20g;湿邪较重,兼有胸闷腹胀,舌苔白腻者加苍术:15g,橘皮:10g,泽兰:15g,茯苓::20g。
3.气虚血瘀
1)主证
经期或经后腹痛,喜按喜温,肛门坠胀,大便不实,神疲乏力,面色不华,月经量或多或少,色谈暗质稀,有块,舌体胖,舌质淡紫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2)治法
益气补阳,活血祛瘀。
3)方药
补阳还五汤。黄芪:3O:g,当归:2Og,赤芍:15g,地龙:20g,川芎:1Og,桃仁:15g,红花:15g。汗出畏冷者加桂枝:15g,白芍:15g;腹痛剧烈者加艾叶:15g,小茴香:15g,乳香:15g,没药:15g;恶心呕吐加吴茱萸:15g,干姜:10g,姜半夏:10g;便溏者加肉豆蔻:15g,葫芦巴:15g,补骨脂:20g。
4.热郁血瘀
1)主证
经前或经期发热,腹痛拒按,甚则经期高热,直至经净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月经色暗红,质稠,有块,周期提前或经期延长,量多,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结,性交疼痛,舌质红,或边尖有瘀点,瘀斑,苔黄,脉弦数。
2)治法
清热和营,活血祛瘀。
3)方药
血府逐瘀汤加味。桃仁:15g,红花:15g,当归:20g,生地:30g,赤芍:20g,川芎:10g,柴胡:10g,枳壳:10g,牛膝:10g,甘草:10g,桔梗:10g,丹参:20g,丹皮:15g。经行发热者加黄芩:15g,青蒿:15g;大便干结加大黄:15g,枳实:10g;腹痛者加鱼腥草:20g,地鳖虫:15g,五灵脂:15g;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者加栀子:15g,黄芩:15g。
5.肾虚血瘀
1)主证
经期或经后腹痛,腰部酸胀,月经量或多或少或有血块,不孕,头晕目眩,大便不实,小便频数,舌质淡暗或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脉沉细而涩。
2)治法
益肾调经,活血祛瘀。
3)方药
归肾丸合桃红四物汤。熟地:20g,山药:20g,山茱萸:15g,茯苓:20g,当归:20g,枸杞子:20g,杜仲:15g,菟丝子:25g,桃仁:15g,红花:15g,川芎:10g,白芍:20g。腰背酸痛甚者加仙灵脾:20g,寄生:15g,狗脊:15g;大便不实加补骨脂:20g,赤石脂:20g。
6.其他验方
1)异位粉
地龙、土虫、蛰虫、蜈蚣、水蛭备等份,研粉末,装瓶备用或装入胶囊备用,每次2~3g,日2~3次。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配合口服药治疗。
2)活血化瘀方
三棱15g,莪术15g,生蒲黄12g,五灵脂12g,桃仁9g,水煎服,1 日1剂,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不孕者。
3)化瘀通腑丸
醋制生大黄,醋制炙鳖甲,琥珀、按2:2:1比例研粉制丸,每次2.5g,每日2次,饭前开水送服,月经期不停药,连服3个月为1疗程。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之实证者。
7.中药
1)妇女痛经丸
具有理气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主治痛经,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每次30粒,日2次,口服。
2)少腹逐瘀丸
具有活血祛瘀,温经止痛之功效。主治痛经,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每次1丸,日2次,口服。
3)调经益母片
具有清热散瘀之功效。主治痛经,适用于瘀热型痛经。每次20~30粒或5~8片,日2~3次,口服。
8.针灸治疗推拿治疗
1)体针
取穴关元、中极、合谷、三阴交,每日1次,连续7次,每次留针20分钟,经前或经期治疗。
2)耳穴压籽
取穴子宫、内分泌、肝,用磁粒或王不留行敷贴穴位,每日多次按压刺激,用于治疗痛经。
3)穴位按摩
沿任脉上下按摩,起于神阙,逐次按摩气海、关元、天枢、四满、归来、子宫、气冲穴,每穴按摩1分钟,从经前7天开始,至经后3天止,适用于痛经为主者。
9.饮食疗法
1)月季花汤
月季花 15g,红糖适量,煎汤顿服。适用于气滞血瘀的不孕症。
2)山楂花汤
山楂炭30g,红糖30g,向日葵子15g,煎汤2 小碗,日2次分服。适用于血瘀型痛经。
10.灌肠疗法
丹参:30g,三棱:20g,莪术:20g,当归:20g,红藤:30g,败酱草:20g,桃仁:20g,红花:20g,川芎:15g,元胡:15g,大黄:15g,上药浓煎100毫升,每晚保留灌肠,每日1次,经期停用。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之痛经,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
疾病护理:
疾病饮食:
子宫内膜增厚 饮食原则
子宫内膜增厚的饮食
1、多食用补虚益气食品,助气行血,缓解疼痛,特别是气血虚少者。
2、以豆类、谷类、薯类为主食。
3、适当饮用酒类温阳通脉,行气散寒,散瘀缓痛。
4、也快食用茴香、花椒、芥茉、胡椒之类,性亦温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