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大网膜节段性梗死简介:特发性大网膜节段性梗死(idiopathic segmental infarction of greater omentum)主要表现为大网膜的急性血液循环障碍,病因不明,诊断困难,是临床上少见的急腹症。Bush(1896)首先对本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到目前为止国外累计报道约200例。国内王体民于1985年报道了第1个病例。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自发的大网膜节段性梗死
- 肠系膜 血液血管
- 无传染性
- 40%
-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
- 血性渗液,腹肌紧张,低烧
- 常见药品
- 康德乐大药房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一、症状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青年较多,男性较女性多2~3倍。肥胖者发病机会较多。本病酷似急性阑尾炎,术前极难确诊。
1.腹部疼痛 急性腹痛是患者就医的首要症状。约75%病人为突发性右下腹疼痛,为持续性伴阵发性加重,改变体位时疼痛更加剧烈。常伴厌食、恶心,但少有呕吐、腹泻或便秘。有时有低热。发病过程中腹痛的转移性不明显,且无放射性。这些症状与急性阑尾炎无法区别。
2.腹部体征 腹膜刺激症出现较早,以右下腹压痛为主,且右下腹区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范围较大。个别情况下仔细触诊,尚可触到1个边界不清、伴有压痛的包块。
二、诊断
1.病史 中青年男性,出现逐渐加重的右侧腹痛,伴厌食、恶心,发热。
2.体征 梗死区对应的腹壁有触痛、反跳痛、肌紧张,有时可扪及腹块。
3.辅助检查 B超声像可示不均匀团块位于胃和横结肠之间;腹部诊断性穿刺可有浆液血性渗液。
除常见急腹症外,尚须明确有无网膜扭转,是否伴有心血管疾病或腹内相关病变和引起继发性网膜扭转与梗死的相关原因。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尚不清楚,本病的发生很可能与大网膜的血管病变有关。能促使大网膜血循环发生急性障碍的因素中,静脉病变多于动脉病变。临床资料研究证明,大多数情况下,静脉病变是本病的主要因素。
1.大网膜的静脉病变 主要表现为各种诱因造成大网膜静脉内膜的损伤,血栓形成,静脉管腔闭塞,回流障碍,继而影响到网膜动脉血供。这些因素有:
(1)腹腔内压的突然升高:如咳嗽、呕吐、用力排便等,使网膜内的静脉受到突发性的牵拉或摆动。
(2)腹部闭合伤:甚至轻微的钝器伤,大网膜也能受到外力的作用,可能出现静脉的损伤。
(3)肥胖:肥胖患者的大网膜内有过多的脂肪沉积,使其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身体活动时,对大网膜的牵拉和移动的力度增加。
(4)静脉内的高凝状态,可促使血栓的形成。
(5)心力衰竭等,影响了网膜静脉的回流。
2.大网膜的动脉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结节性动脉炎等虽然主要发生于大动脉内、但也可能波及到较小的大网膜动脉,使动脉管腔发生狭窄及闭塞,最终造成供血区的大网膜坏死。
二、发病机制
1.病变部位 大网膜特发性梗死主要发生在大网膜的右侧部分。临床资料研究发现,右半侧大网膜血管变异多于左侧,而且脂肪沉积、肥厚也以右侧为多。
2.病变特征 发生梗死的大网膜常呈三角形,直径2~20cm不等,但以6~8cm者多见。局部呈现水肿、出血及坏死,外观呈暗红色或黑紫色。梗死网膜常与周围组织和器官广泛粘连,主要是与右半结肠、十二指肠及盆壁粘连。腹膜腔内有少量浆液血性渗出,病程较长者,渗液可能为脓性。镜下可见大网膜静脉血栓形成,炎性细胞浸润。大网膜外观无扭转及外压现象,可除外继发大网膜坏死的可能。
疾病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疾病鉴别: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疾病检查:
一、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计数中度升高。
1.B超检查 常见有不均匀团块位于胃和横结肠之间。
2.腹部诊断性穿刺 如考虑到本病,可行腹部诊断性穿刺,如能抽出浆液血性渗液,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3.诊断性腹腔镜检查 可直接观察到大网膜梗死的范围及程度。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特发性大网膜节段性梗死一般治疗
一、治疗
本病常因怀疑其他急腹症而剖腹探查。探查时可见一巨大的大网膜伴右缘梗死,切除梗死的大网膜就可治愈。有学者主张同时切除阑尾炎。
二、预后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疾病护理:
特发性大网膜节段性梗死一般护理
1、预防:外科疾病肿瘤患者,首先要保持心态良好,乐观对待生活;其次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少吃油炸食物,保持良好起居。
2、保健:人参、茯苓、淮山各10克蒸熟共捣成泥状,与豆沙泥30克,白糖、熟猪油适量制成汤圆馅,与揉好的糯米粉包成汤圆,下开水锅中煮熟即可食用。
疾病饮食:
特发性大网膜节段性梗死饮食原则
1、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2、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