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先天性短结肠

先天性短结肠

(袋状结肠综合征,先天性袋状结肠)

先天性短结肠简介:先天性短结肠(congenital short colon)亦称先天性袋状结肠(congenital pouch colon)或袋状结肠综合征(pouch colon syndrome),为罕见的肠道发育畸形。单纯性短结肠少见,多合并高位肛门直肠畸形。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甲泼尼龙片,直肠吸引活检系统,醋酸可的松片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先天性短结肠症状诊断

    一、症状

  多为生后就发病。临床表现与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相似:肛门闭锁呈痕迹状,不膨满也无冲击感。个别病儿肛门发育正常,仅直肠闭锁。无瘘管或瘘管较小者,生后就出现低位肠梗阻症状:明显腹胀,腹壁紧张、发亮,浅静脉扩张;瘘管较大者,经尿道或阴道排泄胎便和气体,虽然排便位置异常,因排便通畅而无腹胀,故就诊或发病时间较晚。如果短结肠内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如,则有慢性便秘症状。

  李振东等报道的10例病儿,9例短结肠有瘘管,其中4例结肠膀胱瘘,3例结肠阴道瘘,2例结肠尿道瘘;Chadha等报道的32例男性病儿,29例有结肠膀胱瘘,另3例无瘘者,分别为Ⅱ、Ⅲ、Ⅳ型短结肠病儿,Ⅱ、Ⅲ型者,瘘被连在膀胱后壁的短小纤维条索代替,Ⅳ型者短结肠远端呈盲端位于盆腔内;9例女性病儿中,6例有高位结肠阴道瘘,另3例为一穴肛畸形。

  并发畸形:李振东等报道的10例病儿,8例并发梅克尔憩室、阑尾缺如、短小肠、腹壁疝及先天性心脏病等畸形;Chadha等报道的41例病儿,在泌尿生殖、消化、骨骼、心血管等系统有53个畸形:其中14例膀胱输尿管反流,5例双阑尾,单侧肾缺如、肾积水、梅克尔憩室及部分骶骨发育不良各4例,3例为一穴肛,痕迹形阑尾、肠旋转不全、单侧睾丸下降不全、分隔阴道、多发脊椎半椎体各2例,以及其他少见畸形。

  二、诊断

  高位肛门直肠畸形伴先天性短结肠的发病率较高,因而,临床诊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后,要进一步做X线检查,以便确定是否有先天性短结肠。X线的特征性改变是诊断先天性短结肠的主要依据,影像特征为:正立位腹部平片上有大液平面,宽度超过腹腔最大横径的50%;经尿道或阴道的瘘孔造影,远端结肠呈巨大囊袋状改变。还要尽可能对病儿做全面检查,以便发现其他致命性畸形。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先天性短结肠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Chadha等认为,先天性短结肠的地区性发病率不同,可能与种族、饮食或环境因素有关。因这些病例均为散发,尚无家族遗传的证据。

  Stephens(1983)认为,人胚4~6周(长4~16mm)时,泄殖腔被向下生长的尿直肠隔或泄殖腔隔分开,泄殖腔被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是尿生殖窦,后部为直肠。与此同时,远端的泄殖腔膜也被分为两部分:前部为尿生殖膜,后部为肛膜。人胚第5周开始肛膜凹陷并逐渐加深,第8周肛膜破裂直肠与体外相通。如果泄殖腔隔生长不全,则导致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男孩为直肠尿道瘘,女孩为直肠泄殖腔瘘;肛膜不破裂,则发生肛门闭锁。Dickinson(1967)提出,宫内发育早期时,后肠区域血管损害是袋状结肠畸形的原因。Bourdelat等(1988)研究人胚和胎儿的肛门直肠区域动脉供应,提出血管缺血是发生肛门直肠畸形的基础。他们发现,肛门直肠血管最初来源于肠系膜下动脉的直肠上动脉,为没有吻合支的终端动脉,但能充分保证后肠的发育。Chadha等认为,血管损害假说完全能解释短结肠畸形的病因及其一系列解剖特点:在妊娠第4周前后,泄殖腔 中向下生长的尿直肠隔附近区域血管损害,可影响泄殖腔的分化;分化中的后肠附近盲端动脉损害,将影响泄殖腔的发育;不同范围的肠系膜血管损害,决定了先天性短结肠的病理和临床分型。

  二、发病机制

  Chadha等认为,“先天性袋状结肠并肛门直肠发育不全”可准确概括先天性短结肠的病理特点及其改变。Narasimharao等将先天性短结肠分4型:Ⅰ型:没有正常结肠,短结肠呈袋状,回肠直接与之连通;Ⅱ型:回肠和袋状结肠之间有一短段盲肠;Ⅲ型:回肠和袋状结肠之间有一段(新生儿长7~8cm)外形正常的结肠;Ⅳ型:结肠接近于正常,只是远端(直肠和乙状结肠)呈袋状。Ⅳ型仅为肠系膜下动脉的远端血管损害;Ⅲ型为肠系膜下动脉的近端血管损害;Ⅱ型是肠系膜下动脉的主干损害,短结肠的血管来源于肠系膜上动脉;Ⅰ型除有肠系膜下动脉主干损害外,还有肠系膜上动脉的最远端分支血管损害。Ⅰ型最多,Ⅳ型少见。

  多数短结肠扩张、肥厚呈袋状或囊状。Ⅰ型,极似倒置的胃,占据腹腔的大部分;Ⅱ、Ⅲ型,因有一段盲肠及升结肠,故短结肠主要位于左侧腹腔;Ⅳ型,短结肠位于下腹部。回肠、盲肠或一段结肠与短结肠的右上部相通;短结肠的远端短而细,为发育不全的直肠。常以宽大的瘘管与膀胱、尿道或阴道相通。短结肠没有结肠带及结肠袋;大网膜也发育不良,呈索带状与短结肠相连;胃结肠韧带短而薄。有的短结肠蠕动功能差,减压后也见不到肠蠕动;有的短结肠存在蠕动功能,故可通过瘘管维持排便。组织学检查,除全层肥厚、水肿外,可有黏膜炎症改变。短结肠内的神经节细胞可正常、减少或缺如。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先天性短结肠预防

本病病因不明确,可能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以及孕期的情绪、营养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故本病无法直接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防本病具有重要意义。其他疾病,包括对乳糖耐受不良的婴幼儿也会有类似临床表现,进行乳糖苷酶检查可以明确。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先天性短结肠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吸收不良相鉴别,因短结肠综合征患者多有小肠广泛切除手术史,不难鉴别。肠道造影检查、小肠黏膜内酶活性测定、新型小肠内镜检查加活检或胶囊内镜检查、血清学测定(酶及电解质)、淋巴管造影等对其鉴别均有帮助。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先天性短结肠检查

X线检查是本病诊断的主要依据。先天性短结肠病儿的臀部倒立侧位X线平片,为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改变。腹部X线平片,除有肠管扩张、积气和液平面外,特征性改变为明显扩张的囊袋状结肠影像。Singh等(1972)认为,正立位腹部平片的大液平面宽度,超过腹腔最大横径的50%有诊断意义。Chadha等报道的41例病儿中,27例(占66%)有这一特征性改变,其中24例为Ⅰ、Ⅱ型,3例为Ⅲ型;10例(24%)膀胱内有气体影。6例Ⅰ、Ⅱ型女性病儿,因有宽大的泌尿生殖瘘,没有上述典型X线改变。尚有2例Ⅰ型病儿,因短结肠穿孔而有气腹。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先天性短结肠一般治疗

  先天性短结肠西医治疗

    一、治疗

  手术是惟一的治疗方法。手术方法分初期处理及根治手术。

  1.初期处理

  (1)造瘘术:包括短结肠开窗(侧壁造瘘)或上位肠管(回肠或结肠)造瘘。术后易有瘘口狭窄、黏膜脱出,回肠瘘常有腹泻,结肠瘘常有全结肠外翻。如伴有结肠膀胱或尿道瘘,易发生尿路感染,有膀胱输尿管反流的病儿,更易发生泌尿系感染。

  (2)短结肠末端分离(无瘘者)或结扎(有瘘者)后结肠造瘘术。该术式可避免尿路感染,但有一定难度,因短结肠高度扩张,减压后才能处理末端。造瘘方法为短结肠末端造瘘或开窗术。

  (3)袋状结肠部分切除整形(使袋状结肠管状化,保留直径15~20mm)后造瘘术。该法能最大限度保留结肠,但有时保留的结肠无蠕动功能。

  2.根治手术

即经腹会阴或骶尾入路的肛门成形术。

  (1)袋状结肠切除、回肠或结肠拖出型肛门成形术。

  (2)袋状结肠部分切除整形后拖出型肛门成形术。

  (3)治疗方案:

  ①病情分类:Chadha等认为,手术方法不同说明病情复杂,缺乏标准化诊断和治疗方案。为此他们制定一较详细的治疗方案。

  将Ⅰ、Ⅱ、Ⅲ型病儿状态分3类(A、B、C):

  A.状态好;无其他危及生命的畸形;短结肠良好。

  B.状态差;有其他危及生命的畸形;短结肠穿孔合并腹膜炎。

  C.血运不好,短结肠因缺血而菲薄或坏死。

  将Ⅳ型病儿状态分2类(D、E):

  D.状态好;无其他危及生命的畸形;短结肠良好。

  E.状态差;有其他危及生命的畸形。

  ②初期手术:对上述5类病儿实施不同的初期手术。

  A.瘘分离、结扎,短结肠管状成形后造瘘。

  B.瘘分离、结扎,短结肠末端造瘘或开窗;无瘘者短结肠开窗。

  C.短结肠切除,结肠或回肠造瘘。

  D.右半结肠造瘘、短结肠瘘分离结扎后末端造瘘或者短结肠切除、结肠末端造瘘。

  E.右半结肠造瘘。2周至1个月后,病儿状态或合并畸形改善,再作④的手术。

  ③根治手术:病儿4~18个月时,作拖出型肛门成形术或一次性一穴肛再建。

  二、预后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先天性短结肠一般护理

  先天性短结肠护理

清淡饮食,预防感染。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先天性短结肠饮食原则

  先天性短结肠饮食保健

    (1)饮食宜易消化、少渣宰,并忌食生冷食物。

  (2)忌吃生大蒜。大蒜的辛辣会刺激肠壁,加剧腹泻。

  (3)红枣、淮山药、栗子、扁豆、糯米、莲子肉有健脾厚肠止泻作用,不妨多吃点。苹果能止泻,煮熟后也可多吃。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