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胃隔膜

胃隔膜

胃隔膜简介:先天性胃隔膜(stomach diaphragm)是一种罕见的消化道畸形。其发病率约为1/10万,约占消化道闭锁的1%。有关本病的现有资料多为单个病例报道。据统计,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泮托拉唑钠肠溶片,传送系统,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一、症状

  按临床表现分为如下2型。

  1.无孔隔膜 见于新生儿,表现为完全性幽门梗阻,生后不久即出现频繁的呕吐,呕吐物不含胆汁,往往有呼吸困难、发绀和流涎过多等现象。患儿出生后可排出少量胎便,但以后都无大便排出。体格检查可发现上腹部膨胀,可见胃中、下腹部平坦或凹陷呈舟状。

  2.有孔隔膜 见于儿童和成年人。根据隔膜孔径大小的不同,其梗阻的程度和发病迟早各异。病人多自出生后即有呕吐,呈间歇性发作。呕吐常发生在进食后,呕吐物多未消化,不含胆汁。病人常在进食后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或上腹部疼痛等症状,往往在呕吐后症状缓解。病人常因食欲差而有体重不增或体重下降。如梗阻不严重,体格检查多无特殊发现。

  二、诊断

  胃隔膜的诊断困难。当新生儿有频繁呕吐不含胆汁的胃内容物时,应当考虑此病。无孔的胃隔膜钡剂检查可发现幽门完全梗阻。有孔胃隔膜的临床表现和X线发现与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不易鉴别。胃镜检查有助于诊断,可排除X线假阳性结果。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以前认为,胃隔膜的发生与胚胎期原肠的再通有关,即Tandler假说。该假说认为,在胚胎6周后消化道上皮发生增殖,使管腔闭塞成实性索状体,尔后,该索状体内出现空泡化,继而空泡融合,管腔再通。如在发育过程中幽门部停止在实性索状体阶段或该部空泡化不全,则形成胃隔膜。但现在有人认为,在胃的发育过程中不存在Tandler增殖阶段,幽门隔膜的形成是由于局部内胚层组织过度增生的结果。

  二、发病机制

  根据部位的不同,胃隔膜分为胃窦型和幽门型。

  胃隔膜一般位于幽门以上1~7cm,隔膜由黏膜和黏膜下层组成,隔膜两面均覆有正常黏膜。隔膜厚度2~3cm,柔软但有韧性。无孔的隔膜可造成幽门完全梗阻,见于新生儿。有孔的隔膜,该孔位于隔的中央或偏于一侧,大小2~3cm,可耐受人工扩张,见于儿童和成人。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由于本病是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无法在出生后进行有效预防,只能通过孕期检查排除。孕期做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及时发现问题是必要的,胎儿畸形多种多样,孕前有可能预防的,应积极采取措施,孕前不能防止的孕后也需做必要的检查,以利及时终止妊娠。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有孔胃隔膜应与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相鉴别,前者除腹部摸不到肿块外,X线表现有以下特点:①幽门部没有向腔内突出的“肩征”,而且呈弧形状。②胃小弯下部没有乳头征象。③幽门部没有不变的“鸟嘴”征象。④因隔膜以上胃腔无狭窄,因而无幽门管拉长征象。⑤因幽门没有肿块,十二指肠球部没有伞状表现或弧形压迹。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X线检查,胃的大小正常,可见胃充气、扩张并有液平面。由钡餐检查,可见距幽门1~2cm处狭窄区,钡餐检查,可见距幽门1~2cm处狭窄区,钡剂可通过,然后出现正常的幽门及十二指肠。若2个隔膜,可见十二指肠的上部又扩张。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胃隔膜一般治疗

  一、治疗

  术前应积极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衡、贫血和营养不良。胃扩张明显者,应置胃管减压,并用温盐水洗胃以便解除胃扩张,恢复胃壁张力和减轻胃黏膜水肿。

  对有孔的胃隔膜可先经胃镜球管扩张,若无效再行手术治疗。术中如确诊为胃隔膜,胃窦型可施行简单的黏膜切除,幽门型需附加幽门成形术(Heineke-Mikulicz术)。对合并有溃疡的病例,也可选择胃部分切除或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笔者在临床上遇见1例8岁的男性患儿,因常发生上腹部餐后饱胀、呕吐,一直误诊为消化功能紊乱,后经钡餐诊断为有孔胃隔膜症,经手术探查,切除隔膜后痊愈。

  二、预后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胃隔膜一般护理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4.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胃隔膜饮食原则

  1.怀山粥

  怀山药100g,粳米100g。一起加水煮成稀粥,每天1剂,分3次饮服。适用于脾胃虚弱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2.糯米粥

  糯米或粳米100g,红枣7枚。按常法煮粥,熟至极烂,经常食用。适于脾胃虚弱型溃疡病,可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3.莲子粥

  莲子30g,大米100g。按常法煮粥,每天食用,连续服1月。适用于脾胃虚弱型溃疡病。

↑ UP