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踝部骨折

踝部骨折

踝部骨折简介:踝关节和足部的骨折、脱位是骨科常见的损伤,踝关节的关节面比髋、膝关节的关节面小,担负但的重量与活动却很大,故易发生损伤。占全身骨折的3.83%。多见于青少年。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骨康胶囊,独一味胶囊,盐酸曲马多胶囊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一、症状

  踝部受伤后,局部肿胀明显,淤斑、出现内翻或外翻畸形,活动障碍,检查可在骨折处扪多局限性压痛,踝关节正位、侧位X线拍片可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方向,对第Ⅲ型骨折,需检查腓骨全长,若局部有压痛。应补充照X线片,以明确高位腓骨骨折的诊断。

  二、诊断

  本病诊断时,应根据外伤史和临床症状以及X 线片显示的骨折类型,分析造成损伤的机制。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一、病因

  外力因素(80%)

  骨折发生在离暴力作用较远的部位,而不发生在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骨折是由于暴力通过传导、杠杆或旋转作用所致。例如踝部骨折,是由于伤员走路时不小心摔倒而导致的骨折。

  物理因素(10%)

  踝部纵向挤压骨折为胫骨下端粉碎、压缩骨折 ,踝关节脱位 ,腓骨下段骨折、错位 ,有时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严重破坏了踝部的正常解剖关系 ,踝关节失稳。

  二、发病机理

  一,内翻(内收)型骨折,可分 III 度。

  I 度:单纯内踝骨折,骨折缘由胫骨下关节面斜上内上,接近垂直方向。

  II 度:暴力较大,内踝发生撞击骨折的同时,外踝发生撕脱骨折,称双踝骨折。

  III 度:暴力较大,在内外踝骨折同时距骨向后撞击胫骨后缘,发生后踝骨折(三踝骨折)。

  二,外翻(外展)型骨折,按骨折程度可分为 III 度。

  I 度:单纯内踝撕脱骨折,骨折线呈横行或短斜行,骨折面呈冠状,多不移位。

  II 度:暴力继续作用,距骨体向外踝撞击,发生外踝斜行骨折,即双踝骨折,如果内踝骨折的同时胫腓下韧带断裂,可以发生胫腓骨下端分离,此时距骨向外移位,可在腓骨下端相当于联合韧带上方,形成扭转外力,造成腓骨下 1/3 或中 1/3 骨折,称为 Dupuytren 骨折。

  III 度:暴力过大,距骨撞击胫骨下关节面后缘,发生后踝骨折,即三踝骨折。

  三,外旋骨折:发生在小腿不动足部强力外旋,或足不动小腿强力内转时,距骨体的前外侧挤压外踝前内侧,造成腓骨下端斜行或螺旋形骨折亦可分成 III 度。

  I 度:骨折移位较少,如有移位,其远骨折端为向外,向后并向外旋转。

  II 度:暴力较大,发生内侧付韧带断裂或发生内踝撕脱骨折,即双踝骨折。

  III 度:强大暴力,距骨向外侧移位,并向外旋转,撞击后踝,发生三踝骨折。

  四,纵向挤压骨折:高处坠落,足跟垂直落地时,可致胫骨前缘骨折,伴踝关节向前脱位,如果暴力过大,可造成胫骨下关节面粉碎骨折。

  凡严重外伤,发生三踝骨折时,踝关节完全失去稳定性并发生显著脱位,称为 Pott 骨折。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1.预防:

  注意安全。

  2.注意事项:

  1)本病一般发生于外伤者,以青壮年运动员为多。在骨折复位后要注意营养,以促进骨折端的康复。在夹板固定时要注意内外踝及足跟部是否有异样疼痛,以防褥疮,功能锻炼时要循序渐进,不能盲目求快。

  2)踝部骨折中,特别是腓骨斜行骨折或螺旋型骨折后可造成腓骨短缩,距骨外倾移位,关节紊乱等改变,外踝损伤后功能恢复优劣随复位好坏而异。而本病最容易发生的并发症是创伤性关节炎。当患者受伤时,外踝向外移位2 mm,距骨随之亦向外移位1~ 2 mm ,且伴距骨外旋1~ 2°,胫距关节接触面减少51%。Ram sey 指出距骨外移引起胫距关节接触面的改,距骨外移1 mm 时,胫距关节接触面减少42%,随着外移距离的增加,接触面逐渐减少,而局部压力增加,是晚期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主要原因。

  3)另外,踝部骨折为关节内骨折,常并发踝关节半脱位。治疗要求骨折解剖或近解剖复位。半脱位要矫正。否则会致关节不稳,或因关节面不光滑,也可以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影响生活和工作。这类骨折,应到医院请骨科大夫及时诊治。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本病主要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髁部骨折时,常容易并发其它骨折与损伤,因此临床上在作出诊断时应与下面的几个疾病进行鉴别:

  1、踝部扭伤;

  2、跖骨骨折;

  3、中足扭伤等。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1.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

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是对四肢及相关关节进行拍片,用于确认骨折后骨状况。

2.骨与关节MRI检查

骨与关节MRI检查是使用MRI对骨和关节进行扫描,用于观察骨内状况,确诊相关疾病。适用于骨与关节病的患者。

3.CT检查

CT是一种功能齐全的病情探测仪器,它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简称。CT检查是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应用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所获取的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就可摄下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的图像,发现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3、有踝部疼痛、肿胀、青紫等伴随症状?

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5、治疗情况如何?

6、有无药物过敏史?

7、家中是否有踝部骨折患者?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踝部骨折一般治疗

  踝关节面比髋、膝关节面积小,但其承受的体重却大于髋膝关节,而踝关节接近地面,作用于踝关节的承重应力无法得到缓冲,因此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较其他部位要求更高,踝关节骨折解剖复位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骨折后如果关节面稍有不平或关节间隙稍有增宽,均可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无论哪种类型骨折的治疗,均要求胫骨下端即踝关节与距骨体的鞍状关节面吻合一致,而且要求内、外踝恢复其正常生理斜度,以适应距骨后上窄、前下宽形态。

  一、无移位骨折

  用小腿石膏固定踝关节背伸90°中立位,1~2周待肿胀消褪石膏松动后,可更换一次,石膏固定时间一般为6~8周。

  二、有移位骨折

  1.手法复位外固定

  手法复位的原则是采取与受伤机制相反的方向,手法推压移位的骨块使之复位。如为外翻骨折则采取内翻的姿势,足部保持在90°背伸位,同时用两手挤压两踝使之复位。骨折复位后,小腿石膏固定6~8周。

  2.手术复位内固定

  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应要求解剖复位,对手法复位不能达到治疗要求者,仍多主张手术治疗。

  (1)适应证a.手法复位失败者;b.内翻骨折,内踝骨折块较大,波及胫骨下关节面1/2以上者;c.外翻外旋型内踝撕脱骨折,尤其内踝有软组织嵌入;d.胫骨下关节面前缘大骨折块;e.后踝骨折手法复位失败者;f.三踝骨折;g.陈旧性骨折,继发创伤关节炎,影响功能者。

  (2)手术原则 一般原则为:a.踝穴要求解剖对位;b.内固定必须坚强,以便早期功能锻炼;c.须彻底清除关节内骨与软骨碎片;d.手术应尽早施行。

  (3)对不同部位骨折采用的方法a.内踝撕脱骨折:用螺丝钉固定即可,如螺丝钉达不到固定要求,可用克氏针与钢丝行“8”字张力带加压固定。b.外踝骨折:可用螺丝钉固定,如腓骨骨折面高于下胫腓联合以及骨折面呈斜行者,可用钢板或加压钢板固定。c.后踝骨折波及胫骨下端关节面的1/4或1/3,手法复位较为困难且不稳定,一般应开放复位,螺丝钉内固定。d.Dupuytren 骨折:可用骨栓横行固定下胫腓关节,并同时修补三角韧带。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踝部骨折一般护理

  在夹板固定时要注意内外踝及足跟部是否有异样疼痛,以防褥疮,功能锻炼时要循序渐进,不能盲目求快。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踝部骨折饮食原则

  1.食疗方:

  ①续断15克,薏苡仁15克,粳米25克,洗净,煮粥。用于肿胀疼痛甚者。

  ②生晒参250克,黄芪250克,当归100克,川芎100克,浓煎2次取汁,加鹿角粉50克,蛋壳粉50克,红枣250克,桃仁250克(炒香研碎),冰糖300克,收膏贮罐中,冲服。每次l匙,每日2次。用于骨折中、后期患者,可促进骨折愈合。

  ③蛋壳焙干,研末。每次3克,每日2次。用于骨折后各个时期,能促进骨折愈合。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