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纵隔疝

纵隔疝

纵隔疝简介:纵隔疝(hernia of mediastinum)是指一侧肺脏的部分组织通过纵隔突入到另一侧胸腔,它与纵隔移位不同,后者系整个纵隔连同其内容物向对侧移位,但二者在临床上较难鉴别,且常可并存。纵隔疝常发生于前上纵隔结构薄弱区,即位于第1~4肋软骨水平,前方为胸骨,后方为大血管,下方以心脏为界。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康德乐大药房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纵隔疝症状诊断

  1.纵隔疝的临床表现

主要为原发疾病的症状与体征如发生张力性气胸者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循环紊乱,因纵隔疝与纵隔移位并存,故体检时可见气管移位,心界移位,心尖搏动点移位等体征。

  2.纵隔疝的诊断

主要依赖胸部X线检查。后前位胸片和纵隔肺门常规断层片可见局部透亮区域超过气管轴线,是肺组织疝入对侧胸腔的征象,疝入对侧的肺组织内很少见肺纹理。胸部CT可以清晰地显示纵隔疝的部位和范围,对于确诊价值很大。此外,胸部X线检查多有助于明确导致纵隔疝的原发疾病的诊断。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纵隔疝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常见者如一侧肺大泡、张力性气胸、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胸腔积液、肺囊肿和肿瘤等;或一侧肺不张、一侧全肺切除术后。也有因一侧胸腔病变产生瘢痕收缩而将健侧胸腔部分肺脏经纵隔结构薄弱区域牵拉进入患侧胸腔的,如见于肺结核纤维化、慢性胸膜炎瘢痕收缩等。

  (二)发病机制

  纵隔疝产生的原因为两侧胸腔的内压不均等,导致压力较高一侧胸腔内部分肺脏经纵隔结构薄弱区突入压力较低的一侧胸腔内,以恢复两侧胸膜腔内压的平衡。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纵隔疝鉴别

  多为原发疾病的鉴别如肺不发育或肺发育不全需与由肺炎所引起的肺不张相鉴别。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纵隔疝检查

  血象正常。

  后前位胸片和纵隔肺门常规断层片可见局部透亮区域超过气管轴线,是肺组织疝入对侧胸腔的征象,疝入对侧的肺组织内很少见肺纹理。胸部的CT检查胸部CT可以清晰地显示纵隔疝的部位和范围。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纵隔疝一般治疗

纵隔疝西医治疗

  (一)治疗

  纵隔疝严重病例则可影响回心血流量和循环呼吸功能,致心衰、呼衰发生,在治疗上主要是处理原发疾病。酚妥拉明能阻断α受体及兴奋β受体,使血管扩张,心肌收缩力增强,促进糖和脂肪的分解,改善全身代谢,能迅速而持久地解除支气管痉挛。注意解决双侧胸腔压力不平衡问题,对脓(气)胸病例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疝入对侧的肺组织可很快恢复原位。选用强有力抗生素、超声雾化吸入起化痰及改善呼吸道通畅作用。对喘憋性肺炎,常规应用干扰素3天(100万U肌注,每日一次)。干扰素可以抑制细胞内毒素的复制,中断炎症的蔓延,在足够的抗体产生前即可使疾病早期康复。

  (二)预后

  治疗原发病,肿瘤手术后一般预后良好。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纵隔疝饮食原则

  纵隔疝饮食

  纵隔疝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