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基底膜蛾噬现象简介:肾小球基底膜蛾噬现象是指甲-髌骨综合症的诊断依据之一。对肾活检标本进行判断不能仅用肾小球基底膜蛾噬现象,必须用磷钨酸染色鉴定原纤维因其敏感性更高,对诊断更有价值。 指甲-髌骨综合征为遗传性疾病其传递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生率为4.5/100万~22/100万,没有性别的差异。患者传递给其后代的机会为50%,基因位点与腺苷酸环化酶和ABO血型的位点连锁位于9号染色体上。Looij等根据自己的数据和资料推断,如果本综合征家族的一个患者有明显的临床肾脏表现,则其所生孩子患肾病的危险性是1/4,发展至肾功能衰竭的概率是1/10。

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病因:
本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位点与腺苷酸环化酶和ABO血型的位点连锁位于9号染色体上。
发病机制:
对本综合征发病机制了解甚少,有人认为是一种胶原疾病,在胶原蛋白的合成、装配或降解过程中存在异常。对这种疾病的细胞学机制尚未研究。病理改变缺少非肾小球性基底膜损害这一点提示本综合征各种损害可能源于不同机制,并非所有损害都与基底膜异常有关。少数患者发展为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支持肾小球基底膜组分异常这一假说。使用针对古德帕斯丘(Goodpasture)表位的单克隆抗体的研究结果发现,2/3患者肾活检标本的肾小球基底膜不与该单克隆抗体结合,提示这一综合征的基底膜组分存在某种程度的异质性,还提示存在古德帕斯丘(Goodpsture)抗原缺失或改变。值得指出的是,尚不清楚这是本综合征原发的还是继发的改变。
就诊指南
就诊指南:
肾小球基底膜蛾噬现象就诊指南针对肾小球基底膜蛾噬现象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肾小球基底膜蛾噬现象挂什么科室的号?肾小球基底膜蛾噬现象可能患上什么疾病?与肾小球基底膜蛾噬现象容易混淆的症状?医生一般会问什么?等等。肾小球基底膜蛾噬现象就诊指南旨在方便肾小球基底膜蛾噬现象患者就医,解决肾小球基底膜蛾噬现象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 建议就诊科室
- 泌尿外科、肾内科
- 可能疾病
- 1、 指甲-髌骨综合征,可能伴随指(趾)甲缺失、肾盏变钝、肘关节畸形等症状,应去肾内科或骨科就诊。
- 相关检查
- 1、肾小管氨马尿酸最大排泄量试验,肾小管氨马尿酸最大排泄量试验有利于疾病的判定。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