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乏特壶腹周围癌

乏特壶腹周围癌

乏特壶腹周围癌简介:乏特壶腹周围癌系指生长在乏特壶腹、十二指肠乳头、胆总管下端、十二指肠内侧壁癌的总称。其共同特点是:在癌肿较小时即可引起胆总管和主胰管的梗阻。病程进展缓慢,黄疸出现早,手术切除率60%左右,五年治愈率35%~40%。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胆康片,珍熊胆丸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一、症状

  进行性加重的无痛性黄疸,偶因癌瘤坏死,胆管再通而呈现波动,长期胆汁淤积可致胆汁性肝硬化,胆囊肿大,合并胆道感染者可有高热,寒战,甚至中毒性休克,腹痛一般不重,有时向背部放散,消化道功能紊乱,陶土色大便,全身瘙痒,食欲差,腹泻,消瘦。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本病病因尚不明了,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1.肝癌

  2.胰头癌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1.化验检查:早期淀粉酶可升高,血清胆红素一般多在13.68μmol/L(8mg)以上,大便潜血试验约85~100%患者为阳性,镜检可见未消化的肌纤维和脂肪,尿中可有尿糖。

  2.十二指肠引流:引流液中有时可见鲜血或潜血阳性,或可见脱落的癌细胞。

  3.X线检查:

  (1)胃肠钡餐及十二指肠低张造影检查:

  (2)PTC:可显示胆总管下端的阻塞部位,注意发生胆漏及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

  (3)ERCP:可以窥视十二指肠内侧壁和乳头情况,并可活检、确诊,对壶腹癌及胰头癌(可有胰管狭窄或不显影等)的诊断均有较大帮助。

  (4)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对胰头癌诊断有益,从血管位置改变,可间接确定胰腺癌所在部位。

  (5)CT:对鉴别胰头癌有意义,有助于本病诊断,可显示肿瘤的位置与轮廓。

  4.B超:可确定胆管扩张,对无黄疸者亦能提供早期进一步检查线索。

  5.核素检查:可了解梗阻部位。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乏特壶腹周围癌一般治疗

  1.手术治疗

  诊断明确或高度可疑,临床检查未发现转移者应剖腹探查。

  ①无转移灶,全身情况允许时行一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体质差者可考虑PTCD或胆囊空肠吻合术,待黄疸消退后再行二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②癌肿浸润到周邻脏器或有远处转移者仅作胆囊空肠吻合术或胆囊十二指肠吻合术以解除黄疸。

  2.非手术治疗

  ①对症治疗。口服多酶片,维生素,蛋白质。输血、补液,止痛。

  ②化疗。用于术前后综合治疗或不能切除者。氟尿嘧啶250~500mg/日,静滴,总量7.5~1.0g为一疗程,休息2~4周后重复进行。联合化疗,给予丝裂霉素4mg,阿糖无胞苷100mg,氟尿嘧啶500mg,加入10%葡萄糖液中,2次、周,静滴,10次为一疗程。用药期间每5~7日检查一次血象,白细胞低于3.5×109/L,血小板低于8×109/L,应停药。

乏特壶腹周围癌辨证论治

  1.中医疗法:

  验方

  复方半莲汤:半枝莲60g,石见穿30g,生地榆30g,苡仁30g,忍冬藤30g,昆布30g,山豆根15g,槐角15g,胡麻仁15g,白蚤休12g,帜壳9g,川朴9g。制成煎剂,每日1剂,分2次服。

  疗效: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应用本方治疗肠癌20余例,有效率100%。

  2.中医偏方

  ①瞿麦根汤:鲜根用米泔水洗净,每天50—100克(干根用40—50克),水煎服。

  ②鲜鹅血50—100毫升,每日1次口服。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总有效率为65%。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乏特壶腹周围癌一般护理

  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乏特壶腹周围癌饮食原则

  1.食疗方:

  【茯苓蒸鳜鱼】

  先准备茯苓15克,鳜鱼1条,葱姜适量,将茯苓捣成碎末,然后在洗干净的鳜鱼上拉上几道口子,再把姜、葱切成丝备用,接下来把茯苓末均匀地抹在鳜鱼身上和鱼肚子里,把姜丝、葱丝覆在鱼上,这样茯苓蒸鳜鱼的准备工作就做好了。接着把准备好的鳜鱼上锅用大火蒸,蒸上10分钟后,把鱼端出锅,再把鱼蒸出来的汁加点酱油倒进一只小锅里,再根据自己的口味放点盐,调匀了之后浇在鱼身上,这样这道茯苓蒸鳜鱼就可以食用了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