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股疝

股疝

股疝简介:股疝(femoral hernia)是指脏器或组织经股环突入股管,再经股管突出卵圆窝的疝,即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股疝是腹股沟区疝中发病率最低的一种疝,约占腹外疝的3%~5%。由于股疝具有相当高的嵌顿/绞窄和肠切除的发生率,延误治疗将增加死亡率,老年患者尤其明显,故手术治疗是股疝唯一有效的方法。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小金丸,大黄庶虫丸,疝气治疗带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一、症状

  股疝主要表现为腹股沟韧带下方(即大腿根部)半球形隆起,通常如鸡蛋大小,少有鹅蛋大。质地柔软,平卧后疝块多不能完全消失,当咳嗽增加腹压时,局部冲击感不明显,部分患者可在久站后感到患处胀痛、下坠不适。由于本病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容易误诊和漏诊也是本病的临床特点之一。无症状者尤其是肥胖的患者易被忽略,每于发生嵌顿或绞窄等并发症时才能就诊。

  二、诊断

  股疝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通过详细的临床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超声检查,多能明确股疝的诊断。诊断是需避免以下几个错误:查体时对患者会阴部暴露不全漏查腹股沟区;只注意典型的急性肠梗阻表现,使嵌顿疝误诊为肠梗阻;腹股沟直疝如果很大,可能通过股管成为复合股疝,通常手术中仅仅注意了直疝的修补而遗漏了股疝,导致术后短期内“复发”,实际为“遗漏疝”。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生理和解剖学基础(35%):

  股疝多见于中年以上的女性,这与其生理和解剖学基础密切相关,股环是股管的上口,其仅覆以疏松结缔组织;股管为一锥形盲管,有相当一部分前壁见于隐静脉裂孔内,其浅层结构为筛筋膜,无肌性防护;腹股沟镰止点窄,远离耻骨梳韧带;女性骨盆较宽,韧带肌肉,血管等较男性为细,故股环明显大于男性,被认为是股疝好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髂外静脉粗细的变化(15%):

  另外,髂外静脉粗细的变化,对股环开口也可产生直接影响,特别是妊娠中晚期子宫压迫导致髂外静脉和股静脉回流障碍引起的血管增粗,分娩后血管压迫的解除,口径变细,必将明显影响股环及其邻近间隙的大小,妊娠可造成腹肌的伸展,韧带的松弛,由于股环处特殊的解剖学特点,使得这些结构更加薄弱,任何引起腹内压增加的因素如腹胀,便秘,气管炎,肝硬化腹水等疾病,以及年龄的增长,慢性消耗性疾病,肌肉的萎缩或退行性变等均可诱发股疝。

  腹股沟疝修补手术(15%):

  此外,股疝的发病可能与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有关,据Glassow(1970)报道,25%以上的股疝病人有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史,因为传统腹股沟疝手术采用腹股沟韧带修补,该韧带被牵拉上提,其张力性缝合修补造成股环口开大,为疝的突出打开了方便之门。

  二、发病机制

  在股疝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是腹膜外脂肪先行突出,发挥“开路者”的作用,随后腹膜突出,继之肠管或大网膜疝出形成股疝。由于股管是垂直向下的,故股疝发展的方向是疝内容物直线状下坠,至隐静脉裂孔上缘处转向前,形成一锐角,并在股根部隆起。疝囊的被覆结构包括:皮肤、浅筋膜、筛筋膜、股鞘前壁和腹膜外组织。与腹股沟区其他疝不同,股环的防护因素甚少,除了附着至耻骨梳韧带的腹股沟镰可成为保护结构外,腹横筋膜对它也缺乏保护,这是因为腹横筋膜已向下参与构成股鞘的缘故,一旦股疝推开了腹股沟镰进入股管,疝囊颈将嵌入由陷窝韧带、腹股沟韧带、耻骨梳韧带和股鞘纤维隔所围成的环口(疝环)中。上述结构坚韧、缺乏伸缩性,因而容易引起嵌顿绞窄性股疝和绞窄。

  依据疝囊的位置,股疝分为6种类型:①典型股疝(typical femoral hernia);②血管前疝(prevascular hernia);③外股疝(exfemoral hernia);④耻骨梳韧带股疝(femoral hernia of pectineal ligament);⑤耻骨疝(pectineal hernia);⑥血管后疝(retrovascular hernia)。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一、要有信心、耐心、精心、细心,经常保持乐观、愉悦的心情,这对疝气的护养大有裨益。

  二、疝气初发,应引起足够重视,需加以妥善、有效的维护。随着日常行走,活动,形成习惯性下坠,一旦卡在环口处,不能复位,会造成肠坏死。要防微杜渐。

  三、坚持适宜、适量、适时的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切莫做蹦、跳、抻、拉、持重等剧烈活动,这对疝气的正常维护,是非常不利的。

  四、注意饮食调理。宜食温、熟、软,忌食生、冷、硬食物。采取少吃多餐,防止过饱。选择富于营养,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以减少肠胃负担,亦是对疝体减轻压力。

  五、防止便秘,保持大便畅通,是防疝、护疝的关键。老年腹壁薄弱,由于便秘,排便用力,加大腹压,促使疝体下行,这对疝气的正常维护,是难以把握的。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应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腹股沟疝 若以腹股沟韧带为界,腹股沟疝块出现在腹股沟韧带上方,耻骨结节的上方;股疝块应位于腹股沟韧带的内下方,耻骨结节的外下方。股疝块一般较小,不易回纳,也常无反复脱出史;而腹股沟疝块较易回纳,且回纳途径不同股疝。腹股沟斜疝与精索紧密相邻,而股疝则反之。在腹股沟疝突出时,检查皮下环有疝块存在;而股疝突出时,皮下环空虚。以食指插入皮下环中,让病人咳嗽,腹股沟疝可有冲击感,股疝则无。

  2、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特别是腹股沟浅淋巴结的下组和腹股沟深组淋巴结肿大时易与股疝相混淆。股疝形圆,深部有蒂柄;而淋巴结肿大则呈椭圆形,无蒂,可推动。腹股沟淋巴结炎时常有急性感染史,如下肢感染、肛周脓肿等,应抗生素治疗,肿块变小、症状减轻。另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可作为某些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的局部表现,或某些恶性肿瘤的区域淋巴结肿大,应加以鉴别。

  3、卵圆窝区脂肪瘤 脂肪瘤无根蒂,不能还纳,捏紧肿块的基底部,脂肪瘤的分叶感特别明显。应当特别注意的是某些病人临床表现完全符合脂肪瘤,甚至手术探查肿块的外观和脂肪瘤相似,也不要随便排除股疝的存在,因为该脂肪块有可能是股疝突出时,将腹膜前脂肪带出所造成,应进一步寻找疝囊,避免漏诊。

  4、大隐静脉曲张 于卵圆窝汇入处曲张的大隐静脉成团,平卧后或抬高患肢,静脉团块迅速消失,站立后团块又复出现,并伴有下肢静脉曲张;压迫曲张静脉结节的上方,结节增大,而压迫其下方结节缩小;静脉曲张病人取站立位,轻叩卵圆窝处肿块,有波动沿曲张静脉传导。而股疝病人平卧后,肿块消失缓慢,有时需要压迫方能还纳,个别肿块压迫也不能完全消失。

  5、闭孔疝 病人如果出现大腿内侧疼痛,应和闭孔疝进行鉴别,但闭孔疝发病率低于股疝,根据Howship-Romberg氏征,通过直肠指诊或盆腔检查,在直肠或阴道侧壁的前方如果触及索条状肿块,有助于诊断。

  6、腰大肌寒性脓肿 腰椎结核形成的寒性脓肿常沿髂腰肌向下扩展出现于大腿根部内侧,有明显的波动感。应进一步询问有无低热、盗汗、食欲不振等病史,必要时行CT、腰椎平片等检查。

  7、圆韧带囊肿 位于腹股沟内,在腹股韧带上方,据此可与股疝鉴别。此外肿块呈圆形可椭圆形,活动度大,有囊性感。

  8、慢性淋巴结炎 股三角区慢性淋巴结炎可扪及数个肿大的淋巴结,并易推动,还可能有急性感染史。股疝为单发难复性肿块。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1.肛门视诊

肛门视诊是对肛门周围皮肤有无增厚、红肿、血性、脓性分泌物、皮疹及瘘管等方面进行视诊。

2.腹部透视

腹部透视可用于观察金属避孕环、胎儿位置和形态及误咽不透X线异物外,最常用于观察某些急腹症、血尿或腹部肿块。一般急腹症病人多先采用腹部透视,必要时再拍腹部平片进一步观察。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3、有引起局部明显疼痛等伴随症状?

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5、治疗情况如何?

6、有无药物过敏史?

7、家中是否有股疝患者?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股疝一般治疗

  股疝易嵌顿、绞窄,故应及时手术治疗,以封闭股管,阻断内脏向股管坠入通路。手术有经股部入径和经腹股沟入径两种。

  1.经腹股沟手术分为腹股沟上入径和腹股沟下入径2种手术。

  (1)腹股沟上入径:采用斜疝切口,逐层解剖显露腹股沟管后壁,将圆韧带(精索)牵向上,在腹股沟韧带上内侧切开腹横筋膜,即可找到股环和 疝囊颈。切开疝囊颈,回纳疝内容物,于股环上方行疝囊高位结扎,远端疝囊不需处理。遇有嵌顿性股疝必须将股环内界的髂耻束返折部和陷窝韧带剪开松解,再将 疝块推送回纳,切忌在股管上口提拉嵌顿的疝内容物。

  股疝的修补是将腹股沟韧带、骼耻束、陷窝韧带与耻骨梳韧带缝合以闭合股环,注意避免误伤股静脉;亦可采用Mc Vay法将腹横腱膜弓、腹横筋膜的上切缘以及联合肌腱缝合于耻骨梳韧带,并在外侧缝到股鞘和精索的内侧处。

  (2)腹股沟下入径: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作一直切口,切开筛筋膜显露疝囊,切开疝囊回纳疝内容物,疝囊高位结扎后将腹股沟韧带、髂耻束、陷窝韧带与耻骨梳韧带、耻骨筋膜缝合以闭合。

  腹股沟入径虽有两种方式,但多采用腹股沟上入径。其优点是能清楚地显露股环,真正做到疝囊高位结扎和缝闭股环。对绞窄性股疝股环,更应采用腹股沟上入径,以便更好地处理绞窄的疝内容物,这些都是腹股沟下入径无法做到的,后者惟一优点是操作简单,创伤较小。

股疝辨证论治

  以下仅为处方设计原则,实际应用时根据症状和临床表现辩证论治,再具体设定。

  内服煎剂:炙黄芪、全当归、升麻、党参、吴茱萸、川楝子、白术、柴胡、陈皮、小茴香、桂枝、良姜广木香昆布橘核赤、芝紫草龟板鹿角胶等。腹痛加白芍木香槟榔;恶心、呕吐加陈皮半夏厚朴竹茹杏仁丁香藿香;寒症加细辛桂枝白芥子制附子淫羊霍;寒湿加薏苡仁狗脊麻黄附子细辛;纳呆苔腻加鸡内金莱菔子砂仁藿香佩兰叶。以上方剂每日1剂水煎服,30剂为一疗程。

  内服散剂:西洋参、鹿茸、公丁香、蜈蚣、全蝎、广地龙、天仙子、孩儿茶、夏天无白僵蚕等。传统中药炮制后研细末,每日服3次,每次1-2克。如吞服粉剂有困难者,可将药粉装入胶囊,每胶囊装0.5克,每次服2~4粒。  外用煎剂:荔枝核橘核川楝子小茴香苏叶大黄五倍子桂枝猪苓广木香等。水煎湿热敷腹脐,每日1剂。

  外用散剂:小茴香、吴茱萸、母丁香、艾叶、细辛、天南星猪牙皂川楝子乳香没药冰片雄黄等。共为极细末,水调敷局部绷带固定,每日换药1次,5日为1疗程。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股疝一般护理

  (1)注意休息,坠下时,可用手按摩,推至腹腔。

  (2)尽量减少奔跑与站立过久,适当注意休息。

  (3)适当增加营养,平时可吃一些具有补气作用的食物如山药、扁豆、鸡、鱼、肉、蛋等。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股疝饮食原则

  股疝食疗(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1)羊睾丸、鸡蛋各4个,水煮后吃蛋喝汤,每日1剂,连服数日

  (2)补骨脂50克,盐炒研末,加入黑芝麻25克,每次服9克,每日2次。

  (3)全蝎一个研末,装入鸡蛋孔内蒸熟食之。

  (4)猪肉120克、梧桐树根,八月瓜根、苍耳子各10克。炖服,每日1次。

  (5)蒜头皮20克,熬水,每日服用数次。蒜头皮即粘贴蒜肉之衣,约1000克的蒜头,可剥皮20克。

  (6)小茴香15克,食盐4克,青皮鸭蛋2个。将小茴香和食盐同炒熟研未,与打入碗中的鸭蛋拌匀,在油锅中煎成蛋饼,每晚临睡时以温米酒送服,每4日为一疗程。

  股疝患者吃什么对身体好?

  1、 宜食温、熟软,采取少吃多餐。

  2、 宜吃富于营养,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

3、平时可吃一些具有补气功效的食物如扁豆、山药、鸡、蛋、鱼、肉等。

  股疝患者吃什么对身体不好?

  1、 忌烟、忌酒、忌喝浓茶。

  2、 尽量不吃或少吃辣椒、生葱、胡椒等刺激性食物。

  3、 忌食生、冷硬食物。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