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脓肿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脓肿

(急性硬脑膜外及硬脑膜下化脓性感染)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脓肿简介:中耳炎感染侵入硬脑膜下,使一部分蛛网膜和软脑膜坏死形成脓肿。此症不易局限化,很易扩散为弥漫脑膜炎而死亡,故临床上比较少见。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甲硝唑片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一、症状

  此病易和脑脓肿、脑膜炎相混淆,最好进行脑血管造影和脑CT扫描,可见占位脓肿及半球受压血管影区。

  患病急剧,高热,头痛等,发病24小时后可出现谵妄、偏瘫,48小时后即昏迷死亡。据Bannister报告,1/4的病人在入院后48小时内死亡。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一、病因

  由邻近感染灶,如副鼻窦炎、中耳炎、颅骨骨髓炎直接蔓延到硬脑膜外间隙而成,也可继发于开放性颅脑损伤、开颅术和先天性皮肤窦等感染之后。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一、预防

  积极治疗邻近感染,防止感染蔓延。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一、鉴别

  骨折,骨折线跨越硬脑膜中动脉沟或静脉窦沟,骨折线表面软组织有肿胀等都足以指示有EDH的可能。脑血管造影对诊断及定位很有帮助,可以看到大脑前动脉向对侧移位,大脑中动脉向内上或内下移位,上矢状窦部分与颅骨内面分离等现象。CT扫描可以见到颅内有新月形的高密度病变位于颅骨内面与脑表面之间,其CT值在40~100HU之间,同时可显示颅骨骨折,还可显示颅内伴同的其他病变,如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水肿等。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一、检查

  头颅CT检查可显示脓肿部位(常在副鼻窦炎或中耳炎附近)的硬脑膜和脑组织与颅骨内板分离。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脓肿一般治疗

  一、治疗

  除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外,要进行乳突切开,清除病灶,常能经乳突骨质破坏区进入脓腔,刮除周围肉芽,扩大引流。如脓肿范围很大,还应在乳突外进行开颅,去除大片骨板,剪开硬脑膜,或进行多处颅骨环钻引流。据Bannister统计,用开颅行骨成形瓣术的治愈率高于用颅骨多处环钻引流术。目前此症死亡率仍明显高于脑脓肿。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脓肿辨证论治

  一、中医疗法

  1、硬脑膜外脓肿中医治疗

  脓毒走窜,形成脑痈

  治法:托里排脓,解毒散结。

  方药: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加味。薏苡仁20g,附片10g,败酱草20g,生黄芪30g,白术10g,白芥子10g,茯苓10g,泽泻10g,赤芍10g,蒲公英20g。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脓肿一般护理

  一、护理

  1.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恐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2.适当的营养供给,在如今的生活条件下,不宜过多强调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及低脂肪饮食。但营养的搭配要平衡,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肉类、蛋奶类等,其摄入量依人的胖瘦来决定,严禁烟酒。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脓肿饮食原则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各种新鲜蔬菜、瓜果富含维生素,营养价值高。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