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阈降低简介:各种能引起疼痛的刺激,在其刺激强度非常微弱时,并不令人感到疼痛;当刺激达到一定强度时才感到疼痛。所谓“痛阈”是指引起疼痛的最低刺激量。例如,我们向一个能装500ml水的瓶内注水,当灌入499ml水时,水仍不外溢,若继续加水时将要溢出。人在生理情况下,对痛阈的微弱刺激也不产生痛感,但当刺激加大达到一定程度时,若再增加强度就产生疼痛,就像水由瓶内外溢一样。当然,痛阈的问题要比瓶子装水复杂得多了。

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1、痛阈的高低因人而异,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年龄、性别、性格、心理状态以及致痛刺激的性质等等。临床上,有些疼痛是由伤害性刺激引起的,有些疼痛则其刺激因素不明确。
2、人在虚弱时,生物电能量就会降低,若某一器官的生物电能异常,将会导致相关的病理反应区痛阈降低。“痛阈”是一个未定的数值,健康的人痛阈高,疼痛的忍受度高,生病的人痛阈降低,疼痛的忍受度弱,变得较敏感。
就诊指南
就诊指南:
痛阈降低就诊指南针对痛阈降低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痛阈降低挂什么科室的号?痛阈降低可能患上什么疾病?与痛阈降低容易混淆的症状?医生一般会问什么?等等。痛阈降低就诊指南旨在方便痛阈降低患者就医,解决痛阈降低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 建议就诊科室
- 精神病科、神经内科
- 可能疾病
- 1、 老年久病卧床,可能伴随痛阈降低、肌肉萎缩、肌肉挛缩等症状,应去老年科或神经内科就诊。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